作者:潘锦霞,24岁
今年三月,我参加了在印度Jharkhand州召开的牧师会议。在无数见证上帝信实和恩典的故事中,其中一个很引人注目。
Vimala 是一个娇小的女人。她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掩饰了她正在经历的苦楚。当她站在众人面前时,她用流利的印地语描述着。但是,她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咬住嘴唇,竭力眨掉眼泪,她继续讲述。她的丈夫是一个牧师,三个月前在离我们会场不远的一个村庄被绑架了。她丈夫在骑车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个像是迷路的人,所以他把他们领到要去的目的地。到达之后,那两个人把他打晕了。自从那时起,Vimala一直期待着丈夫的归来。她极痛苦地回忆起最后一次和他见面的场景。
在那攻击之后,绑架者打电话给Vimala索要赎金,以此换回她丈夫的性命。电话不时地打来。但是,作为一个牧师的妻子,她仅仅能够养活两个儿子而已,她拿不出赎金。她转向上帝祷告,然后等候……一天,一周,一月。不久,绑架者不再打来电话了。
擦掉泪水,Vimala向我们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恐惧——她的丈夫可能已经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她负起责任,牧养丈夫建立的教会。同时,她又当爹又当妈地抚养两个孩子。
当我借助翻译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很震惊,她居然从未埋怨过绑架者或上帝,而是不停地赞美上帝,能够使她和孩子们平安无事,能够给他们力量和勇气继续向前。她知道,在这一切患难当中,上帝仍在工作,让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祂的人从中得益。因此,她愿意完全顺服。
她的故事令我感动得流泪。尽管她是用一门外语描述,可我能感受到她的痛苦、她的创伤,她内在的信心支撑着她。她的故事使我想起圣经中的约瑟。
在创世纪37到50章,我们看到一个饶恕的案例。约瑟的哥哥们恨不得杀了约瑟。最后,他们把他卖作奴隶。在埃及里,约瑟在获得高位之前经历了很多苦难。如果有谁是有理由去怨恨他人的,那人一定是约瑟,因为他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但是,当约瑟的哥哥们寻求饶恕时,他在创世纪50章20节中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透过约瑟和Vimala的生命,我们学到一个关于饶恕的重要功课:我们能够饶恕他人,是因为我们的安慰和安全感不是受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所掌管,而是受造物主所掌管。
在人看来,饶恕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属天的帮助。当我们与天父的关系不断加深时,我们就能够说:“主啊,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6:12)。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愿神安慰那忧伤的灵魂。。赐她力量平安
今天,我是偶然看見這個見證的。不知道怎麼說,因為我是初信徒。願神與他們同在,以馬內利!哈利路亞
亲爱的連連,谢谢你的回复。雅米网站的主题类别里有一个“起点:初信者灵命日粮”,是特别为初信者设计的一个30天的读经旅程。每天花一些时间,30天就可以更多地认识我们的上帝、耶稣以及整个信仰。今天就去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多亲近天父!上帝祝福! http://ya-mi.org/first-steps/第1日/
阿門 恩 謝謝你 雅米 我知道了 我現在就去看看 真的好開心 因為感覺又回到當初剛信上帝的時候了 嘿嘿 上帝愛你
To:锦霞
谢谢你的分享。我无意中看到这篇内容,心中很感动,因为很难想象Vimala师母的遭遇。
我深深知道恨的苦毒只会侵蚀我们生命,对自己、对别人也是如此。然而,Vimala师母的确活出了“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1)。 这信,是何等的坚定和带来大能。
愿上帝安慰、也赐福Vimala师母一家,尤其在这艰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