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佳音
第41日 阅读经文:箴言28章
- 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
- 邦国因有罪过,君王就多更换。因有聪明知识的人,国必长存。
- 穷人欺压贫民,好像暴雨冲没粮食。
- 违弃律法的,夸奖恶人,遵守律法的,却与恶人相争。
- 坏人不明白公义,惟有寻求耶和华的,无不明白。
- 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 谨守律法的是智慧之子,与贪食人作伴的,却羞辱其父。
- 人以厚利加增财物,是给那怜悯穷人者积蓄的。
- 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
- 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惟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 富足人自以为有智慧,但聪明的贫穷人能将他查透。
- 义人得志,有大荣耀;恶人兴起,人就躲藏。
- 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
- 常存敬畏的,便为有福;心存刚硬的,必陷在祸患里。
- 暴虐的君王辖制贫民,好像吼叫的狮子、觅食的熊。
- 无知的君多行暴虐,以贪财为可恨的,必年长日久。
- 背负流人血之罪的,必往坑里奔跑,谁也不可拦阻他。
- 行动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弯曲的,立时跌倒。
- 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随虚浮的,足受穷乏。
- 诚实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
- 看人的情面,乃为不好,人因一块饼枉法,也为不好。
- 人有恶眼想要急速发财,却不知穷乏必临到他身。
- 责备人的,后来蒙人喜悦,多于那用舌头谄媚人的。
- 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 心中贪婪的,挑起争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
-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 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
- 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
在箴言最后的篇章里蕴含的大多是实用的见解及生活常识的教导,然而28章却是着墨在义人的行为,以及他们如何生活在与上帝立约的互动关系里。1节告诉我们恶人逃跑,其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作恶多端;而义人却因为他们与上帝的亲密关系而安枕无忧。
4、7节告诉我们,义人如何在生活中听从上帝的教导。有些圣经版本把“训诲”(参新译本28章7节)翻译成“律法”(参和合本28章7节),这反映出某些学者的想法,认为此处所指的应该是上帝当年在逾越节把他们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救出来之后,颁布给祂子民的律法。这律法教导他们身为被上帝所拯救的子民应该如何生活;遵守律法并不能获取救赎(照做就能得救),但是救赎所结出的果子却让我们能活着并遵守律法。
不同于那些与坏朋友为伍的人(7节),这智慧之子谨守律法。然而,如果我们轻忽律法,则上帝不听我们的呼求(9节)。我们的祷告为上帝所憎厌,因为我们既不听又不顺服祂。诗篇66篇18节也记载着:“若我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要做到顺服本来就不容易,而顺从也不总是让人受益的;因此这是一种信任的行为。对主的信靠就是要拥有敬畏主的生活态度,依据主的道路和智慧前行。这也意味着要听从祂,并对罪敏感,愿意认罪悔改,而不去遮掩它(13节)。
信靠主,行走在祂的道上,必得丰裕和护佑(18、25-26节)。而那些反其道而行的人,硬着心肠悖逆主,追求罪恶的生活,必陷在祸患里(14、18节)。12和28节的经文中特别提到领导者的特质,不论是好或坏,他们对人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今,他们拒绝上帝和祂的道,就反映在不尊重生命(例如谋杀或任意堕胎)、身体(例如奸淫)、财物(例如偷窃),声誉(例如做假见证),还有他们自己(例如贪婪的消费主义)。一日恶人当道,国家则必遭殃。
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只有上帝才能赐予我们的救赎。只有祂能化恶为义,化耻辱为明志,化险为夷,化堕落为清白,化自我中心为忠心信靠主。难怪保罗称耶稣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智慧,如经上所说:“……上帝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哥林多前书1章30节)
灵程反思
- 4-5、7、13-14、25、26节针对正直的生活方式,提出什么实用的指示?而你要如何在自己的生活里实际活出这些教导?
- 你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靠主”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