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人生的終結

讀經:提摩太後書4章6-8節 

我經常有機會帶領退修營。離開工作幾天,專心禱告和反思,可以使人感到充實平靜。在營會中,我有時會要求參加者做一個練習:「想像一下,如果你離開了人世,報紙上刊登你的訃告。你希望訃告怎麼寫呢?」結果,有些參加者因而改變了他們生活的優先次序,希望人生的終結毫無遺憾。

提摩太後書4章可說是使徒保羅離世前所寫的最後一段話。雖然那時他可能只有六十多歲,也曾經歷過死亡的威脅,但他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人世(4章6節),再沒有機會宣教或寫信給眾教會。他回顧自己的一生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7節)。雖然保羅本身並不完美(提摩太前書1章15-16節),但他在評估自己的一生時表示,他始終忠於上帝和福音。根據教會傳統的說法,保羅不久之後就殉道了。

[....]

靈命日糧 : 深層的連結

讀經:創世記1章26-28節 

在一場政治抗議活動中,伊拉克移民阿米娜和美國出生的約瑟夫彼此立場對立。一般認為,人們會因種族和政治理念不同而互相仇視。然而,當一小群暴徒假意找約瑟夫說話,試圖令他的襯衫著火時,阿米娜卻衝上去保護他,使他倖免於難。過後約瑟夫對一位記者說:「雖然我們彼此有很多不同,但在這一刻,我們都認為這是不能接受的行為。」某些比政治更深層的事物,將阿米娜和約瑟夫連結在一起。

雖然人與人之間常有不能忽視、本質上真正的分歧,但有個更深層的事實將你我連結在一起。我們都是上帝創造的人,並在祂所愛的人類大家庭中彼此相連。不論我們是何種性別、社會階級、種族身分或政治傾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的(創世記1章27節)。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上帝的形象都反映在你我身上。此外,祂還賦予我們一個共同 [....]

靈命日糧 : 以果賣樹

讀經:加拉太書5章22-26節 

一個苗圃老闆打算出售桃樹,她想了許多推銷的方法。是要將繁茂的樹苗放在粗麻布袋中,排成一列漂亮的展示呢?還是要製作色彩鮮豔的目錄,呈現不同生長階段的桃樹?最後,她終於明白,桃樹真正的賣點是它的果子,就是那聞起來很香,外皮橙色且毛茸茸的桃子。推銷桃樹的最佳方法就是採摘成熟的桃子,將其切開,讓汁液順著手臂滴落,然後拿一片桃子請顧客品嚐。顧客嚐到甜美的果實,就會想要擁有結出果實的桃樹。

上帝藉著聖靈在基督徒身上所結的果子彰顯祂自己,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章22-23節)。當基督徒向人展示聖靈的果子時,會讓其他人也想要擁有這樣的果子,接著他們會因這吸引人的果實而尋找其源頭──我們的上帝。

這樣的果子是聖靈改變了我們 [....]

靈命日糧 : 心裡暢快

讀經:哥林多前書16章15-18節 

到西門家探訪是個難忘的經歷。在肯亞燦爛的星空下,我們前往他在尼亞胡魯魯的家用餐。屋子十分簡陋,泥土地面和燈籠照明,顯示了他的資源十分有限。我不記得當晚吃了些什麼,但西門對我們到訪所流露的那份喜樂,卻讓我難以忘懷。他親切的款待就像耶穌那樣無私、觸動人心,且使人心裡暢快。

在哥林多前書16章15-18節,保羅提到司提反一家在服侍聖徒方面是有口皆碑的,正如第15節說:「他們專以服侍聖徒為念。」雖然,司提反等人的服侍可能包括物質上的供應(17節),但重要的是所帶來的影響,以至保羅對眾信徒說,他們「使我和你們的心都得著暢快」(18節,新譯本)。

當我們有機會款待人的時候,確實應該注意食物、環境和其他方面是否適合這種場合。然而,有時我們會忘記,「吃什麼」和「在哪裡」固然重要 [....]

靈命日糧 : 糧食從天而降

讀經:出埃及記16章4-5、13-18節 

在2020年8月,瑞士奧爾滕的居民竟看到了巧克力雪花從天而降的奇觀!原來當地一家巧克力工廠的通風系統發生了故障,導致巧克力微粒飄散到空中。結果,可食用的巧克力雪花覆蓋了汽車和街道,使整個市鎮充滿糖果店的香氣。

當我想到美味的食物「神奇」地從天而降,就不禁聯想到記載在出埃及記裡,上帝對以色列民的供應。百姓得到上帝奇妙的拯救離開埃及之後,在曠野面對各種嚴峻的考驗,特別是缺少糧食和水源。上帝憐憫祂在困境中的子民,便允諾:「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出埃及記16章4節)。隔天早上,營區四周都覆蓋著有如白霜的小圓物。在接下來的四十年裡,上帝每天都供應他們這被稱為嗎哪的食物。

耶穌來到這世上,當祂行神蹟讓一大群人吃餅得飽時,人們開始相信祂是上帝所差來的(約翰福音6章5-14 [....]

靈命日糧 : 渴慕祂

讀經:約翰福音6章25-35節 

有時我們會拿著薯片說:「我不會再吃了,這是最後一片!」但五分鐘後,我們又忍不住吃了更多薯片,這是為什麼呢?邁克爾.莫斯(Michael Moss)在其著作《鹽糖脂》中,解答了這個問題。他提到美國最大的幾間零食製造商,都知道如何「幫助」人們渴望垃圾食物。事實上,有一家著名的公司每年都花費三千萬美元,聘請「渴望顧問」來確定消費者的「滿足點」,研發讓人們渴望的食物。

然而,耶穌卻與那家公司不同,祂幫助我們渴望真正需要的食物,就是能讓我們心靈得滿足的真糧。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35節)。藉著這個宣告,耶穌傳達了兩件重要的事:第一,祂所說的糧並不是一件商品,而是祂本身(32節)。第二,當人們信靠耶穌而罪得赦免時,就能與祂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