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出了什麼差錯?

讀經:提摩太前書1章12-17節 

有個經常聽到的故事,就是《泰晤士報》在20世紀初向讀者提出一個問題:這世界出了什麼差錯?

這是個好問題,不是嗎?有人可能會立即回應:「你給我多少時間回答呢?」這樣的回應確實很恰當,因為這個世界出的差錯太多了,說也說不完。問題發出之後,《泰唔士報》收到不少回覆,但其中有個精簡的回覆最為經典。那是出自英國作家、詩人兼哲學家的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他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他沒有怪罪指責別人,反倒回答說:「是我出了差錯!」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固然有可議之處,但那個回答卻道出了事實。早在卻斯特頓之前,就已經有一位名為保羅的使徒,也承認自己絕非模範市民,他還揭示自己過往的錯誤說:「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提摩太前書1章13節)。接著,保 [....]

靈命日糧 : 黃金疤痕

讀經: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在荷蘭,有一群時尚設計師開辦了「金繕修復」工作坊。日本的金繕修復藝術(Kintsugi)是在破損的瓷器上用金漆填補裂縫,這群設計師便是從中得到啟發,一起合作修補衣物,並且特別突出修補的痕跡而不試圖掩蓋。受邀參加修補工作的人都帶了一件自己珍愛但破損的衣物,然後用黃金來做修補。當原本破損的衣物經過他們重新加工後,那些修補的痕跡都變成了美麗的裝飾,有如「黃金疤痕」。

那些衣物得以變身,是在於突顯了原本的裂痕或破洞。或許這就像保羅所說,他會「自誇」那些顯示自己軟弱的事。雖然他「所得的啟示甚大」,但他卻不以此為誇耀(哥林多後書12章6節)。保羅說有根「刺」加在他肉體上(7節),以免他自高自大。至今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保羅的「刺」是什麼,或許是憂鬱、某種瘧疾、敵人的迫害或其他事物。但無論那 [....]

靈命日糧 : 勝過仇恨

讀經:路加福音23章32-34、44-46節 

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市,克里斯的母親莎朗達連同其他八個人,在參加週三晚上查經班時遭人殺害。在他母親慘遭不幸的那一天,克里斯沒想到自己竟然說出了滿有能力和寬容的話語:「愛能勝過仇恨。」是什麼塑造了這個青少年的生命,以至他能由心而發地說出這些話呢?克里斯是一個信靠耶穌的基督徒,他的母親也總是全心全意地去愛每一個人。

在路加福音23章26-49節的描述,彷彿將我們帶到刑場的最前排,將要被處決的有兩個罪犯和無罪的耶穌(32節),他們三個人都被釘在十字架上(33節)。當被掛在十字架的人喘氣、呻吟,並可能發出抱怨時,只聽到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34節)。這位活出愛的基督,因為宗教領袖們充滿仇恨的倡議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儘管在極大的痛苦中,耶穌 [....]

靈命日糧 : 安靜聆聽

讀經:以賽亞書55章1-7節 

想像一下沒有手機、無線網路、衛星導航、藍牙裝置或微波爐的生活。這就是有「美國最安靜小鎮」之稱,西維吉尼亞州綠堤鎮(Green Bank)的生活方式。這裡也是「綠堤天文台」的所在地,擁有全球最大可操控式電波望遠鏡,需要「安靜」以「聆聽」深空中脈衝星和星系運動自然產生的無線電波。這座望遠鏡的鏡面大過一個足球場,位於總面積廣達34,000平方公里的國家無線電寂靜地帶中央。設置寂靜地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這座極端敏銳的望遠鏡受到電磁波的干擾。

這種刻意製造的安靜讓科學家可以聽到「天籟」,也令我聯想到,我們需要讓自己足夠安靜,才能聽見那位創造宇宙的上帝所說的話。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向那悖逆、偏離正路的百姓說:「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我必與你們立永約」(以賽亞書55章3節)。 [....]

靈命日糧 : 喜樂歡唱

讀經:詩篇95篇1-7節 

一個週六早晨,6點33分,讚美的歌聲順著樓梯飄了下來。我以為除了我以外,全家人都還在睡夢中,但最小的女兒稚嫩沙啞的歌聲證明我錯了。她還在半夢半醒時,嘴巴已經開始唱讚美詩歌了。

我最小的女兒很愛唱歌。事實上,她沒辦法不唱歌。無論是起床、上學或上床睡覺的時候,她都要唱歌。她生來就喜歡唱歌,而且大多時候,她唱的歌都是以頌讚耶穌為主,她總是隨時隨地讚美上帝。

我喜歡我女兒那單純、敬虔而誠摯的聲音。她自發且快樂地唱著詩歌,正呼應了整本聖經對我們的邀請,邀請我們來讚美上帝!在詩篇95篇,我們讀到:「來啊,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1節)再讀下去,我們瞭解這讚美源自於認識這位上帝:「因耶和華為大神,為大王,超乎萬神之上」(3節);源自於明白我們與上帝之間的 [....]

靈命日糧 : 循序漸進

讀經:馬太福音13章31-35節 

我偶然遇見一個老朋友,他向我述說他的近況,但我不得不承認,他所說的簡直是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然而,在我們交談的幾個月後,他樂團的歌曲幾乎無處不在,不僅是電台排行榜上的熱門單曲,還有一首暢銷歌曲被用作電視廣告的配樂。他簡直就是迅速竄紅!

我們可能會沉迷於偉大和成功,就是那種戲劇性地成名、迅速快捷地成功。但是,耶穌所說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卻將天國(上帝在地上的國度)的道路比作那細小、隱藏、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它們的工作是緩慢而漸進的。

這位天國的君王耶穌基督也是如此。基督的使命藉著祂的捨命達到高峰,就像種子般被埋到地下,像麵酵般被藏入麵團中。然而,祂復活了。如樹木穿透泥土,如餅遇熱膨脹,耶穌復活了,祂被升為高。

我們蒙召要按耶穌的方式而活,是一種堅定不移且 [....]

靈命日糧 : 佈道或耕地?

讀經:以弗所書4章4-16節 

根據一則家族傳說,有兄弟二人,一個叫培理,另一個叫梅文。一天,他們站在家裡的乳牛場時,正好看見一架飛機在空中噴寫文字,勾勒出兩個英文字母(GP)。

兩兄弟都認真思想這兩個字母對他們有何意義。一個想到「去佈道」,另一個則理解為「去耕種」。後來,其中一個男孩獻身於傳福音的事工,成為著名的佈道家葛培理(或稱葛理翰)。他的兄弟梅文則盡心經營家裡的乳牛場多年。

撇開空中的噴字不談,若上帝真的呼召葛培理去傳道,叫梅文去務農(事實似乎如此),那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中榮耀了上帝。雖然梅文順從上帝的呼召去務農,而葛培理的佈道生涯非比尋常,但葛培理的成功並不代表梅文所做的就不重要。

上帝會指派一些人擔任大家所說的全時間服事(以弗所書4章11-12節),但這並非意味著從事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