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謹慎行事

讀經:以弗所書5章8-20節 

我不太記得駕駛訓練班的詳細內容,但不知為何,課程所教導的五個步驟卻一直牢記在我心中。

這五個步驟就是「查看、識別、預測、決定、執行」,是駕訓班教導我們一再練習的流程。我們需要仔細查看路況、識別危機、預測危險狀況、決定如何回應,最後在必要的情況下執行計畫。這是一個避免意外發生的有效策略。

我想,這五個步驟應該也能運用在我們屬靈生活中。在以弗所書5章,保羅提醒以弗所的信徒:「你們行事為人要謹慎,不要像愚昧人,卻要像聰明人」(15節,新譯本)。保羅知道有些屬靈危機可能會使以弗所的信徒跌倒,比如信徒過去那些與耶穌所賜的新生命不相符的生活方式(8、10-11節)。因此他勸勉這個成長中的教會,務必要謹慎行事。

「行事為人要謹慎」,也可翻譯為「要仔細留意你們怎樣行 [....]

靈命日糧 : 豐厚獎賞

讀經:詩篇119篇17-24節 

作為一名老師,美蘭總是熱愛閱讀,但卻沒想到有一天她竟因此得到豐厚的回報。當她計畫旅遊而詳閱一份冗長的旅行保單時,在第七頁發現一份「閱讀有獎」的豐厚獎賞。保險公司贈送一萬元美金,給第一位閱讀到合同中該部分內容的客戶。此外,保險公司還捐贈數千美元給美蘭所住社區中的幾所學校,以培育兒童的讀寫能力。美蘭說﹕「我一直都是那種會仔細閱讀契約書的書呆子,老實說,我比任何人都感到意外!」

詩人渴望上帝開他的眼睛,使他可以「看出上帝律法中的奇妙」(詩篇119篇18節)。相信詩人知道上帝期盼人們來認識祂,因此他渴望更親近上帝。他渴望更瞭解上帝是誰,祂已經給予我們什麼,以及如何更緊密地跟隨祂(24、98節)。詩人寫道﹕「我何等愛慕祢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97節)

現今,我們也有 [....]

靈命日糧 : 怎會如此?

讀經:約伯記2章1-10節 

芬妮從睡夢中醒來,驚覺自己一個人坐在漆黑的飛機機艙裡,身上繫著安全帶,而其他的乘客早已下機,飛機也已停妥。她不禁心想:為什麼沒有人叫醒我?我怎麼會落入這樣的景況?芬妮搖搖頭,努力回想發生了什麼事。

你是否也曾落入意想不到的境況?你明明還很年輕,但卻患上不治之症。你在上次的工作表現評估中明明表現亮眼,怎麼會被解僱呢?你明明正在享受婚姻最美好的時光,但卻突然必須要重新開始,成了只能做兼職工作的單親父母。

怎會如此?約伯在短時間內接連失去了財產、兒女和健康,當「他坐在爐灰中」(約伯記2章8節),可能也很想知道自己怎會落得如此境地。他無法知道個中原因,只知道自己必須牢記幾件事。

約伯記得這位創造者,以及祂的美善。約伯對妻子說﹕「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 [....]

靈命日糧 : 嚴禁捕撈

讀經:詩篇130篇 

彭柯麗是二戰時期納粹屠殺的倖存者,她明白寬恕的重要性。在她所寫的《為主前進》一書中,提到她喜愛的一個想像中的畫面,就是上帝赦免人的罪並將這些罪扔進大海。她說:「我們若承認自己的罪,上帝就將我們的罪投進深海,叫它們永遠消失……我相信上帝還會在那裡設立一個『嚴禁捕撈』的告示牌。」

她指出了一個有時基督徒也會錯失的重要真理:當上帝赦免我們的過犯,我們就完全被赦免了!我們不用重提自己可恥的行為,也無須活在罪疚當中,相反地,我們可以自由地跟隨祂,接受祂的恩典和寬恕。

在詩篇130篇,我們看到同樣的概念。詩人宣稱,雖然上帝是公義的,但只要我們願意悔改,祂就會赦免我們的罪,因祂「有赦免之恩」(4節)。詩人在等候上帝時,全然信靠上帝(5節),更憑信心宣告上帝「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 [....]

靈命日糧 : 等候收成

讀經:加拉太書6章7-10節 

我的一位朋友計畫在當地的公園舉辦活動,並邀請附近的所有孩子來參加。她為著有機會與鄰居分享自己的信仰而感到興奮。

她招募自己的三個孫子和兩名中學生來幫忙,她分派工作,為孩子們設計許多遊戲和活動,準備餐點,還預備了一個有關耶穌的兒童聖經故事,然後滿心期待地等候孩子們來參加活動。

第一天沒有孩子出現,第二天還是一樣,第三天也沒有一人到場。但她每天仍舊與孫子和助手認真地安排活動。

到了第四天,她看到一個家庭在附近野餐,於是就邀請孩子們來玩遊戲。一個小女孩來了,和他們一起玩遊戲、一起用餐,聆聽關於耶穌的故事。也許在多年以後,這個小女孩仍然會記得耶穌的故事,我們都不知道結果會如何,對嗎?上帝透過加拉太書鼓勵我們:「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

靈命日糧 : 亮麗的向日葵

讀經:詩篇86篇1-13節 

當我和丈夫在懷俄明州崎嶇不平的小山坡探索時,我在一片乾燥的石頭地上發現了一株向日葵,生長在鼠尾草、蕁麻、多刺的仙人掌和其他雜草當中。這株向日葵雖然不像花園裡的向日葵那麼高,但卻同樣亮麗,讓我心情愉悅。

這崎嶇之地的亮麗向日葵讓我聯想到,即使是基督徒的生活,也可能看起來荒蕪且毫無喜樂,困難也似乎無法克服,祈禱似乎不蒙垂聽,我們或許會像詩人大衛那樣呼求說:「耶和華啊,求祢側耳應允我,因我是困苦窮乏的」(詩篇86篇1節)。我們也像大衛一樣,渴盼得著喜樂(4節)。

但大衛接下來卻宣告說,我們事奉的這位上帝是信實的(11節)、「有憐憫、有恩典」(15節)。他還表明,上帝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祂的人(5節),而且「祂必應允」(7節)。

有時在荒涼之處,上帝會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