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時光書信

讀經:約翰一書1章1-8節 

每年都有超過百萬名年輕人,報名參加國際書信寫作比賽。2018年的比賽主題是:「假如你是一封能穿越時光的信,你想要向讀者傳遞什麼消息呢?」

聖經中收錄了許多人因聖靈的默示和引領而寫的書信,這些書信也經過時光之旅,如今傳到我們手上。當時,教會不斷地增長,耶穌的一些門徒便寫信給在歐洲和小亞細亞的眾教會,幫助信徒瞭解他們在基督裡得著的新生命。這些信件大多被收錄在現今我們所讀的聖經之中。

寫下這些信件的門徒想要向讀者傳遞什麼信息呢?約翰在他所寫的第一封信中告訴我們,他的信件談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其實這就是約翰與永活的基督相遇的經歷(約翰一書1章1節)。他詳細記錄一切,主要是讓讀者能夠彼此契合相交,也能和「父並祂的兒子耶 [....]

靈命日糧 : 祂的死帶來生命

讀經:哥林多後書5章14-21節 

鍾娜(Joanna Flanders-Thomas)在南非最暴力的男子監獄中從事福音事工,目睹了基督改變人心的力量。楊腓力在《恩典不虛傳》描述鍾娜的經歷:「鍾娜每天都去監獄探訪這些囚犯,向他們傳講簡單的福音信息,是有關饒恕與和好。她漸漸贏得囚犯們的信任,瞭解他們在童年時期遭受的虐待,也讓他們明白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解決衝突。在鍾娜從事關懷事工的前一年,獄方記錄了279宗囚犯毆鬥和攻擊警衛的事件,但隔年卻只有兩起暴力衝突。」

使徒保羅寫道:「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我們也許不像鍾娜能看到如此戲劇性的革新,但福音的確能改變生命,這是出於上帝的能力,是世人最大的盼望。「新造的人」是多麼奇妙啊!耶穌的死,讓我們開始學習效法祂,直 [....]

靈命日糧 : 放手

讀經:約翰福音11章21-36節 

安寧病房的護士告訴我:「你的父親已進入彌留狀態。」「彌留」是指臨死前最後的階段,對我而言這是個陌生的新名詞,讓我感到像是進入一條去而不返的單行道。在我父親離世前,我與妹妹雖不確定父親是否還聽得見,但我們還是坐在他的床邊,親吻他光潔的頭頂,輕聲告訴他上帝對他的應許。我們吟唱詩歌《祢信實何廣大》,又誦讀詩篇23篇。我們向他述說,我們愛他,並且謝謝他這位好父親。我們知道他渴望與耶穌相聚,便告訴他只管放心地離開。我們忍著心中的悲痛說這些話,學習放開父親的手讓他離開。幾分鐘後,我們的父親就喜樂地蒙主迎接進入永恆的家。

要放手讓所愛的人離開會叫人心碎。耶穌在摯友拉撒路死的時候,也不禁流淚哭泣(約翰福音11章35節)。但上帝應許我們在肉體死亡之後仍有盼望。詩篇116篇15節說,上帝看「聖 [....]

靈命日糧 : 遵行上帝的道

讀經:撒母耳記上8章1-9節 

在1960年代,位於芝加哥西城繁榮熱鬧的北朗岱爾(North Lawndale)社區,率先成為不同種族混合居住的社區。一小群中產階級的非裔美國人在那裡購買「契約」房產。與其說是擁有房子,倒不如說是租房子,因為契約上的條件十分苛刻。只要欠繳一期的房款,就會馬上損失訂金,以及先前繳納的房款,並且失去房子。無良的賣方會以高價出售房屋,而原有的買主就會被趕出去,然後又會有另一個家庭以契約買下房子,這樣的情況因著人的貪婪而一再重複。

撒母耳任命他的兒子們作以色列的士師,但他們卻因貪婪而「不行他的道」(撒母耳記上8章3節)。他們與撒母耳的忠誠正義背道而馳,不但「貪圖財利」,並且利用其職位牟取私利。這種不公義的行為惹怒上帝與以色列的長老,開啟舊約時期的君王時代(4-5節)。

[....]

靈命日糧 : 上帝眼中的你

讀經:羅馬書8章15-17節 

從外表看來,俊傑是挺有自信的青少年,但那只是一副面具。事實上,家庭的紛擾不安讓他感到恐懼,渴望被人接納,甚至誤以為家裡的各種問題是由他造成的。他說:「在我最早的記憶中,每天早上我都會走進浴室看著鏡子,大聲地對自己說:『你是笨蛋,你是醜八怪,一切都是你的錯!』」

俊傑對自我的厭惡一直持續到21歲,當上帝讓他明白自己在耶穌裡的身分,他說:「我明白上帝無條件地愛我,且對我的愛永不改變。上帝絕不會因我丟臉,祂也絕不會拒絕我。」慢慢地,俊傑對鏡中的自己說不一樣的話了:「你是有人疼愛的,你是美好的,有才華的,一切並不是你的錯。」

俊傑的經歷刻劃出聖靈為上帝的兒女所成就的美事。聖靈表明上帝對我們無比的愛(羅馬書8章15、38-39節),使我們不再恐懼;確認我們是上帝的兒女,使 [....]

靈命日糧 : 彰顯憐憫

讀經:撒母耳記上24章1-10節 

我的怒氣沖天,因一位女同事一直欺壓我,埋怨我,還在背後說長道短。我要每個人都知道她的所作所為,恨不得她也能嚐到被人欺凌的滋味。我怒氣上升,頭痛欲裂,就連太陽穴也刺痛不已。當我懇求上帝使我的頭痛消失時,聖靈就光照我,令我深省:我怎能一邊祈求上帝釋放我,卻一邊想著報復對方?如果我相信上帝會看顧我,為何不讓上帝處理這個情況?我知道受到傷害的人也常會去傷害別人,所以我求上帝幫助我原諒這位同事,並努力與她和好。

在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時還要信靠上帝的確不容易,詩人大衛也瞭解這種難處。大衛雖然盡心竭力成為掃羅王忠心的僕人,但掃羅王卻因嫉妒而意圖殺害他(撒母耳記上24章1-2節)。大衛在上帝預備他登基做王之前,遭受許多苦難,他選擇榮耀上帝而不是報復掃羅(3-7節)。他盡了自己的責任與掃羅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