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歡歡喜喜

讀經:馬太福音13章44-46節 

聽見街上傳來的音樂聲,我們六個人立即行動。有人穿上鞋子,有人打著赤腳就奪門而出。頃刻之間,我們全都衝出家門,奮力去追逐雪糕車。那是炎炎夏日的第一天,能吃著冰涼沁心的甜點迎接夏天,實在是讓人感到開心!有些時候,我們之所以去做某些事,純粹是因為這些事會帶給我們快樂,而非因著規定或義務。

馬太福音13章44-46節講到兩個比喻,強調變賣一切以獲得某些事物。我們也許會以為這裡講的是犧牲,但其實第一個比喻就清楚指出,那人是「歡歡喜喜」地賣掉一切去購買田地。喜樂所帶來的改變,絕非虧欠或責任感所能達到的。

耶穌並不只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祂要成為我們整個生命的中心,祂要我們完全獻上。在這兩個比喻中都提到,那人「變賣一切所有的」(44節)。而最美妙的是,賣掉一切的結果不是損失而是 [....]

這樣做我就浪費衝突了(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就在我寫此文的時候,不斷激化的衝突讓我的國家滿目瘡痍,日益高漲的抗議浪潮席捲美國沿岸。

然而,再大的衝突也都是始於人與人之間。也許你正因為不得不天天關在一起而陷在緊張的關係中,也許你那帶著種族歧視眼鏡的親戚正灼灼逼人地用話語刺痛你。

我感同身受。我也被提醒,上帝處理衝突的方式幾乎是反自然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超自然的。

靈命日糧 : 珍愛光陰

讀經:傳道書3章1-14節 

蘇東坡(或稱蘇軾)是中國北宋一個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在被貶謫時仰觀夜空明月,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一首思念弟弟的詩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人的一生難免有悲歡離合,就像明月也有陰晴圓缺的改變,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享受明媚的月色。

這首詩的主題正好呼應了傳道書的主旨。傳道書的作者「傳道者」(1章1節)觀察到「哭有時,笑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3章4-5節)。就像蘇東坡一樣,傳道者將兩件相反的事物相互對照,似乎是要告訴我們,所有美好的事物總有結束的時候。

蘇東坡從月亮的陰晴圓缺而聯想到「此事古難全」,傳道者從受造物看到上帝對所創造世界立定的次序。 [....]

靈命日糧 : 真丟人!

讀經:雅各書4章4-12節 

我人生中最丟臉的經驗是發生在神學院。那是神學院的50週年紀念日,我對著教職員、學生和朋友們發表演說。我拿著講稿走向講台,望向底下一片黑鴉鴉的群眾,接著我的目光落在前排那群聲譽卓著的教授們身上,他們穿著學位袍,一臉嚴肅地坐在那裡。突然之間,我腦中一片空白,瞠目結舌、思緒斷線。開始時,我不知所云地講了幾句話,接著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講到哪兒了,便開始亂翻手中的講稿,時不時迸出一句無厘頭的話,把台下聽眾搞得一頭霧水。等到終於沒頭沒腦地講完之後,我爬回自己的座位死盯著地板,滿心羞愧,恨不得挖個洞鑽進去。

然而,我知道倘若羞愧能帶來謙卑,那麼羞愧其實是件好事,因為惟有謙卑的態度才合乎上帝的心意。雅各書4章6節告訴我們:「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上帝會賜恩給謙 [....]

靈命日糧 : 抬頭仰望!

讀經:詩篇8篇3-4節;啟示錄21章22 

美國電影製作人懷利·奧弗斯特里特(Wylie Overstreet)讓人們透過他的高倍率望遠鏡觀賞月亮的真實景象。許多人都被這彷彿近在眼前的情景所震懾,發出敬畏的低語或驚呼聲。看到如此壯麗的景觀,奧弗斯特里特說:「這讓我們心中充滿讚嘆,知道有些事物遠遠超越我們,明白人類實在微不足道。」

詩人大衛也同樣驚嘆於上帝屬天的榮光,他說:「我觀看禰指頭所造的天,並禰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禰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禰竟眷顧他?」(詩篇8篇3-4節)

大衛提出的問題使我們看見自己的渺小,而且我們若明白將來上帝創造新天新地之後,就再也不需要月亮或太陽,那麼我們應該更能對上帝心存敬畏。因為正如使徒約翰所說,上帝的榮耀光輝將帶來所需的亮光。啟示錄21章23-25節說:「那 [....]

靈命日糧 : 團結與分離

讀經:創世記13章1-9節 

艾文被分派和同事小迪共同進行一項專案,在這期間,艾文面臨極大的挑戰,因為他和小迪對於執行計畫的看法大相逕庭。儘管他們尊重彼此的意見,但截然不同的做法卻使衝突似乎一觸即發。所以在衝突爆發之前,他們決定與主管一起討論彼此間的差異。後來,主管將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團隊當中。事實證明,這是個明智之舉。艾文也在那天學到一個功課:要體現團結並不表示非得要在一起做事。

當亞伯拉罕在伯特利向他的外甥羅得提議分道揚鑣時,必然也是深諳此理(創世記13章5-9節)。亞伯拉罕發覺那地無法容納兩方的牲口,便明智地建議彼此分開。但首先他提醒羅得他們之間的關係,強調他們是骨肉至親(8節)。接著,縱使亞伯拉罕身為長輩,但他仍極盡謙卑地讓外甥先選擇(9節)。有位牧師說,這是一種「和諧的分離」。

上帝 [....]

靈命日糧 : 形形色色

讀經:啟示錄5章7-14節 

幾十年來,倫敦一直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1933年,有位記者談及這個英國的首都時寫道:「我仍然認為倫敦最美的風景,是不同膚色和語言的各族人士聚集而成的群體。」如今,這樣的多元性在倫敦依舊隨處可見,並藉著國際化社會裡混雜交融的氣味、聲音和景象展露出來。這世上最偉大的城市之一,令人著迷的部分原因就在於其多元化之美。

但是,正如其他人類居住的城市一般,倫敦也面對許多問題。改變會帶來挑戰,文化有時也會相互衝突。這就是沒有任何人類建造的城市,能與我們的永恆家鄉相提並論的原因之一。

當使徒約翰被帶到上帝面前時,他看到在天堂敬拜的人群也相當多元化,那些被救贖的人唱道:「禰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禰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上帝,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