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仁慈之心

讀經:路加福音7章11-17節 

里昂因為覺得理想破滅,並且渴望一個更有意義的生活,便毅然辭去了金融業的工作。有一天,他看到一個流浪漢在街角舉這樣的標語:「仁慈善良是絕佳良藥!」里昂說:「那些話直擊我的心,猶如當頭棒喝。」

於是,里昂決定開始他的新生活,創立一個提倡善行的國際機構。他周遊世界,仰賴陌生人提供食物、汽油和住宿。然後,他會透過自己創辦的機構以善行義舉回饋他們的仁慈,例如為當地的孤兒提供飲食,或為貧困兒童設立學校。他說:「善良有時看起來似乎是軟弱,但其實善良具有深遠的力量。」

這位三一真神的本質之一就是「良善」,基督既是上帝,自然也會流露出良善慈愛的特質。路加福音7章11-17節是我很喜愛的一段經文,記載了耶穌遇到一個寡婦為獨子送殯,而耶穌為這個寡婦行了神蹟。這位哀傷的母親極可能在經濟 [....]

靈命日糧 : 星星之火

讀經:雅各書3章1-6節 

在電話中她說:「我們在圖書館,但我們可以看到大火正在外面延燒!」那是我們女兒的聲音,她顯然很害怕,我們可從她的聲調聽出來。同時我們知道,那時候對她和其他近三千名同學來說,她的大學校園是最安全的地方。2018年伍爾西大火蔓燒的速度,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料,甚至消防隊員也預想不到。加州峽谷創紀錄的高溫和乾燥環境,加上著名的聖塔安那焚風,讓小小星火變成燎原大火,最終燒毀了1,600多棟建築物,涵蓋的面積高達390平方公里,並造成三人死亡!在火勢被控制後所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原本蒼翠繁茂的海岸線,現已猶如月球的荒瘠表面!

在雅各書,作者也特別提到幾樣小卻不容忽視的東西:馬嘴的嚼環和船上的舵(3章3-4節)。我們雖然知道這些東西,但這比喻似乎與我們的生活相離甚遠。但雅各接著提到一樣與我 [....]

靈命日糧 : 會說話的香蕉

讀經:使徒行傳11章19-26節 

在維吉尼亞海灘市的某所小學裡,學生們發現學校餐廳供應的香蕉上,寫著許多激勵人的話語,例如:不要放棄!讓身邊的人露出微笑!你真是太棒了!英雄不論出身低!學校餐廳的經理史黛西(Stacey Truman)特別花時間將這些鼓勵的字句寫在香蕉上,孩子們稱之為「會說話的香蕉」。

這份溫馨的關懷,讓我想起巴拿巴在安提阿對那些初信者的關心(使徒行傳11章22-24節)。巴拿巴以擅於鼓勵人而受人稱道,並且大家都公認他是個大有信心又被聖靈充滿的好人。他鼓勵初信者要「立定心志,恆久靠主」(23節)。我可以想像,巴拿巴會花時間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信徒說:繼續禱告!好好信靠主!當生活艱苦時,更要親近上帝!

初信者正如孩童一樣,需要很多的鼓勵。他們充滿潛力,正在發掘自己有什麼特長。他們或許未 [....]

靈命日糧 : 偏愛

讀經:創世記37章2-4、17-24節 

我丈夫的哥哥蓋瑞特住在離我們大約2,000公里遠的科羅拉多山上。儘管距離遙遠,他卻因風趣幽默和心地善良而一直備受家人寵愛。在我印象中,他的兄弟姐妹也曾戲稱他是母親心中的寵兒。幾年前,他們甚至送給他一件襯衫,上面印著「我是媽咪的最愛」。雖然我們對兄弟姐妹傻氣的行為感到有趣,但如果最愛變成了偏愛,就無法讓人一笑置之。

在創世記37章,我們讀到雅各給他兒子約瑟一件彩衣,這向其他的兒子表明約瑟是特別的(3節)。這件彩衣不是暗示而是大聲地張揚:「約瑟是我最愛的兒子!」

這樣的偏愛會嚴重傷害家庭關係。雅各的母親利百加因偏愛雅各勝過以掃,導致後來兩兄弟之間產生嫌隙(25章28節)。此後,當雅各偏愛妻子拉結(約瑟的母親)勝於利亞,也造成家庭紛亂和帶來傷痛(29章30-31節)。 [....]

靈命日糧 : 人生激流

讀經:詩篇32篇5-11節 

我們的激流泛舟嚮導大聲喊道:「每個坐在左邊的人,用力向前划槳三下!」左邊的人便用力划槳,使橡皮艇脫離翻騰的渦流。在這幾個小時內,我們體驗到聽從指令的重要性。嚮導沉穩冷靜地發出指示,使我們這六個沒什麼泛舟經驗的人,能合力在湍急的河流中,安全地順流而下。

人生偶爾也會碰到激流,不是嗎?這一刻是一帆風順,下一秒,卻要拼命划槳以避開突如其來的漩渦。在那些驚險的時刻,我們會強烈地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位能掌控情況的嚮導,一個沉穩可靠的指令,幫助我們度過種種逆境。

在詩篇32篇,上帝應允祂要成為我們的嚮導:「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8節)。前面兩節經文也讓我們看到,若要明白主的指引,我們就須先承認自己的過犯(5節),以及禱告尋求祂(6節)。儘管如此,上帝仍應許我們:「我要勸 [....]

傳道書靈修|這不公平!(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南希,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3章16-22節

我心裡說:“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上帝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麼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份。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