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光之守護者

讀經:約翰福音8章12-16節 

人們稱他們為「光之守護者」。

在美國北卡州的哈特拉斯島上有一座燈塔,那裡有一個紀念碑,紀念自1803年以來,在那裡看守燈塔的諸多守護者。原有的燈塔已經被往內移,因為海岸線被侵蝕危及燈塔的地基。人們就把那些燈塔守護者的名字刻在原有燈塔的基石上,並設置成一個圓形劇場的形狀,面向燈塔的新基址。正如告示牌所介紹的一樣,現今遊客們也可以追隨歷史上守護者的腳蹤「看守」燈塔。

耶穌是眾光之源,祂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無論誰這麼說都難免被視為激進分子,但耶穌這樣說是要肯定祂與天父的關係。天父不僅差派耶穌來到世上,更是創造光和生命的主宰。

當我們接受耶穌的救恩並遵行祂的教導時,就恢復了與上帝的關係,祂亦 [....]

靈命日糧 : 在上帝面前哀哭

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49-66節 

去年夏天,一隻被人們命名為塔勒闊的虎鯨媽媽,成功地產下幼鯨寶寶。虎鯨族群正瀕臨滅絕,塔勒闊的新生兒是這些受保護的虎鯨族群的新希望。然而,小虎鯨卻存活不到1個小時就夭折了。世界各地許多的人都從一段紀錄片看到令人傷痛的一幕,塔勒闊推動那死去的小虎鯨,在寒冷刺骨的太平洋海水中,整整游了17天,最終才放開牠的虎鯨寶寶。

有些時候,基督徒也不知道如何面對悲傷。我們或許會擔心自己的悲傷,會被人看為失去盼望。然而,聖經記載許多人都曾在悲痛中向上帝呼求。哀哭和盼望同樣都反映出對上帝的信心。

耶利米哀歌收錄了五首抒情詩,表達上帝子民失去家園的傷痛。他們被敵人追捕,近乎死亡(3章52-54節),便哀哭呼求上帝伸張正義(64節)。他們向上帝哭求,並非因為失去盼望,而是堅信上帝正在傾聽 [....]

靈命日糧 : 刀刃天使

讀經:以賽亞書2章1-4節 

當英國各地刀械犯罪案不斷攀升時,英國鐵器中心便提出一項方案。該中心與警察部隊合作,他們打造了兩百個收集箱放置在全國各地,藉此鼓勵罪犯放下刀械。有10萬把刀子被匿名的罪犯繳出,有些刀刃上還存留著血跡。這些刀具後來被交給藝術家阿爾菲.布拉德利(Alfie Bradley),他把刀刃磨鈍,並在某些刀子上刻寫年輕受害者的名字,還附上前罪犯們所寫的悔過書。阿爾菲將10萬件刀器焊接在一起,創造出《刀刃天使》,一個約8公尺高的天使雕像,有著閃閃發亮的鋼鐵翅膀。

我佇立在《刀刃天使》前,不禁想到有多少的傷口因著這個作品而得以避免。這也讓我想起,以賽亞提到新天新地的異象(以賽亞書65章17節)。那裡沒有嬰兒會數日夭亡(20節),他們也不會成長在讓人犯罪的貧窮環境(22-23節)。刀械犯罪於此 [....]

520特輯| 沒有戀人,我該如何去愛? (有聲中文)

作者:Rachael Ch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對於沒有情人的我來說,今年的“愛情日”對我來說過得相當平靜。直到與我認識的一位姐妹在一起研讀了一晚聖經後打趣地說這“只不過又是一天”時,我才又對此進行了思考。

我驚訝於她竟然對此能如此不在乎。是不是我對情人節過於重視了?

靈命日糧 : 微笑的耶穌

讀經:希伯來書1章8-12節 

如果讓你在電影中飾演耶穌,你會如何詮釋這個角色呢?這是布魯斯.馬爾基亞諾(Bruce Marchiano)所面對的挑戰,他在1993年的一部福音電影《視像聖經:馬太福音》中飾演耶穌。布魯斯瞭解到數以百萬的觀眾,可能會根據自己的演出對耶穌下定論,以致他為了正確地演繹耶穌基督,而倍感壓力。於是,他屈膝向耶穌祈求,讓他曉得如何像耶穌。

後來布魯斯從希伯來書1章得到啟示。作者告訴我們,天父「用喜樂油」膏抹聖子,將祂分別出來(1章9節)。這是發自內心,完全與天父連結的喜樂。在耶穌的一生中,祂的內心一直充滿這樣的喜樂。正如希伯來書12章2節所描述的:「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

布魯斯從這節經文的含義得到亮光,讓他在電影中 [....]

疫情之下,來自詩篇121篇的鼓勵(有聲中文)

作者:Veena Kuruvilla, 新加坡
翻譯:Xining Wang ,愛爾蘭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新冠病毒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很多,從停止與人擁抱、握手到優雅地處理某些廁紙品牌缺貨的可能。這個大流行病觸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求生慾望。對一些人來說,新冠病毒奪走了他們所愛之人的生命,並改變了他們一生的軌跡。從中國到美國,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在短時間內讓成千上萬的人感染,也讓我們幾乎沒有時間真正地理解他們的痛苦、為他們禱告。更甚,我們每天睡前滿腦子病毒最新統計,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對未知的恐懼更強了。

靈命日糧 : 抉擇與結果

讀經:詩篇1篇 

有一次,我們在行走山路時,沒有電話網路服務,也沒有山路地圖,只能憑著記憶,按照貼在山徑起點的地圖上所標示的路徑行走。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從森林走到停車場。然而因選錯了一條岔路,我們多繞了將近一公里的遠路。

人生有時也是如此,我們不但要知道一件事是對或錯,更要知道它會帶來怎樣的結果。詩篇1篇比較義人與惡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義人是指愛上帝的人;凡與愛上帝的人作對的,便是惡人。義人像一棵大樹昌盛繁茂,但惡人卻像糠秕被風吹散(3-4節)。這首詩篇反映茂盛的真正面貌,若要活出豐盛人生,就要倚靠上帝得著更新與生命。

我們如何成為義人呢?詩篇1篇提醒我們,其中一件事是脫離具有破壞力的關係和不良的習慣,並且喜愛上帝的教導(2節)。最終,我們的豐盛乃源自於上帝的看顧:「耶和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