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因信而忍耐

讀經:使徒行傳27章27-38節 

在1914年,英國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1874-1922年)率領探險隊嘗試穿越南極洲,但卻以失敗告終。他的探險船「堅忍號」在威德爾海被浮冰困住,隊員們必須刻苦堅忍才能生存,正如他們的船名一樣。由於無法向外界求救,沙克爾頓只好和所有的隊員都登上救生艇,前往最近的象島。後來,為要讓全體船員都能獲救,他又親自帶著五名隊員花了兩個星期,航行1300公里,到南喬治亞島請求緊急救援。全依賴這六個人的勇氣和堅忍的毅力,才能使所有探險隊員成功獲救,也使這「失敗」的探險留名青史。

使徒保羅深知忍耐的含意。他因相信耶穌而必須受審,在他坐船前往羅馬時,途中遇到狂風大浪。雖然上帝的使者已告知保羅那艘船必會沉沒,但保羅仍然鼓勵船上的人,並告訴他們上帝應許船上 [....]

靈命日糧 : 突然的轉變

讀經:雅各書4章13-17節 

在1943年1月,溫暖的欽諾克風(焚風)吹襲南達科他州的斯皮爾菲什市,氣溫立即從攝氏零下20度升至7度,在短短2分鐘內,氣溫就出現相差27度的劇烈變化。美國有史以來,24小時內出現的最大溫差是在1972年1月15日,蒙大拿州洛馬市的溫度從攝氏零下48度飆升至9度,其變化之大,竟高達57度!

然而,不僅是天氣會突然出現變化,人生也會如此。雅各寫道﹕「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4章13-14節)。正如意外的損失、出乎意料的診斷結果、經濟衰退等等,都是人生會遭遇的突然轉變。

在人生的旅程中充滿許多未知數,因此雅各提醒我們,不要因輕忽那位全能的上帝,而「張狂誇口」(16節),反倒要說:「 [....]

靈命日糧 : 所思所想

讀經:腓立比書4章4-9節 

在一本書中,作者比爾·夏皮洛(Bill Shapiro)集結了一系列的採訪,每位受訪者都說出一件對他們而言,意義重大、帶給他們歡樂,難以割捨的物品。

這讓我想起,我收藏了不少別具意義又帶來歡愉的物品。其中一件有40年歷史,那是我母親親筆寫下的食譜卡。另外一件是我外婆粉紅色的茶杯組。對有些人來說,他們或許會將某些極為珍貴的記憶存在心裡。例如:勉勵祝福的贈言、兒孫的一個微笑,或是人們從聖經中所領受的,深刻而獨特的見解。

然而,我們存在心裡的,卻往往會使我們失去歡樂,例如:隱藏並難以平復的焦慮;潛藏卻隨時會爆發的憤怒;掩蓋仍充滿苦毒的怨恨。

使徒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勸勉信徒要將美善的事存在心裡,常常思想。他鼓勵信徒,要常常喜樂、溫柔謙和,凡事都藉 [....]

靈命日糧 : 在上帝面前富足

讀經:提摩太前書6章6-11節 

我父母都是成長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從小就深知貧窮的艱苦。長大後,他們勤奮工作,成為懂得感恩的金錢好管家。他們從不貪愛錢財,經常為教會、慈善團體和有需要的人,付出時間、才能與金錢。確切來說,他們會明智地處理錢財,甘心樂意地奉獻。

父母都是基督徒,所以他們謹記使徒保羅的教導:「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提摩太前書6章9節)

這原是保羅對提摩太的警誡。因那時,年輕的提摩太已經開始在以弗所牧養教會。以弗所在當時是個繁華的城市,人們很容易受到金錢的誘惑。

此外,保羅還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10節)

我們如何避免貪愛錢財呢?耶穌說 [....]

靈命日糧 : 得釋放

讀經:馬可福音5章1-20節 

我常與克強一起研讀上帝的話語,我知道他已是一個新造的人。克強告訴我,過去他和母親同住,最後母親卻因受不了他而搬了出去。因為他在歸向耶穌以前,生活放蕩且不務正業,常為吸毒而偷竊,甚至竊取至親好友的財物。如今,他已不再受罪惡綑綁,得著釋放。他也藉著數算自己戒毒多久,來提醒自己生命已得著改變。

馬可福音5章15節也記載,一個曾被鬼附的人經歷生命的改變。在他得醫治之前,似乎只能用無助、無望、無家可歸和絕望形容他的景況(3-5節)。但耶穌使他得釋放之後,一切就都改變了(13節)。那被鬼附的人在歸向耶穌之前,也如同克強一樣,生活脫離常軌。他異於常人的表現,揭露了他內心的光景,這景況與現代人並無二致。就像有些人因心靈受創,而獨自住在廢棄的建築物或車子裡,或睡在陰暗的角落;有些人雖住在自己 [....]

靈命日糧 : 愛的行動

讀經:以賽亞書53章1-6節 

卡拉打過電話,也傳了訊息,但她站在哥哥家的柵門外許久,仍無法得到哥哥的回應。她哥哥患有憂鬱症,同時對抗著成癮的症狀,以致他足不出戶,孤立自己。卡拉特別買了一些哥哥喜愛的食物,附上經文卡片放在袋子裡。她希望哥哥能放下心防,接受她的愛和關懷。

當卡拉試著把袋子掛在柵門上時,沒想到柵門的尖刺卻把袋子勾破了,東西全都散落在地上。她的好意與付出,彷彿付諸流水。哥哥是否會注意到她所給的禮物?是否能明白她的心意呢?她只能存著盼望,不住地禱告,等待哥哥得著醫治。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將愛和醫治的恩典,帶進這罪惡敗壞、疏離冷漠的世界(約翰福音3章16節)。在以賽亞書53章5節中,先知以賽亞就預言了,上帝這種愛的行為所必須付上的代價。這位兒子將「為我們的過犯受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