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近鄰

讀經:箴言27章1-10節 

很多社區都會架設網站,讓居民能立即彼此聯繫,而我們社區也不例外。在我居住的社區裡,若有人看見山獅出沒,或發生森林大火需要緊急疏散時,鄰居就會藉著網站互相警示;若臨時需要找人幫忙照顧家中幼兒,大家也會彼此照應;我們甚至還能藉著網站請眾人協助尋找走失的寵物。我們這些彼此相鄰卻曾因生活步調過快而疏離的人,藉著網路的功能,再次連結起來。

古時的所羅門王早已洞悉,和鄰居建立關係非常重要。即使家族關係不容輕忽,而且也是我們強而有力的後盾,但所羅門王仍然指出,特別是在「遭難的日子」,朋友是何等寶貴(箴言27章10節)。或許,親戚會深切關懷家族中的成員,也樂意在困境時伸出援手,但他們若住得太遠,當災難來臨時,也是愛莫能助。鄰居卻不一樣,他們就住在附近,可以很快就得知我們的需求,即時提供協助 [....]

靈命日糧 : 一同哀哭

讀經:羅馬書12章9-16節 

在1994年,東非盧安達的胡圖族人殘殺他們的同胞圖西族人,短短的兩個月便造成百萬人死亡。在這場可怕的種族滅絕之後,傑弗瑞·盧布希(Geoffrey Rwubusisi)會督希望自己的妻子瑪麗能去安慰那些失去至親的婦女,但瑪麗說:「我只想大哭一場。」因她自己也同樣失去親人。這位會督是一位智慧的領導者和關愛妻子的丈夫,他對妻子說:「瑪麗,召集這些婦女和她們一同哀哭吧!」他知道瑪麗所面對的傷痛,能夠讓瑪麗分擔別人的痛苦。

教會就是上帝的家,所有人都能在此分享生命中的甘甜,分擔痛苦。新約聖經用「彼此」形容信徒的相互依靠。正如羅馬書說:「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要彼此同心」(12章10、16節)。第15節更清楚描述信徒之間的連結:「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 [....]

靈命日糧 : 不過是塵土

讀經:詩篇103篇8-14節 

年輕的爸爸已經瀕臨崩潰,他那才剛學會走路的兒子不停地尖叫:「我要冰淇淋!冰淇淋!」在擁擠的購物商場裡,這一幕惹得眾人頻頻側目。這個爸爸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吼道:「好,你贏!但我們先去買媽媽要的東西,可以嗎?」但年幼的孩子毫不妥協:「不要!我要冰淇淋!」此時,一位銀髮老婆婆走到他們身邊。小孩的父親抱歉地說:「他正在鬧脾氣!」老婆婆笑著說:「其實孩子還小,不懂得怎麼控制脾氣,你需要多一點耐心,慢慢來。」這番話雖未能立刻神奇地化解父子間的衝突,但他們當時正需要冷靜一下。

那位女士智慧的話語呼應了詩篇103篇。大衛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8節),大衛更藉著世上的父親會憐恤自己的兒女,比喻上帝也會憐恤敬畏祂的人(13節)。天父上帝「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 [....]

靈命日糧 : 直到地極

讀經:詩篇48篇 

通常一張地圖,只要看地圖的中心位置,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判斷地圖是由誰或哪個單位繪製的。人們通常會將自己的家看成是世界的中心,然後從這個中心點再向外延伸。比如,當我們說到附近的城鎮要往北80公里,或往南駕駛半天的車程時,都是以自己的所在地為中心點,向外延伸。詩篇也是如此描繪聖經「地圖」,以舊約時期上帝在地上的居所為中心,這中心點就是耶路撒冷。

詩篇48篇是讚美耶路撒冷的篇章之一。詩中提到,耶路撒冷是上帝的城,是祂的聖山,「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1-2節)。因為「上帝在其宮中」,祂「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3、8節)上帝的美名要以耶路撒冷聖殿為起點,向外延伸,「直到地極」(9-10節)。

除非此刻你是在耶路撒冷讀這篇文章,否則你就不是位於聖經地圖的中心。然而,你 [....]

靈命日糧 : 什麼最重要?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我垂頭喪氣地對朋友感嘆道︰「我不知道要如何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他在電話裡提醒我︰「別氣餒,妳應該要嘉獎自己。妳已經做很多了!」然後他列出了我正努力達成的事情,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努力工作、在研究所取得好成績、寫作,還有參加查經班。沒錯,我想為上帝做這些事,但到頭來我卻更專注於自己完成了什麼事,而不是怎樣做這些事。也許我想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

保羅提醒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要過榮耀上帝的生活。事實上,重點並不在於他們每天做些什麼,而在於他們如何做這些事。保羅勸勉他們,凡事都要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歌羅西書3章12節);彼此饒恕,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13-14節);「無論做什麼,……都要奉主耶穌的名」(17節)。換言之,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應活出基督的樣式。

< [....]

靈命日糧 : 傾訴悲傷

讀經:耶利米哀歌2章10-13、18-19節 

恩蕙的父親把自己罹患愛滋病歸咎於巫術。父親死後,10歲大的恩蕙和母親更加親密,但她母親也染了病。三年後,母親病逝了,恩蕙的姐姐必須辛苦地扶養五個弟妹。從那時起,恩蕙開始寫禱告日記,向上帝傾訴心中最深沉的傷痛。

先知耶利米也記述了內心的苦痛,他在耶利米哀歌提到,巴比倫的軍隊殘害猶大百姓。對那些年幼的受害者,耶利米更是感到無比的哀傷與悲痛。耶利米哭喊︰「我的心腸擾亂,肝膽塗地;都因我眾民遭毀滅,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內街上發昏」(2章11節)。長久以來,百姓背棄上帝,就連他們的子孫也要付上代價。耶利米沉痛地說,這些孩子「在母親的懷裡將要喪命」(12節)。

也許我們認為,耶利米在苦難中會埋怨上帝。但他反倒激勵留在錫安的居民:「在主面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 [....]

靈命日糧 : 不偏離正道

讀經:約翰一書2章18-27節 

美國殘奧會代表隊中,世界跑最快的視障跑者大衛·布朗(David Brown)將成功歸於上帝,還有母親當初叫他不要虛度光陰的勸告,以及他的教練短跑老將傑洛米·艾佛利的引導。跑步時,艾佛利將繩子繫在兩人的手指上,以話語和肢體的接觸,引導布朗贏得比賽。

布朗表示,200米的短跑中有個大轉彎,如果沒有聽從艾佛利的指示,他就會偏離跑道。他們天天反覆練習比賽的策略,並藉由言語和肢體的接觸互相溝通。

在人生的競賽中,感謝主,我們有上帝的引導。當我們跟隨上帝時,聖靈是我們的幫助者,祂會帶領我們的腳步。約翰寫道︰「我把這些事寫給你們,是要你們提防那些想要把你們引入歧途的人。但你們已經領受了聖靈,祂就活在你們裡面,所以你們不需要別人來教導你們什麼是真理,聖靈會把你們需要知道的一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