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和解之門

讀經:哥林多後書5章14-21節 

在愛爾蘭都柏林的聖派翠克大教堂內,有一扇門述說著五百多年前的故事。在1492年,巴特勒和菲茨傑拉德這兩個家族為了爭奪權位而起了衝突。後來衝突越演越烈,巴特勒家族躲進大教堂避難。當菲茨傑拉德家族要求停戰時,巴特勒家族不敢開門。於是,菲茨傑拉德家族在門上切開一個洞,他們的領袖則冒險從洞中向對方伸出和平之手。這兩個家族終於和解,從仇敵變成了朋友。

上帝也有一扇和解之門。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使徒保羅也熱切地傳達了上帝與人和好的信息。由於上帝無限的愛,祂主動讓我們能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恢復與祂的關係。我們曾遠離上帝,但因上帝的憐憫,祂並未撇棄我們。上帝還藉著基督使世人與祂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哥林多後書5章19節)。上帝使無罪的基督擔當我們的罪,滿足了上帝 [....]

靈命日糧 : 傷痕

讀經:約翰福音20章24-29節 

母親在後院種了一大片熊貓三色堇,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穿梭起舞,小時候的我總是渴想抓一隻來收藏。有一次,我從後院跑進廚房去拿玻璃罐,想要抓蝴蝶。當我匆忙跑回後院時,卻不小心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玻璃罐的碎片割傷了我的手腕,留下一道難看的疤痕,那時醫生縫了18針才將傷口縫合。如今這道像毛毛蟲的傷痕仍在我的手腕上,述說了受傷與痊癒的故事。

當耶穌從死裡復活向門徒顯現的時候,祂身上仍帶著傷痕。約翰提到,多馬要親眼看見耶穌「手上的釘痕」。幾天後,耶穌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約翰福音20章25、27節)。為了讓門徒確信祂就是那位釘十字架的耶穌,祂從死裡復活的時候,仍舊帶著明顯的受難記號。

耶穌的傷痕證明祂是我們的拯救者,述說了你我得 [....]

靈命日糧 : 照亮黑暗

讀經:約翰福音1章5節,16章1-11 

有一本感人肺腑的英文書(These Are the Generations),主人翁裴先生描述了上帝的信實,以及福音的能力如何穿透黑暗。他的祖父、父母和他自己的家庭都因宣揚福音而遭迫害。裴先生雖然因為向一位朋友傳福音而坐牢,但很奇妙地,他在坐牢時信心反而越成長。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他父母的身上,當他們被送進集中營時,仍不斷與人分享基督的愛,他們的信心也愈加增長。裴先生發現,約翰福音1章5節是真實的寫照:「光照在黑暗中,黑暗不能勝過光。」(新譯本)

耶穌在被捕與受難之前提醒門徒,未來他們會遇到許多艱難、被人逼迫。耶穌明言,眾人「這樣行,是因未曾認識父,也未曾認識我」(約翰福音16章3節)。但耶穌也安慰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3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