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剛柔並濟

讀經:約翰福音8章1-11節 

美國詩人卡爾.桑德堡(Carl Sandburg)曾如此描述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人類歷史中少有這樣一位剛柔並濟的人,兼具剛強與柔和⋯⋯在他的意志和情感中,並存著看似矛盾的猛烈風暴與難以言喻的完美和平。」「剛柔並濟」道盡了林肯如何施行總統職權,同時又關切人們對爭取自由的渴望,致力於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然而,縱觀古今中外,只有耶穌基督能在力量與溫柔、權能與憐憫之間,達到最完美的平衡。在約翰福音第8章,一群宗教領袖故意刁難耶穌,要看祂如何處置一個有罪的女人,耶穌便展現出了剛強與柔和。耶穌果斷地拒絕這群噬血暴徒的要求,讓他們將論斷的眼目轉回到他們自己身上,祂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7節)。接著,祂流露出溫柔憐憫,對那女人說:「我也不定妳的罪, [....]

靈命日糧 : 讚美之時

讀經:使徒行傳16章25-34節 

在2014年,年僅9歲的威利在自家前院遭人綁架。在綁匪開車四處兜轉的期間,威利一遍遍地唱著他最喜歡的讚美詩歌。在被綁架的三小時歷程中,綁匪一再喝令他保持安靜,但威利卻無視綁匪的命令,繼續唱詩歌讚美上帝。最後,綁匪竟然讓威利安然無恙地下車。後來,威利敘述這段經歷的時候,他說,當他感到信心戰勝恐懼時,綁匪似乎因為這首詩歌而感到焦慮不安。

威利面對危急狀況的反應,讓我聯想到保羅和西拉的經歷。在被施以杖刑且被關進監牢之後,他們就「禱告唱詩讚美上帝,眾囚犯也側耳而聽。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了」(使徒行傳16章25-26節)。

當獄卒親眼目睹保羅和西拉所信的上帝施展大能,便相信這位上帝,甚至他和他全家人都領受了洗禮(27- [....]

靈命日糧 : 是苦或甜?

讀經:以西結書2:4-3:3 

我的鼻子上長了一塊斑,但我過了大半年才去看醫生。切片檢查的結果幾天後就出來了,是我不想聽到的:皮膚癌。雖然我的這個腫瘤可以動手術切除,也不會危及生命,但我還是覺得這個事實有如苦藥,讓人難以接受。

上帝也曾吩咐先知以西結吃下似乎像苦藥的書卷,其上寫著哀號和悲痛的話(以西結書2章10節,3章1-2節)。這本書卷「充滿[以西結]的肚腹」(3章3節),以西結便向上帝看為「面無羞恥,心裡剛硬」(2章4節)的以色列百姓講述其中的話。這本充滿糾錯、警戒人的書卷,吃起來本應像苦藥一樣,但以西結吃了之後,卻說他「口中覺得其甜如蜜」(3章3節)。

看來以西結學會了領受上帝的訓誨。他並不逃避上帝的責備,他明白這些對生命有益的教導都是「甜」的。上帝以慈愛教導和糾正我們,要讓我們活出榮 [....]

加深你與上帝關係的5種方法

翻譯:悅,中國 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哪一種關係比我們與造物主兼生命意義給予者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然而和其他關係一 […]

靈命日糧 : 安靜的生活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9-12節 

相信我們小時候都聽過這個問題:「長大後,你想做什麼?」有時甚至連大人都不能豁免。人們會問這問題是出於好奇心,想從答案中知道他人的志願或理想。從小到大,我的答案不斷地改變,一開始我想當牛仔,後來想做卡車司機,接著又想當軍人,最後我進了大學,立志成為一名醫生。然而,似乎從未有人向我建議,我也從未認真思考「要立志過安靜的生活」。

但這卻是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教導。首先,保羅勉勵信徒要彼此相愛,更要愛所有主內的弟兄姐妹(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0節),又勸導他們在任何崗位上都「要立志過安靜的生活」(11節,新譯本)。這是什麼意思呢?保羅乃是要信徒「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既可得到非基督徒的尊重,也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11-12節)。我們不應阻止孩子追求夢想或愛好,但也許可以鼓勵他們 [....]

靈命日糧 : 乾草堆中的禱告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8-11節 

撒母耳‧米勒(Samuel Mills)和他的四個朋友時常一起禱告,祈求上帝差派更多人去傳揚耶穌的福音。1806年的某一天,他們在河邊聚集禱告,突然遇到暴風雨,只好躲進乾草堆中避雨,並繼續禱告。此後,他們每週的禱告會被稱為「乾草堆禱告會」,帶動了普世宣教運動。直到如今,「乾草堆紀念碑」還矗立在美國威廉斯學院的校園裡,提醒我們上帝會透過禱告成就大事。

天父樂見祂的孩子們在祂面前同心合意地禱告。這就像一個家庭聚會,大家有一致的目標,有同樣的負擔。

使徒保羅在遭遇極大的患難時,同樣深知上帝會透過別人的禱告來幫助他。正如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祂將來還要救我們。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10-11節)。上帝選擇藉著我們的禱告,特別是眾人同心合意的禱告,來成 [....]

靈命日糧 : 歌聲堅固我心

讀經:詩篇59篇1、14-17節 

在二戰時期,猶太人慘遭納粹黨的迫害。在法國利尼翁河畔的勒尚邦鎮,鎮民曾幫助猶太難民躲藏,他們會在鄉鎮四周的密林中唱歌,好讓難民知道暫時安全無虞,可以從藏匿處出來。這些勇敢的鎮民回應了當地牧師安德烈.特羅克梅(André Trocmé)夫婦的呼召,在他們的迎風高原(或稱為「新教山」)為猶太人提供庇護。這些鄉民的歌聲暗號成為他們英勇的表現之一,讓大約三千名猶太人倖免於難。

在另一個危急的時刻,就是掃羅打發人去窺探大衛的房屋意圖加以殺害時,大衛也以歌聲回應。但這並非暗號,而是對上帝──他的避難所表達感激。大衛欣喜地唱道:「但我要歌頌祢的力量,早晨要高唱祢的慈愛;因為祢作過我的高台,在我急難的日子,作過我的避難所。」(詩篇59篇16節)

這樣的歌聲並不是為了在危難時給 [....]

靈命日糧 : 值得等待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1-10節 

東京澀谷的火車站外,有一座忠犬的雕像,是紀念一隻名為八公的秋田犬,也有人稱牠為小八。人們會紀念牠,是因牠對主人非常忠心。牠的主人是位大學教授,每日都要坐火車上下班。小八每天早上都會陪主人走到車站,下午又會按時去車站等主人回家。

有一天,這位教授不幸在學校逝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可是在接下來小八活著的九年中,牠依然每天下午都準時去火車站。日復一日,風雨不改,小八每天都忠心地等候牠的主人歸來。

在保羅所寫的書信中,他讚許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忠心,提到他們「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以及「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3節)。儘管面對人們的強烈逼迫,帖撒羅尼迦信徒仍願丟棄過去拜偶像的舊習,「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等候祂兒子從天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