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令人驚嘆的智慧

讀經:哥林多前書1章18-25節 

女兒坦率地對我說:「似乎我的年紀越大,就越覺得你很有智慧。因為有時候,我對兒子說的話就是你曾經對我說過的!」

這番話使我笑逐顏開,其實我對自己的父母也有相同的想法,我也經常發現自己會用他們所說的話教養兒女。在我成為父親之後,我對父母的智慧也開始改觀。父母那些過去被我視為愚蠢的建言,其實遠比想像的更有智慧。只是我年輕的時候,還不明白他們的智慧。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愚拙」比最聰明的人更有「智慧」(哥林多前書1章25節)。「因為在上帝的智慧裡,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然不能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藉著所傳的愚笨的道理」,就是基督必須受難,來「拯救那些信的人」(21節,新譯本)。

上帝的作為總是令我們嘖嘖稱奇。上帝的兒子在莫大的榮耀中復活之前,並不是一般人所期 [....]

靈命日糧 : 放輕鬆!

讀經:詩篇116篇1-9節 

在迪士尼卡通《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中,老鼠醫生在治療信天翁韋柏時,對著被繩索綁著的韋柏說:「你必須放輕鬆!」韋柏顯然驚慌失措,他諷刺地說:「放鬆?我是很放鬆啊!」接著,他愈發緊繃地對醫生說:「要是再放鬆一點,我就死在你手裡了!」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當韋伯聽到醫生含糊其辭,又大張旗鼓地將奇奇怪怪的治療器具搬出來時,他怎能不心驚膽顫呢?雖然如此,這詼諧的一幕仍引人發噱。無論困境會否危及生命,韋柏的驚慌也正是我們面臨困境時的感受。

在深感恐懼時,假使有人鼓勵我:「別緊張,放輕鬆!」未免荒誕可笑。若生活中令我緊張的事日益增多,又有「死亡的繩索」(詩篇116篇3節)使我驚恐萬分,我的本能就是想盡辦法處理這些危機,而絕非輕鬆以對。

然而,我在慌亂中所做的一 [....]

靈命日糧 : 僕人之心

讀經:馬可福音9章33-37節 

現代的媽媽必須當廚師、營養師、護士,還要懂得辦活動,幾乎每個媽媽都身兼數職。2016年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媽媽們每週都要花59-96小時,處理與孩子相關的事務。

難怪為人母者總是精疲力竭!母親總是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照顧兒女,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極大的幫助。

當我感到心力交瘁,需要一些提醒讓我相信照顧他人是一件有價值的事之時,耶穌對事奉者的嘉許,就會使我燃起希望。

馬可福音記載,在門徒彼此爭論誰為大時,耶穌坐著提醒他們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9章35節)。接著,祂抱起一個小孩子,讓門徒知道服事他人的重要,特別是服事我們當中最弱小的人(36-37節)。

基督的回應表明了在祂的國度裡「誰為大」,為世人 [....]

靈命日糧 : 不只是妙招

讀經:詩篇111篇 

許多人都會分享生活的小妙招,例如:喝溫牛奶可以去除口中的蒜頭味;在冰箱放一杯食醋,有除臭消毒的作用;小蘇打加上白醋可以使燒黑的鍋子煥然一新。這些生活的小妙招確實是居家的好幫手!

我之所以提到「妙招」,乃是由於有時我們會將聖經視為一本妙招集錦,因其中有許多對生活有幫助的秘訣。雖然聖經中不乏探討如何活出尊榮基督新生命的篇章,但聖經的目的絕不僅止於此。聖經提供了一個人類最需要的解決方案:如何脫離罪惡,不再與上帝永遠隔絕。

從創世記3章15節關於救贖的應許,直到新天新地真實的盼望(啟示錄21章1-2節),聖經向人闡明上帝制定了一個永恆的計畫,是為了要拯救我們脫離罪惡,並享受與祂親密的團契。聖經記載的每一件事、每一則建言,雖是教導我們如何生活,但其實都是指向耶穌,因為只 [....]

靈命日糧 : 生命改變

讀經:以弗所書4章20-24節 

史蒂芬在東倫敦一個治安很差的區域長大,十歲就開始犯罪。他說:「如果身邊每個人都販毒、搶劫和詐騙,你很自然就會參與,因為大家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但他二十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夢,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夢見上帝對他說:「史蒂芬,你會因殺人而坐牢。」這讓他心生警惕,開始轉向上帝,接受耶穌成為他的救主,聖靈改變了他的生命!

史蒂芬後來成立一個機構,透過體育運動教導貧民區的孩子們紀律、道德和尊重。他訓練孩子們,與他們一起禱告,將所看到孩子們的改變歸榮耀給上帝。他說:「我要帶領孩子們朝正確的方向重建夢想!」

當我們努力尋求上帝、拋下過去時,我們就和史蒂芬一樣,遵行了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教導,活出上帝所賜的新生活方式。雖然我們的老我會「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我們仍然可以日日竭力「穿 [....]

靈命日糧 : 被恩典觸摸

讀經:路加福音6章27-36節 

在利夫‧安格(Leif Enger)的小說《靜水深流》(Peace Like a River)中,書中人物耶利米是一所學校的工友,獨力撫養三個孩子。他對上帝有極深的信心,而且在整本書中,他的信心一再經歷考驗。

那所學校的負責人霍登,心胸狹窄、臉有傷疤。儘管耶利米非常敬業,無尤無怨地清理流溢四處的污物、收拾被霍登砸碎的酒瓶,但霍登還是要耶利米離開。甚至在全校學生面前,誣衊耶利米醉酒並將他開除,令他蒙羞受辱。

耶利米會對不公平的解雇採取法律行動或提出訴訟嗎?他會接受不公平的待遇,黯然離去嗎?若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耶穌說:「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路加福音6章27-28節)但並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