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使人和睦

讀經:馬太福音5章9、13-16節 

在紀錄片《見聞者:溫德爾·貝瑞》中,作者貝瑞(Berry)以離異來形容這個世界的狀態,人與人,人與歷史、與土地離異了。原本應該完整結合的事物,已經變得支離破碎。當有人問他該如何回應這令人難過的景況時,貝瑞說:「我們無法把所有的事物結合為一體,但能將兩樣事物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使兩件破碎分離的事物再次合而為一。

耶穌告訴我們:「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章9節)。使人和睦就是帶來平安(希伯來語shalom),意思是讓世界恢復原本的樣貌。有位神學家將平安形容為「萬物繁盛、整全,一片欣欣向榮……是萬物應有的樣貌」。也就是說,平安是使破碎的變成完整。讓我們跟隨耶穌的帶領,致力於恢復萬事萬物的原貌。正如祂呼召我們使人和睦,成為「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13-14 [....]

靈命日糧 : 轉瞬即逝

讀經:詩篇39篇1-13節 

朋友小佩突然離世的消息,讓我驚覺死亡是那麼真實,生命是那麼短暫。小佩是我兒時好友,在一場因道路結冰而導致的交通意外中不幸罹難,逝世時年僅24歲。她在一個破碎的家庭長大,那時她似乎各方面都剛有好轉,而且也才剛信主,怎能這麼快就離開人世?

有時候,生命似乎太過短暫也太過悲哀。在詩篇39篇,詩人大衛為他自身的困境悲歎道:「耶和華啊,求祢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祢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祢面前如同無有。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4-5節)。生命的確短暫,即使是百歲人瑞在這世上的生命,仍不過是時間長河中的一小滴。

然而,我們可以呼應大衛所說:「我的指望在乎祢!」(7節)我們能確信你我的一生必然別具意義。即使身體會朽壞,但 [....]

靈命日糧 : 誇口

讀經:耶利米書9章23-26節 

什麼是真實的呢?這是童書《絨毛兔》裡所要解答的問題。故事說到一個小男孩堆滿玩具的房間裡,其中一個玩具絨毛兔如何在小男孩的疼愛下,成為真實的兔子。故事中有一隻年長又睿智的皮革馬,它看到許多新穎的機械玩具來到這裡。這些機械玩具不斷地誇口、吹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但不久之後就因損壞而被丟棄。它們亮麗的外觀和誇大的言辭確實引人注目,但若談到被主人所愛,他們所誇耀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誇口或吹噓的事開始時會讓別人羨慕,但到了最後,這些事必然會失去光彩,耶利米列出了人們愛誇口的三件事:「智慧⋯⋯勇力⋯⋯財物⋯⋯」(耶利米書9章23節)。這位滿有智慧的老先知因著時間的歷練,對世事深知一二。他反駁世人的誇口,他用上帝的話說:「誇口的卻要因瞭解我,認識我而誇口;認識我是耶和華。」(24節,新譯 [....]

靈命日糧 : 腦袋後頭的眼睛

讀經:詩篇33篇6-19節 

我很小的時候,和其他孩子一樣調皮搗蛋,還會試著不讓大人發現,以免受罰。但我母親總是很快地就知道我做了什麼好事,這常讓我感到不可思議。每每在我驚嘆不已,問她怎麼知道的時候,她總是說:「我腦袋後頭有長眼睛啊!」於是每當母親轉身時,我都會仔細看著她的頭,想知道那雙眼睛到底是隱形的呢?還是被她的頭髮蓋住了?稍微大一點時,我放棄找尋母親的另一雙眼睛,並意識到自己的所做所為,並不是像我想的那樣神不知鬼不覺。母親「腦袋後頭的眼睛」,說明了她對孩子的關愛。

我感謝母親時時看顧我(雖偶爾也因沒能成功逃過母親的眼睛而失望),但更令我心存感恩的是上帝「從天上觀看,祂看見一切的世人」(詩篇33篇13節)。上帝不只看到我們所做的一切,祂還看到了我們的悲傷、我們的快樂,以及我們彼此相愛的心。

[....]

靈命日糧 : 困境中的信心

讀經:創世記39章6-12、20-23節

在1948年的某個早晨,哈拉蘭·波波夫(Haralan Popov)根本沒想到門鈴響起後,他的生活竟然開始天翻地覆。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保加利亞警察就以波波夫的宗教信仰為理由,將他關進監獄。在往後13年的牢獄生涯中,他天天求主加添力量和勇氣。儘管飽受折磨,但他仍深信上帝與他同在,並向其他囚犯分享耶穌的福音,帶領許多人信靠耶穌基督。

根據創世記37章的記載,約瑟也根本沒想到自己會被憤怒的兄長們無情地賣給商人,又被帶到埃及賣給官員波提乏。約瑟身處膜拜多神的信仰文化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將會如何。更糟的是,波提乏的妻子試圖引誘他,因著約瑟一再拒絕,她竟誣告被約瑟戲弄,導致約瑟被下在監裡(39章16-20節)。然而,上帝從未離棄約瑟,祂不僅與約瑟同在,甚至「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 [....]

靈命日糧 : 永不太遲

讀經:馬可福音5章35-43節 

我岳母突然心臟病發作,大家都焦慮不安,幸好她及時得到救治。過後她的主治醫師告訴我,心臟病突發的病人需要馬上救治,若在15分鐘內接受治療,存活率可達33%;但是如果超過15分鐘才就醫,存活率就只剩5%了。

睚魯的女兒病入膏肓,需要緊急救治。但耶穌在前往睚魯的家途中,竟停了下來(馬可福音5章30節),探究是誰摸了祂的衣裳。過後,祂還溫和地安慰那患血漏症的女人。當時睚魯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相信他心裡會想:耶穌啊,沒有時間管這件事了,我的女兒就快死了!過後,睚魯最擔憂的事果真發生了,耶穌似乎耽延太久,他的女兒已病故身亡(35節)。

然而,這時耶穌安慰睚魯說:「不要怕,只要信!」(36節)接著,耶穌不理會眾人的嘲諷,平靜地吩咐睚魯的女兒起來,她就活了!耶穌證實了一點,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