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父的家——教會中成長(有聲播讀)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交上畢業論文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大學生身份也隨之結束,更代表我將離開這個我生活了四年的小鎮和一個我視之為家的教會。周六的團契,教會的弟兄姐妹貼心地為這班畢業在即的我們準備了一個短短的影片。影片記錄了我們四年里在教會事奉、相聚在一起的身影。驀然,在教會裡一堆甜酸苦辣的回憶湧進我的腦海。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交上畢業論文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大學生身份也隨之結束,更代表我將離開這個我生活了四年的小鎮和一個我視之為家的教會。周六的團契,教會的弟兄姐妹貼心地為這班畢業在即的我們準備了一個短短的影片。影片記錄了我們四年里在教會事奉、相聚在一起的身影。驀然,在教會裡一堆甜酸苦辣的回憶湧進我的腦海。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幾年前我和朋友共進午餐時,朋友問道:「你對平安有什麼看法?」「平安?」我有點困惑:「嗯,我不肯定,但你為什麼這樣問?」他回答說:「呃,因為我看到你在教會崇拜時抖著腳,我猜想是否什麼事讓你感到不安。你相信上帝會讓那些愛祂的人得著平安嗎?」
那時,朋友的問題讓我有點難過,但也讓我重新思考這方面的真理。我開始查考聖經,看看上帝的子民如何得享安寧,甚至在艱困中也滿有平安。當我讀到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時,不禁咀嚼思想保羅的吩咐。保羅告訴他們,要讓基督的平安在他們心裡做主(3章15節)。
保羅從未造訪過歌羅西教會,只是從他朋友以巴弗那裡聽說過。他寫信給他們,是擔心他們會因為受到錯誤的教導,而失去基督的平安。保羅並非責備他們,而是鼓勵他們信靠那位賜給他們確據和盼望的耶穌 [....]
作者:Kezia Lewis,菲律賓
翻譯:Tutu,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19-26節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什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里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
讀經:雅各書2章14-18節
湯瑪士出生於印度的貧窮家庭,後來被一個美國家庭領養。在一次回印度期間,他目睹了家鄉許多孩童的急迫需要,知道自己應該給予協助。於是,他打算回到美國完成學業,積存一大筆錢,然後再回去印度幫助他們。
當他仍在印度時,他讀到雅各書2章14節說:「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接著,他聽到附近有個小女孩哭著對母親說:「但是媽媽,我現在好餓!」這令他想起小時候常飢餓難耐,甚至在垃圾桶翻找食物的景況。湯瑪士知道自己不能等到幾年後才提供幫助,他決定:「我現在就要開始!」
如今,他創建的孤兒院住了50名孩童,他們衣食無缺,並且可以受教育,學習認識耶穌。這些人得幫助,都是因為湯瑪士清楚知道上帝要他做的事之後,立即採取行動。
雅各的話也同樣是對我們說的 [....]
讀經:出埃及記25章31-40節
我18歲時視力便開始模糊,但我根本不想配戴眼鏡。記得那時父親說:「看到樹上的每片葉子,總比只看到一片矇矓的綠色更好!」父親說得對極了。戴上了眼鏡後,讓我清楚看見一切事物,使朦朧化為美麗!
在讀聖經時,有些書卷讀起來就像我沒有戴眼鏡看樹木一樣,模模糊糊,沒什麼好看。然而若關注其中的細節,必能從這些看似沉悶的經文中,發現美麗之處。
當我讀出埃及記時,就有如此的經歷。經文記載上帝指示以色列民建造會幕,搭建祂在百姓中暫時的居所,那些沉悶的細節就像模糊的影像。但25章的結尾讓我特別留意,這裡上帝指示摩西如何製造燈臺,上帝說這燈臺「要用精金」錘成,包括燈座和燈柱,以及形狀像花的油杯、花苞和花瓣(31節)。燈臺上的四個杯「形狀像杏花」(34節)。
杏花何等美麗, [....]
讀經:箴言27章1-10節
記得在某一年的假期,我帶著孩子們去參觀一間水族館。館方特別預備了一個水池,讓參觀者可以親手摸摸小鯊魚。我的孩子們非常興奮,但我卻有點緊張不安。我問工作人員說,這些鯊魚會不會突然咬傷人的手指?她說,這些鯊魚都剛剛才被餵飽,而且給了特別多的食物。只要鯊魚不飢餓,牠們就不會咬人。
這些鯊魚的習性使我領悟箴言27章7節所說:「人吃飽了,厭惡蜂房的蜜;人飢餓了,一切苦物都覺甘甜。」飢餓這種內在的空虛感會削弱我們的判斷能力,使我們相信只要能獲得飽足,什麼東西都能吃進口裡,甚至令我們不惜咬別人一口。
然而上帝要我們擁有的生命,並不只是限於獲得飽足。祂要我們的生命充滿基督的愛,行事為人流露出從祂而來的平靜安穩。每當想到上帝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會讓我們的信心更堅定,使我們在面對生 [....]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宋慧喬Instagram
親愛的宋宋夫婦:
不久之前你們才向全世界宣布了婚訊。當時的你們因著在2016年聲名大熱的韓劇《太陽的後裔》中扮演情侶而墜入愛河。
然而結婚才剛剛一年半,你們為何就決定分道揚鑣?
讀經:使徒行傳16章6-10節
當我們覺得上帝已經開路給我們機會去服事他人時,結果得到的答案卻是「不」或「不是現在」,相信我們都會感到挫敗和難過。記得多年前,在我事奉的初期,曾經遇到兩個新的事奉機會。當時,我認為自己的恩賜和能力符合教會的需要,但最後這兩道門都關了。經歷兩次的失望之後,另一個服事的職分出現了,我終於獲選任職,走上13年牧養事奉之路,讓我有機會影響許多人的生命。
在使徒行傳16章,上帝兩次讓保羅和他的同工們繞道而行。起初,聖靈「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6節),後來「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7節)。那時,他們並不明白上帝另有計畫,不知道上帝對祂的工作和僕人有最恰當的安排。上帝只是對他們所定的計畫說「不」,要他們完全聽憑上帝的帶領(9-10節)。
如 [....]
繪圖設計:Chin 內容源自2013年9月6日靈命日糧《渴慕成長》 *本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 […]
讀經:創世記33章1-11節
有個福音機構以倡導「饒恕能帶來醫治」為宗旨,並以短劇加以闡述。劇中一名受害者與加害人背對背綁在一起,只有受害者才能將繩子解開。無論受害者做什麼,都要揹著對方,若受害者不願饒恕就無法鬆綁,自然也就無法得釋放。
當犯錯的人誠心悔過,來到我們面前尋求原諒時,我們若願饒恕對方就能脫離纏繞我們的傷害,使彼此逐漸從苦毒與痛苦中釋放出來。在創世記,我們看到雅各騙取了以掃長子的名分,造成這兩兄弟分開。直到20年後,上帝才叫雅各歸回故里(31章3節)。他聽從上帝的指示,但卻忐忑不安地先送給以掃一大群牲畜(32章13-15節)。當兩兄弟見面時,雅各謙卑地在以掃面前一連7次俯伏在地(33章3節)。不難想像,當以掃跑去擁抱雅各時,雅各會何等驚訝。因著和好,他們相擁而泣(4節),雅各也不再因為他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