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在充滿選擇的世界裡敬拜上帝所要面對的3個挑戰 (有聲中文)

作者:Madeline Twooney,德國

翻譯:Eric,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喜歡敬拜上帝,也喜歡花時間和上帝在一起。

每天早上,我都會儘力留出時間,通過禱告、讚美、讀經和寫靈修日記的方式來敬拜上帝。在這段專屬於上帝的時間裡,我向祂獻上感恩並默想祂的話語。同時,祂對我禱告的回應、賜下的憐憫和安慰使我得著力量和平安,並提醒我上帝一直在看顧我。當我結束靈修時,便會感到充滿力量,可以穩行在祂的愛中。

靈命日糧 : 你的悼詞

讀經:傳道書7章1-6節 

我參加了一位熱心愛主的姐妹的葬禮,心中感觸良深。這位姐妹並沒有輝煌的一生,除了會友、鄰居和朋友,沒太多人認識她。但她愛耶穌、愛她的7個孩子和25個孫兒。她總是笑臉迎人、熱心服事,並能把壘球打得老遠。

傳道書說:「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7章2節),「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4節),因為在那裡我們可以學到最重要的功課。有位《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說,有兩種方式可以呈現一個人的特質:一個是自己寫在履歷上讓它看起來亮眼,另一個則是別人在你的葬禮上所說的悼詞。有時兩者是一致的,但有時可能是相互抵觸。若有任何不一致,悼詞中所說的特質總是比較可靠的。

這位愛主的姐妹雖沒有顯赫的履歷,但她的子女都說,她真實地體現出箴言31章所描述敬虔婦女的生命,因她激發他們愛耶穌 [....]

陳群鈺:身體的眼睛雖看不見,心裡的眼睛卻得看見

採訪:雪倫,馬來西亞

整理:何怡君,台灣

「這個世界,無人比祢更疼我, 
喔主,當我寂寞孤單,祢來尋找我; 
為我罪過,忍受痛苦折磨,祢依舊用溫柔來陪伴我。 」

《無人比祢更疼我》一曲唱出了我们與耶穌的亲密關係。這首詩歌是由一位來自台灣的姐妹——陳群鈺創作。群鈺從小就很有「聲音」方面的恩賜。能言善道的她,常在團體擔任領導角色,國小擔任畢業生代表致詞,家裡还栽培她學鋼琴,使她能自彈自唱、自創歌曲。

靈命日糧 : 虛榮之火

讀經:馬太福音5章21-30節 

在1497年2月的某一天,修士吉羅拉莫·薩佛納羅拉(Girolama Savonarola)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廣場上點起熊熊烈火。他和跟隨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收集了他們認為會令人犯罪或忽略宗教職責的物品,包括藝術品、化妝品、樂器和衣服。就在這一天,他們將數千件會引發虛榮心的物品堆積在一個廣場上,然後焚燒殆盡。這起事件被稱為「虛榮之火」。

薩佛納羅拉的極端行為或許是因為登山寶訓中某些令人驚訝的教導,就像耶穌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馬太福音5章29-30節)。如果我們僅按字面的意思來詮釋,則難免錯失這信息的重點,耶穌的這篇信息其實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關注我們內心的光景;不可將自己錯誤的行為,全都歸咎於外界的 [....]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害怕傳福音嗎?(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亞

翻譯:Jaslyn,新加坡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12-18節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並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

靈命日糧 : 喜樂地全力以赴

讀經:加拉太書5章22-26節 

我兒子沐恩在一所高中擔任籃球教練,有一年,他所指導的球隊順利晉級到華盛頓州際錦標賽。有人求好心切地問說:「今年有把握贏得勝利嗎?」球員和教練聽了都很有壓力,所以沐恩就鼓勵大家說:「讓我們喜樂地全力以赴!」

這令我想起,使徒保羅最後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說:「只要行完我的路程」(使徒行傳20章24節),表明他就是要完成耶穌交給他的使命。現在,「行完我的路程」也成為我的禱告和座右銘,期許自己能像沐恩說的那樣:「喜樂地全力以赴!」順帶一提,沐恩的球隊那年果真贏得錦標賽的冠軍。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抱怨的理由,不論是壞消息、生活壓力或是健康問題,都會讓我們不開心。但我們若懇求上帝,祂能賜下喜樂引領我們超越這些環境,我們能得著耶穌所說的「我的喜樂」(約翰福音15章11節)。< [....]

靈命日糧 : 上帝喜樂

讀經:西番雅書3章14-20節 

最近,祖母寄給我一本相簿,我翻著這些舊照片,其中一張格外吸引我的目光。照片中,年僅兩歲的我坐在壁爐前面,另一邊則是父親把手搭在母親的肩上,兩人都滿臉慈愛地看著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我將這張照片貼在梳妝台上。每早晨看著這張照片,總能令我回想起父母對我的關愛。縱使父母的關愛確實無法盡善盡美,但我卻仍保留這張照片來提醒自己,即使父母的愛可能會令人失望,但上帝的愛卻永遠值得信靠。聖經讓我知道,上帝正慈愛地凝視著我,就像我父母在照片中那樣的慈愛眼神。

先知西番雅對上帝慈愛的描述令我驚訝,先知形容上帝因祂的百姓而歡然歌唱。當時,上帝的百姓並不配得到這份愛,因為他們不願順服上帝,也不以恩慈待人。儘管如此,西番雅仍宣告上帝的應許說,上帝的愛終究會勝過他們的軟弱,也必除去他們 [....]

靈命日糧 : 捉迷藏

讀經:創世記3章1-10節 

小時候,我和五歲的表弟一起玩捉迷藏,聽到他的腳步聲愈來愈近,我的心跳也隨之加快,心想:「他很快就會發現我了。」果然,他才走幾步路就大喊:「找到你了!」

大多數人對兒時遊戲捉迷藏,仍存留美好回憶,但在真實生活裡,「被人發現」卻一點都不好玩,甚至會令人恐懼。我們出於本能地想要逃避,深怕自己不堪的一面被人發現。

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我們似乎也常和上帝玩類似的躲藏遊戲。我的一位好友稱之為「捉迷藏的另一種玩法」,其實這比較像假裝躲藏的遊戲,因為不管怎樣,上帝必會看見我們污穢的思想和錯誤的選擇。這些我們都知道,但卻仍故意假裝上帝不會真的看到。

然而,上帝從不放棄尋找失喪的人,祂呼喚我們說:「出來吧!我要看見你,我要看到你最羞於見人的部分。」這就像亞當因害怕而躲 [....]

靈命日糧 : 告別嫉妒

讀經:羅馬書6章11-14節 

法國藝術家埃德加·竇加(Edgar Degas)以芭蕾舞者的畫像聞名世界。但鮮為人知的是,他嫉妒同為畫家的朋友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竇加說:「馬奈所要描繪的總能信手拈來,而我卻折騰多時仍無法畫好。」

嫉妒這種負面情緒,被使徒保羅視為一種極敗壞的特性,與各種邪惡、罪過、貪婪、凶殺、爭吵、欺詐、惡毒、流言同樣糟糕(羅馬書1章29節)。保羅指出拜偶像而不敬拜上帝,就會有愚蠢的想法,隨之而來的便是嫉妒(28節)。

基督教作家克里斯蒂娜·福克斯(Christina Fox)認為,嫉妒在信徒心中滋長,乃因我們的心背離了真愛。嫉妒會促使我們追逐世上的享樂而不仰望耶穌,甚至令我們忘了自己究竟屬乎誰。

解決嫉妒的良方就是回轉歸向上帝。保羅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