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紀念故人

讀經:撒母耳記下9章1-7節 

我在一間固守傳統的教會長大。當有教會成員去世時,更能突顯這些傳統。通常在他們過世後不久,教會的長凳或走廊的某幅畫上就會出現一塊黃銅板,寫著「紀念……」上面銘刻逝者的名字,提醒我們一個生命的流逝。直到如今,我仍然很欣賞這樣的紀念方式。但與此同時,我不禁思想,這些對逝者的紀念全都是靜止的、毫無生氣的,有什麼方式可以添加「生命」的元素呢?

大衛在好友約拿單去世後,想要紀念約拿單並向他持守諾言(撒母耳記上20章12-17節)。大衛不是用毫無生氣的物品追念約拿單,他乃是尋找約拿單的兒子,以富有生命力的方式,緬懷他的摯友(撒母耳記下9章3節)。大衛的做法確實別出心裁。他試著尋找約拿單的家人,想要向他們施恩(1節),還對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說:「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 [....]

靈命日糧 : 激發勇氣

讀經:歷代志上28章8-10、19-21節< 

在倫敦國會廣場豎立許多男性政治家的雕像,如:曼德拉、邱吉爾和聖雄甘地等,女性政治人物的雕像只有極力爭取婦女投票權的米利信.福西特(Millicent Fawcett)。福西特不朽的銅像手中有一面旗幟,上面寫著她向一位女權主義者致敬時所說的一句話:「勇氣能激發勇氣。」她堅信一個人的勇氣能讓他人變得勇敢,驅使膽怯的人採取行動。

當所羅門預備繼承王位時,大衛讓他明白,他將肩負起重責大任。所羅門可能會恐懼戰兢,因他必須帶領以色列民謹守遵行一切上帝的誡命,守護上帝賜予他們的土地,以及完成建造聖殿這項浩大的工程(歷代志上28章8-10節)。

大衛知道他兒子所羅門心存恐懼,便激勵他說:「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與你同在」(20節) [....]

靈命日糧 : 絕不沉默

讀經:使徒行傳16章25-34節 

在1963年夏天,民權人士芬妮.露.哈默(Fannie Lou Hamer)在坐了通宵的巴士後,和另外六位黑人乘客在密西西比州威諾納的小餐館吃飯,卻遭執法人員強制驅離,過後還將他們逮捕入獄。但羞辱並沒有因非法逮捕而告終,他們全都遭到嚴重毆打,芬妮更是身受重傷。在粗暴的攻擊幾乎讓她喪命時,她突然唱起詩歌:「保羅和西拉被關在監獄裡,讓我的人民離開。」她不是獨自一人歌唱,其他的囚犯身體雖受限但靈魂卻是自由的,都開口和她一起敬拜。

根據使徒行傳16章的記載,保羅和西拉因傳講耶穌而遭監禁,處境艱難。但這些難處沒有削弱他們的信心,甚至「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上帝」(25節)。他們無畏的敬拜,為他們製造了與人談論耶穌的機會,使他們能將主的道講給獄卒和他全家人聽(3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