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超越認知

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7-18節 

當丈夫得悉他會像許多人一樣,因新冠疫情而將被公司解僱時,我們一時都很難接受。雖然我們相信上帝會照顧我們的基本需求,但有太多未知的因素卻令我們憂心忡忡。

在梳理混亂的情緒時,我重新讀了一首喜愛的詩(I Went In, I Knew Not Where),是16世紀改教者十字約翰所寫的。這首詩大意是說,當處於未知的世界,一切都超越我們的認知時,我們要學習在各種逆境中辨識上帝的作為,順服祂的帶領。因此,我們夫婦倆在這段時期要學習的功課,就是要轉移焦點,從我們所能操控及理解的事情上,轉移到從我們周遭看見上帝那出人意表、難以理解,但卻美好的作為。

使徒保羅邀請信徒進入一個旅程:從看見的到看不見的、從外在的身體到內在的生命、從短暫的苦楚到「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 [....]

靈命日糧 : 祂的平安

讀經:以賽亞書26章3-7節 

我應付激烈的辦公室政治及勾心鬥角的問題,已有數月。我向來很容易憂慮,所以當我發覺自己心中滿有平安時,不禁感到十分驚訝。我竟然沒有感到焦慮,反而能以平靜的心思做出回應。我知道這種平安只能來自上帝。

相反地,在我諸事順遂的另一個人生階段裡,我內心深處卻感到非常不安。我明白這是因我依靠自己,而非信靠上帝及祂的帶領。回顧過去,我認識到真正的平安乃是上帝所賜的平安,它並非取決於外在環境的好壞,而是取決於我們對祂的信靠。

當我們堅心倚賴上帝時,祂的平安就會臨到我們(以賽亞書26章3節)。因為當我們堅定地倚靠上帝時,就能經歷有祂同在的平安。我們可以全然信靠上帝,並謹記祂能夠使高傲及邪惡的人降為卑微,而對於那些愛祂的人,祂更為他們修平道路(5-7節)。

我經歷到上帝 [....]

靈命日糧 : 禱告的本質

讀經:彼得前書5章6-11節 

當林肯就任美國總統時,他擔負的重任就是要帶領一個分裂的國家。他被視為一個英明的領袖及道德高尚的人,但他有另一個特質,或許是他為人處世的一切基礎。他知道自己不足以肩負這項重任。他如何回應這些不足呢?林肯說:「每當我走投無路,深覺自己的智慧和才幹,都不足以幫助我渡過難關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屈膝禱告。」

當我們面對生活中巨大的挑戰,並認識到自身的智慧、學識和能力都非常有限時,我們就會發覺自己像林肯一樣,需要完全倚靠耶穌──這位沒有侷限的主。彼得提醒我們要如此地倚靠主,他寫道:「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章7節)

上帝對祂兒女的愛,加上祂絕對的能力,使祂成為我們最佳的投靠對象,我們可以帶著自己的脆弱與無助來親近祂,這就是禱告的本質。我們來 [....]

靈命日糧 : 誠實的生活

讀經:箴言11章1-3節 

在一場艱辛的國際越野賽跑中,肯亞的選手穆塔伊一路領先,來到距離終點約十米之處,已經勝利在望。但賽道的標示讓他誤以為自己已越過終點線,因而停下腳步。跑在第二位的西班牙選手安納亞看到穆塔伊搞錯了,不但沒有趁機超越對手衝向終點,反而上前提醒穆塔伊,並伸手指示他繼續跑向終點,以奪取金牌。當記者問安納亞為何刻意輸了比賽,他強調,勝利應該是屬於穆塔伊而非自己,又說:「若是這樣得到的勝利有什麼價值?那枚獎牌有什麼榮譽?我的母親對此又會有什麼想法呢?」正如某個報導所言:「安納亞選擇了誠實而非勝利。」

箴言說:「正直人靠誠實引導」(11章3節,當代譯本修訂版)。那些渴望活出誠實的人,希望生活能表現出忠實及真誠,他們也會根據聖經真理而非個人利益做出選擇。堅守誠實不但是正確的生活方式,也為人帶來 [....]

靈命日糧 : 上帝在哪裡?

讀經:耶利米書29章4-7、10-14節 

英國插畫家馬丁.漢德福德(Martin Handford)於1987年首次創作了兒童圖書《威利在哪裡?》。在這一系列的書中,有著一個難以尋找的角色,他穿著紅白色條紋襯衫和襪子、藍色牛仔褲、棕色靴子,還戴著相配的帽子和眼鏡。漢德福德巧妙地將威利隱藏在許多繁複的插圖中,他會出現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擁擠不堪的人群當中。威利並不容易被人找到,但圖書的創作者承諾讀者總是能夠找到他。雖然尋找上帝並不像在兒童益智書中尋找威利那樣,但我們的創造者也承諾我們能找到祂。

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教導祂的子民,如何在被擄之地生活(耶利米書29章4-9節),祂應許會保護他們,直到祂按照自己完美的計劃帶領他們歸回(10-11節)。上帝向以色列人保證,祂的應許必要實現,這也會使他們更有信心在禱告中向祂呼求(1 [....]

靈命日糧 : 其他七人

讀經:雅各書2章1-4節 

在2020年1月,洛杉磯附近發生了一場悲劇,有九個人因直升機墜毀而喪生。大多數新聞報導都是這樣開頭:「美國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和女兒吉安娜,以及其他七人在事故中不幸罹難。」

通常在發生這種悲慘事件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名人身上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況且科比和他年輕愛女吉安娜的死,確實令人感到悲傷難過。但我們必須記住,從生命的本身來看,「其他七人」(佩頓、莎拉、克里斯蒂娜、艾莉莎、約翰、凱麗和愛拉)的生命都同樣寶貴。

有時我們需要被提醒,在上帝的眼中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社會大眾會更關注於富人和名人,然而名氣並不能使任何一個人比你的鄰居、在街上玩耍吵鬧的孩子、在收容所潦倒的人,或者你來得更重要。

世上每個人無論貧富(箴言22章2節),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