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寄出祝福

讀經:歌羅西書1章9-12節 

露比像大多數的四歲孩子一樣,也喜歡跑步、唱歌、跳舞和玩耍。但有一天她卻開始抱怨膝蓋疼痛,於是露比的父母帶她去做檢查。檢查的結果令人震驚,露比罹患了癌症,神經母細胞瘤第四期。因情況危急,她立即住院接受治療。

露比住院的時間很長,一直延續到聖誕季,這時節不能回家真令人難過。有位照顧露比的護士提議,在她的病房外設置信箱,好讓她的家人能將禱告和鼓勵的話語寄給她。接著,徵求信件的貼文在社群網站上被轉發。不久,朋友甚至陌生人寄來的信件多得讓大家都感到驚訝,特別是露比。每收到一封信(她收到超過十萬封信),露比就多得到一些鼓勵和安慰。過了一段時間,她終於可以回家了。

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信就是一封鼓勵和安慰的信(歌羅西書1章2節)。他在信上所寫的話語帶著盼望,期盼他們 [....]

我該不該下載手機相親APP?(有聲中文)

作者: Krysti Wilkinson,美國

翻譯:夏天,台灣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依然記得一天我和最要好的朋友閑聊,聊到約會、男孩、人生等等日常,然後就決定要一起下載一款手機相親APP!!

我們同時下載好並填答了一連串的問題。在笑鬧聲中,我們一塊兒闖進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想著該寫什麼樣的自我介紹,放哪張照片,想和幾歲的男生約會,大到多大、小到多小。要在個人檔案里寫上關於耶穌的事嗎?還是表明自己是基督徒就好?

靈命日糧 : 放下,繼續前進

讀經:箴言15章30-33節 

一位在廣播電台主持節目的朋友,曾經給了我一些睿智的建議。在他剛開始主持節目的時候,常常不知該如何面對別人的批評和讚美,但他覺得上帝鼓勵他將兩者都放下。那麼他最重要的領悟是什麼呢?從批評中學習,接受讚美,然後放下這兩者,在上帝的恩典和能力裡謙卑前行。

批評和讚美會在我們心裡激起強烈的情緒,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引起自我厭惡或過度的自我膨脹。在箴言中,我們讀到鼓勵和智慧的忠言帶來的益處:「好信息,使骨滋潤。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15章30-32節)

若我們受到批評或指責,願我們能將之化為成長的動力,箴言說:「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31節)。若我們有幸得到讚美,願我們因此得激勵,內心 [....]

雅各書靈修 | 誰能制伏口舌?(有聲中文)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讀經:雅各書3章7-8節

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

當我聽到大家在議論一位同事時,我告訴自己絕不要參與。然而勝不過好奇心的我很快就加入了大夥。雖然這個同事有時特別難相處,但我告訴自己只可以聽別人說,絕不跟著添油加醋。不幸的是,我的決心瓦解了,很快,我就開始議論起那個同事來。

靈命日糧 : 禱告與成長

讀經:約拿書4章 

朋友大偉的妻子罹患阿茲海默症,開始時,生活的劇變讓他心存怨憤。他必須提早退休以照顧妻子,而且當妻子的病情繼續惡化,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來照顧她。

他說:「起初我對上帝非常生氣,但我越禱告,上帝就越讓我清楚看見自己的光景,以及我在婚姻生活中是多麼自私。」他含淚反省說:「如今,妻子已患病十年,但上帝幫助我從不同的觀點看事情。現在,我因為愛她而願意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是為耶穌而做。照顧她反成了我生命中最大的福分。」

有時候,上帝不是按照我們的意願回應禱告,而是挑戰我們改變自己。當先知約拿因上帝沒有毀滅邪惡的尼尼微城而大怒時,上帝讓一棵植物為他遮擋烈日(約拿書4章6節),但隔天卻使之枯萎。當約拿抱怨時,上帝回答說:「那植物死了你就生氣,你這樣對嗎?」(7- [....]

靈命日糧 : 鼓勵的氛圍

讀經:羅馬書15章1-7節 

每次走進我家附近的健身房,我都深受鼓勵。在那裡,我看到周圍的人為了增強體魄和保持身體健康,全都在努力健身。牆上的標語還提醒我們,不要批評他人,而是要以言語或行動鼓勵人努力維持健康狀態。

在屬靈生活的領域裡,不也正是如此嗎?許多人竭力追求屬靈生命成熟和信心增長。但有些時候,他們在信徒當中卻可能沒有歸屬感,因為覺得自己的屬靈生命不夠「健壯」,不像其他基督徒那麼成熟。

保羅給了我們簡明扼要的建議:「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他在羅馬書也寫道:「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15章2節)。這些勸勉清楚表明,天父既以豐盛的慈愛恩待我們,我們就當以鼓勵人的話語或行動,體現出上帝的恩慈。

讓我們「彼此接納」(7節 [....]

靈命日糧 : 樂善好施

讀經:使徒行傳9章32-42節 

記得那時候,母親一下班回家就告訴我:「小嵐,海倫阿姨寄了一份禮物給妳喔!」在我成長期間,因為家境清寒,能擁有的不多,所以每次收到郵寄包裹,就彷彿是過第二個聖誕節。這位滿有愛心的阿姨,讓我感受到上帝的慈愛、眷顧和疼惜。

在使徒行傳中那些貧窮的寡婦,收到大比大(或譯為「多加」)親手做的衣服時,必定同樣感激涕零。多加是耶穌的門徒,在約帕以樂善好施聞名,總是「廣行善事,多施賙濟」(使徒行傳9章36節)。有一天,她生病去世了。在那時,彼得剛好在附近的一座城市,兩位信徒就去找他,懇求他儘速前往約帕。

彼得抵達之後,那些曾經得到多加接濟的寡婦,都紛紛拿出多加所做的裡衣和外衣給彼得看(39節),顯明了多加的善行。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請求彼得行神蹟,但聖經告訴我們,聖靈 [....]

靈命日糧 : 安然入睡

讀經:詩篇127篇1-2節 

在1964年1月8日,17歲的蘭迪·加德諾(Randy Gardner)終於做了長達11天又25分鐘未曾做過的事,那就是閉上眼睛睡覺。加德諾想創造人類最長時間清醒不睡的金氏世界記錄,於是他藉由喝汽水、在籃球場及保齡球場打球,在一週半內強行抑制睡意。就在他最後體力不支入睡之前,他的味覺、嗅覺跟聽覺都已混亂。幾十年後,他飽受嚴重失眠之苦。他雖創下新的記錄,但顯然也證實了睡眠的確不可或缺。

不少人都難以在夜間安然入睡,但並不是像加德諾那樣強行壓制睡意,乃是有諸多原因導致無法入睡,包括為許多事恐懼驚惶:為所有必須要完成的事項掛慮、對別人的期望感到懼怕,或是因忙碌的生活步調而苦惱。有時,我們很難去除憂思而靜享安歇。

詩篇的作者告訴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

靈命日糧 : 脫離背景

讀經:約翰福音20章13-16節 

我正排隊準備登機,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一轉頭就聽到熱情的問候:「麗莎,還記得我嗎?我是瓊安啊!」我努力回憶所有認識的「瓊安」,但實在一點印象也沒有。她是我以前的鄰居還是同事?糟糕,我真的想不起來!

瓊安發覺我的窘迫就說:「麗莎,我們是在高中認識的。」突然回憶浮上腦海:週五晚上的橄欖球賽,在看臺上歡呼。背景一弄清楚,我就認出瓊安了。

耶穌受死之後,抹大拉的馬利亞清早到墳墓去,發現墓穴口的大石頭已被推開,耶穌的身體不見了(約翰福音20章1-2節)。她跑去找彼得與約翰,一起回到墓穴,發現墓裡空無一人(3-10節)。馬利亞因悲痛在墓穴外徘徊(11節),當她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14節),還誤以為是看園的(15節)。

她怎麼會認不出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