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喇蛄的困境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18節 

表弟邀我一起去釣喇蛄(俗稱小龍蝦),我不禁興奮無比。我開心地提著他預備裝小龍蝦的塑膠水桶,問他說:「不需要蓋子嗎?」他說不需要,拿起釣竿和一小袋作誘餌的雞肉塊,我們便出發了。

我們的收穫甚豐,不久那塑膠水桶就裝滿了躁動不安的小龍蝦,這時我明白為什麼不需要蓋子了。因為每當有小龍蝦快爬到水桶邊緣時,其他的同伴就會爬在牠的上面,使牠跌回桶子裡去。

這些小龍蝦的困境提醒了我,在群體中,人若自私地只關心自己的好處,不在乎他人的利益,必會帶來破壞。在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中,保羅瞭解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關係十分重要,並鼓勵信徒說:「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

保羅稱讚他們能彼此關心(11節),又 [....]

靈命日糧 : 祂在你後面

讀經:馬太福音25章37-40節 

那天早上駕車載女兒上學時,因為時間比平常早一點,所以當女兒問我,可否順道去附近的得來速(drive-thru)咖啡館時,我便答應了她。在駛近咖啡館的時候,我看著她開心的笑臉,問她:「今天早上,妳想不想讓別人也跟你一樣開心啊?」她說:「好啊!」

我們點了咖啡之後,就前往結帳的窗口,我跟服務生說:「我們也幫後面那位年輕女士結帳。」女兒聽了,臉上頓時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從宏觀的角度而言,一杯咖啡可能算不得什麼。但或許有其特別意義呢!我想,我們是否能用這種方式,實現耶穌對我們的期待,去照顧耶穌所說的「最小的」弟兄?(馬太福音25章40節)我的看法是:何不將排在你後面的那個人當成服事的對象呢?你可以為他做點事情,可能只是一杯咖啡,也可能需要做更多一點,但也可能更少。耶穌 [....]

當憂鬱如同巨大的黑洞吞噬著你(有聲中文)

作者:葉玲君,台灣

有聲播讀: Melody, 加拿大

「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聽了我懇求的聲音。」(詩篇 28篇 7-8節)

前幾個禮拜,我回到位於芝加哥的聖經學院母校看望我的朋友。彼此團契時,我聽說很多就讀聖經學院的學生被憂鬱的情緒所捆綁,有一定比例的學生還因為情緒控管失調而導致學習或是人際關係一落千丈,不得已只好暫時休學返家療養。最近看台灣的報道,也得知金馬獎最佳導演獲得者在還沒等得及拿到他人生的第一個大獎之前就因為種種因素自殺了。這讓我為著很多正在憂鬱情緒中的大家感到憂傷。

靈命日糧 : 全方位的愛

讀經:以弗所書3章16-21節 

我靜靜地躺在軟墊上不動,被推進類似太空艙的圓筒形機器裡,在轟轟的機器聲響中,按著所聽到的指示調整呼吸或閉氣。我知道許多人都做過核磁共振(MRI)的檢查,但對於我這個患有幽閉恐懼症的人而言,我必須全心專注於那位偉大的上帝,才能撐得過去。

當時我耳邊環繞著機器聲響,心中則浮現一節經文:「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以弗所書3章18節)在保羅為以弗所教會所做的禱告裡,他以長闊高深四個方位來描述上帝的愛,強調上帝的同在和慈愛永不止息。

我躺在核磁共振檢查艙裡時,看著四周,對這節經文有了新的理解。長:檢查艙兩端的長度,包括從我的頭一直到腳部;闊:從我緊貼著身體的雙臂往外算,兩邊各約15公分;高:從我鼻尖往上約15公分即至頂端;深:固定在地板上的檢查台,從背面支撐我。在檢查 [....]

靈命日糧 : 永遠歡迎

讀經:使徒行傳10章34-38節 

我們教會聚會的地方是一所小學的舊址。這所學校於1958年關閉,當時美國政府取消種族隔離政策,允許黑人學生進入原先只開放給白人學生的學校就讀,這所學校寧願關閉,也不願遵守條例。隔年,學校被迫重新開放。我們如今的一名會友艾爾嬅,便是當年被安排在白人世界裡的其中一位黑人學生,她回憶說:「我和學校裡的幾位黑人老師原本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但我們卻被強迫進入一個全班只有兩個黑人學生的恐怖世界中。」艾爾嬅曾因自己與眾不同而受苦,但卻也因此成為一位具有勇氣、信心,願意寬恕他人的女子。

她的見證具有啟發性。當時,她必須忍受各種不平等的待遇,雖然不論是什麼種族或血統皆為上帝所愛,但在那個時代有些人卻否認這個真理。甚至連初代教會也有些人認為,只有某些人會因血統而蒙上帝眷愛,其他人則被上帝棄絕。然而 [....]

Heidy Quah|18歲的她只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沒想到就創建了一個 NGO

作者:Priscilla Goy,新加坡

翻譯: Cindy Wang, 澳大利亞

人生的轉折點常常在我們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對於24歲的 Heidy Quah來說,那發生在2012年。18歲的她中學畢業,只想利用上大學前的空檔期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Heidy和她最好的朋友Andrea Prisha查詢了很多志願服務的機會,最後決定在馬來西亞吉隆坡Sungei Besi鎮的一所緬甸難民學校教四個月的英語。當時,Heidy喜歡的是藝術、手工藝、烘焙、和跟朋友出去玩,也打算攻讀會計和金融學位後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上班。

靈命日糧 : 無法測度的救主

讀經:約翰福音6章47-51、60-66節< 

去年,我和幾位朋友為三位罹患癌症的姐妹禱告。我們知道上帝有醫治的能力,所以我們每天禱告,求上帝治癒她們。我們曾親眼見到上帝使人痊癒,也堅信祂能再次施行醫治。在抗癌過程中,她們似乎都有好轉的跡象,我們也歡欣喜樂。但到了秋季,她們全都離開人世。有人認為,這是最「終極的醫治」,從某方面而言,也的確如此。但她們的離世仍讓我們心痛,我們多麼希望上帝在今世就醫治她們,但因著某些我們無法明白的因由,神蹟並未降臨。

聖經告訴我們,有人跟隨耶穌,是因祂行了神蹟,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約翰福音6章2、26節);有人只將祂視為木匠的兒子(馬太福音13章55-58節);有人期望祂能成為政治領袖(路加福音19章37-38節);有人則視祂為偉大的教師(馬太福音7章28-29節)。也有人因祂的教導深奧難懂 [....]

要是我的性格不適合我的教會,怎麼辦?(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Jovial,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在學校,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很酷的學生,但是我的性格在教會裡卻很受歡迎,因為我很外向。我已婚,是一個愛家,富有愛心,又有創意的媽媽。我的時間管理能力很強,卻又散漫得恰到好處。因此我的天賦、才能和性格都讓教會的人很喜歡。

然而,如果我不是這樣的性格呢?

靈命日糧 : 解憂秘方

讀經:馬太福音6章25-34節 

有一個誠實守法的人,接到一通語音訊息:「我是警察局的陳警官,請回電給我。」他開始擔心,害怕自己也許做錯了什麼事。他不敢回電話,好幾晚都輾轉難眠,腦海裡浮現各種可能發生的情節,擔憂自己闖了禍。那位警官沒有再打電話來,但那人的煩惱卻縈迴數週。

關於擔心,耶穌問過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馬太福音6章27節)這或許能幫助我們檢討逢事擔憂的傾向,因為這句話提醒我們,擔心並無濟於事。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或許可以嘗試採取以下兩個步驟:採取行動並信靠上帝。如果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避免問題發生,那麼就採取行動。我們可以向上帝禱告,求祂引導我們當如何進行。即使我們沒有辦法做什麼,讓人欣慰的是,上帝絕不會束手無策。祂可以代替我們採取行動,所以我們能信心十 [....]

雅各書靈修 | 不可輕忽偏心待人之罪(有聲中文)

作者: Melvin Ho,新加坡

翻譯:Tutu,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讀經:雅各書2章8-11節

身為家中的老二,成長過程中我總感覺我的父母更偏愛我的哥哥和弟弟。我在學習和游泳方面都不如他們,因此每當我的父母誇獎他們並獎勵他們優先挑選食物和禮物時,我都會感到非常嫉妒。而且每當我們一起犯錯時,我總是那個被罵得最慘,又最難被原諒的人,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公平。

雖然小時候的我對父母的評價可能也不大公正,但這種被不公平對待的感受對我的情緒健康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我的自尊心因此受損,小時候的我經常感覺自己不如哥哥弟弟,也不被父母疼愛。直到青少年時期成為基督徒後我才逐漸開始恢復自尊。我開始堅信一個事實:無論我是否優秀,上帝都會無條件地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