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平凡人

讀經:撒母耳記上16章1-7節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出生在英格蘭一個貧窮家庭,自小體弱多病。他的人生看似黯淡,但上帝對他卻有許多計畫。儘管有極大的困難,他還是去了印度,在那裡帶動令人難以置信的社會改革,並將聖經翻譯成數種印度的語言。他愛上帝與眾人,為上帝做了許多事工。

耶西的兒子大衛是個平凡的少年,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似乎是伯利恆山區毫不起眼的牧童(撒母耳記上16章11-12節)。但上帝看重的是他的心,對他的生命有所計畫。那時,掃羅王因不順服而被上帝厭棄。先知撒母耳還在為掃羅的抉擇而悲傷時,上帝要撒母耳從耶西的眾子中膏立另一個王。

當撒母耳看到高大俊美的以利押時,想當然地認為「耶和華的受膏者必定在祂面前」(6節)。但是上帝選擇君王的策略與撒母耳截然不同。事實上,除了耶西最小的 [....]

靈命日糧 : 至高榮耀

讀經:約翰福音17章1-5、20-24節

凱撒亞古士督被稱為羅馬帝國最偉大也是第一位的君王。他運用政治手腕與軍事力量消滅敵人、擴張王國,把雜亂破落的羅馬社區,建設為矗立著大理石雕像與廟宇的城池。羅馬人極崇敬亞古士督,稱他為聖父與人類的拯救者。當他40年的統治接近尾聲時,根據官方紀錄,他最後如此說:「我來時羅馬不過是土坯之城,我走時卻已成為大理石之都。」然而,根據他妻子的說法,他最後留下的一句話卻是:「我扮演的角色很棒吧!在我離場時,該為我鼓掌。」

其實亞古士督有所不知,他已在一個更偉大的歷史事件中成為配角。在他統治期間,一位木匠的兒子誕生,而這榮耀遠勝於羅馬帝國的軍事勝利、廟宇、競技場或宮殿(路加福音2章1節)。

但是,你是否知道,當耶穌的同胞要求羅馬執刑官釘死祂的那個晚上,祂所禱告祈求的是何其榮耀?( [....]

靈命日糧 : 改變帶來影響

讀經:歷代志下33章9-17節 

達倪與茉佩在奈及利亞長大,於1970年代到英國求學。他們夫妻倆親身經歷了上帝的恩典而改變,但完全沒想到會被上帝所用,為英國利物浦市安菲爾德區帶來改變,這是最貧困且被隔離的地區。他們忠心尋求上帝,並服事這個社區,上帝藉此讓許多人重得希望。如今他們牧養一個朝氣蓬勃的教會,並且持續經營許多社區計畫,使無數人的生命經歷改變。

瑪拿西也給猶大國帶來改變。起初他帶領百姓多行惡事,後來他悔改並引導他們歸回正途。他在12歲時被立為猶大王,帶領百姓悖逆上帝,多年盡行諸般惡事(歷代志下33章1-9節)。他們完全不顧上帝的警告,因此上帝容許瑪拿西被擄到巴比倫(10-11節)。

這位猶大王在痛苦當中,謙卑地向上帝認罪呼求。上帝聽見他的祈求,使他回歸國土,並仍坐王位(12-13節)。這位 [....]

面對教會中的爭議,重要的不是我們說什麼(有聲中文)

作者:Leslie Koh,新加坡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我們可以做醫治禱告嗎?我們能夠說方言嗎?女人可以在主日講道嗎?教會應該支持反同性戀法嗎?教會對墮胎應該持什麼立場?我們該如何對待犯錯的牧師?聖經有唯一「正確」的版本嗎?我們可以把鼓作為敬拜樂器之一嗎?基督徒可以喝酒嗎?

在進行一場理性的辯論賽時,或看到新聞中的一些議題時,辯論可以是趣味橫生的。但當辯論造成了教會分裂並且大家都認定自己正確而別人有誤時,就不那麼有趣了。

靈命日糧 : 行在光中

讀經:希伯來書12章18-24節 

月亮消失了,我們這在森林中的村莊一片漆黑。閃電劃過天際,暴雨和轟隆雷響隨之而來。在孩提時候,我常被驚醒,害怕地想像著各種恐怖的怪物即將來攻擊我!然而在破曉時分,這些聲響消失,太陽升起,一切回復平靜,鳥兒也在陽光下歡鳴。夜晚恐怖的黑暗和白日光明中的快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希伯來書的作者回憶以色列民在西奈山上的經歷,當時天昏地暗、雷電交加,他們恐懼地躲避上帝(出埃及記20章18-19節)。即便是在上帝因愛賜下律法的時候,對以色列人來說,祂的同在就是如此黑暗嚇人。這是由於身為罪人,以色列人無法活出上帝的標準,他們的罪使他們在黑暗和恐懼中行走(希伯來書12章18-21節)。

但上帝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翰一書1章5節)。在希伯來書12章,西奈山象徵了上帝的聖潔,以及我 [....]

靈命日糧 : 緊閉雙眼

讀經:創世記3章1-10節 

我三歲的外甥顯然知道自己不該這麼做,因為我從他的表情能清楚看到,他明白自己犯錯了!可是當我和他一起坐下來,想要討論他所犯的錯誤時,他竟然緊閉雙眼不看我。他坐在那裡,用三歲的邏輯想著:如果他看不到我,我一定也看不到他;假如他在我面前隱形了,他就可以避開接下來的對話和後果。

還好他不能隱形,我看得見他。因為他的確做錯了事,我想要跟他好好溝通,不希望這件事影響我們的關係。我要他好好地看著我臉上的表情,看見我是多麼愛他,多麼急切地想原諒他!在那一刻,我想到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悖逆了上帝,我多少可以體會到上帝當時的感受了。他們知道自己犯錯,也嘗試躲避上帝(創世記3章10節),但上帝清楚地看見他們,像我能看見我外甥一樣。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犯錯時,經常會想要逃避結果。我們逃避、 [....]

新的一年,從掃除心中的偶像開始(有聲中文)

作者:Jiaming Zeng,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語音播讀:MZ,中國

去年11月,我終於拿到了名額去參加我所在研究領域裡的頂級學術會議。自從我聽說這個會議以來,拿到參會資格便成為了我的「人生目標」之一、我博士生涯的里程碑。因此,能夠如願以償我很興奮。然而,不到一個月之後,當我坐在回家的飛機上時,感到的卻只是一周忙碌過後的疲憊不堪。

靈命日糧 : 求問

讀經:詩篇143篇4-11節 

父親的方向感好得讓我羨慕不已,他可以憑直覺就知道東西南北的方位,就像是與生俱來似的。他總是能判斷正確的方向,但那個晚上卻出了點狀況。

那天晚上,我父親迷路了。他和我母親開車到一個陌生的城鎮參加活動,天黑後才離開。他本來很有把握知道如何上高速公路,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他繞來繞去,越來越困惑,最後感到挫敗。我母親安慰他說:「你可以用手機查詢路線,我知道你不喜歡,但沒關係的。」據我所知,這是我76歲的父親第一次用手機查詢路線。

詩人大衛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但他寫的詩篇卻顯示有時他在靈性和情感上也會迷失困惑。詩篇143篇記錄了這樣的時刻。這位偉大的君王心頭沮喪(4節),遭逢患難(11節),所以他停下禱告說:「求祢使我知道當行的路」(8節)。他不必用手機,只需向主呼求:「因 [....]

靈命日糧 : 新年新生活

讀經:傳道書9章4-12節 

我一直都想學拉大提琴,但我總是沒有時間去學。或者更準確地說,我並未安排時間去學大提琴。我常想或許在天堂的時候,我會把大提琴拉得很好,而且現在我想專心事奉,只把時間用在上帝要我做的事情上。

人生短暫,稍縱即逝,我們常常覺得應該善用在世的時光。但到底該如何善用生命的時光呢?

當所羅門王思索生命的意義時,他給了兩個建議。首先,我們應該盡力以最有意義的方式來生活,這包括好好享受上帝賜給我們生命的美好事物,例如美食佳飲(傳道書9章7節)、服飾香水(8節)、家庭婚姻(9節),以及上帝一切美好的恩賜──這可能包括學習拉大提琴!

所羅門王的第二個建議是勤奮工作(10節)。生命充滿機會,總是有更多工作需要做。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上帝給我們的機會,尋求祂的智慧,知道如何平衡 [....]

雅各書靈修 | 我們偏愛有錢人嗎?(有聲中文)

作者: Melvin Ho,新加坡

翻譯:Maggie,中國

有聲播讀:MZ,中國

讀經:雅各書2章5-7節

在我工作的金融業,大多數人都夢想成為有錢人。因此,大多數人會爭著為有錢人服務而非為窮人提供諮詢,因為較富裕的客戶擁有更多的可投資資產,可以給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收益。服務高凈值人士是典型的商業模式。從反面看,這也意味去照顧那些可能需要幫助但卻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收益的窮客戶是在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