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使者

讀經:瑪拉基書3章1-5節 

在參加一個研討會時,一位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張紙條,說:「有人要我向你傳達這個消息!」我感到納悶,不知這個消息是會令我緊張抑或是興奮。但當我看到紙條上寫著:「您新添了一位侄子!」我曉得可以歡喜快樂了。

他人帶來的消息可能是喜訊、噩耗,或是具有挑戰性的話。在舊約聖經中,上帝派遣祂的先知向百姓傳達盼望或審判的信息。但我們若仔細研讀就能明白,上帝審判的信息原是要引導人悔改、得著醫治與復興。

在瑪拉基書3章,當上帝應許將差派一位使者為祂預備道路時,也傳達了盼望和審判這兩種類型的信息。施洗約翰宣告了真正的使者耶穌的降臨(參閱馬太福音3章11節) ,這位「立約的使者」(瑪拉基書3章1節)將實現上帝的應許。但祂行事卻「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2節),因為祂要潔淨那些信祂 [....]

靈命日糧 : 一切都更新

讀經:啟示錄21章1-7節 

我對廢車場很感興趣。我喜歡改裝車子,所以經常到我家附近的廢車場兜兜轉轉。那是一片荒涼的地方,伴隨風聲颯颯。這些報廢的車子都曾是他人心愛之物,如今有些被撞毀,有些陳舊磨損,還有些已不堪使用。我行走其間,目光總會不時地被某輛車所吸引,開始臆想這輛車「一生」的冒險經歷。彷彿是一扇通往過去的門戶,每輛車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但多數都與世人對新穎車款的渴望有關,或是難逃歲月的消磨。

然而,我為著每一個舊零件能找著新生命而雀躍萬分。每當我能在改裝的車子上,讓一些廢棄的零件重獲新生,感覺就像是在對抗時光與衰敗的戰役中,贏得了微小的勝利。

這有時會讓我想起在聖經結尾,耶穌所說的話:「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這話是指上帝對創造物的更新,其中也包括信徒。但如今所有接受 [....]

靈命日糧 : 當上帝說「不」

讀經:以賽亞書25章1-5節 

新加坡所有年輕男子都要服兵役,我18歲時也被徵召入伍。那時我迫切祈求能分派到輕鬆的崗位,如行政人員或司機。我沒有強壯的體魄,只希望能逃過艱苦的戰鬥訓練。但某天晚上閱讀聖經時,一節經文映入眼簾:「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我的心猶如高空墜落,但實在不應該。因為上帝確實回應了我的禱告,並且應允我,即便接到艱難的任務,祂也必供應我所需。

最終我成了裝甲步兵,常要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現在回想起來,我感謝上帝沒有照我所求的應允我。服役的訓練與經歷,使我的身心健壯剛強,也讓我有信心邁入成年階段。

在以賽亞書25章1-5節,先知預言以色列民將遭受刑罰,再從敵人手中被解救,隨後就頌揚上帝的計畫。以賽亞指出,所有這些「奇妙的事」都是「古時所定的 [....]

在這個自以為能超載、超速的時代,我們都需要智慧(有聲中文)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翻譯:小七,中國

火車,是我大學時每周往返學校與教會的必備交通工具。前一段時間得知台灣火車發生脫軌翻覆的嚴重事故,心頭為之一震。我只敢觀看平面新聞,無法負荷影音新聞帶來的衝擊。據新聞報導,列車因超速出軌,撞上月台後滑行數公尺才停止,鐵軌彎成U型,車廂斷裂、扭曲成W字形,造成18人死亡,近200人輕重傷。

靈命日糧 : 甩包袱日

讀經:詩篇103篇1-12節 

從2006年開始,在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有一群人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每年都舉辦一項不尋常的慶祝活動,稱為「甩包袱日」或「解脫日」(Good Riddance Day)。這是源自拉丁美洲的傳統,人們寫下一年當中不愉快或不堪的回憶,以及不幸的遭遇,然後扔進工業用的碎紙機。有些人甚至親手用長柄大錘,將他們想要擺脫的事物敲碎。

甩開不愉快回憶的包袱固然不錯,但詩篇103篇的作者更進一步提醒我們,上帝可以讓我們身上罪惡的包袱完全解脫。詩人以文字構成圖像,詮釋上帝對祂兒女的大愛,詩人以天與地之間的距離來比喻上帝長闊高深的愛(11節)。接著詩人又從空間的角度談到上帝的赦免,從日出到日落之地的距離有多遠,上帝也使過犯離祂的兒女有多遠(12節)。詩人要讓上帝的百姓明白,上帝的愛與赦免是完全的 [....]

聖誕故事| 爸爸回家後的第一個聖誕節(有聲中文)

作者:玲君,台灣

翻譯:馨寧,中國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 5章44節)

前一段日子,在教會小組和其他的美國媽媽一起喝茶的時候,一位媽媽閑聊問起了在座的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聖誕節。這使我的記憶拉回到小學五、六年級,想起我爸爸從美國回家之後全家團圓的第一個聖誕節。

靈命日糧 : 至尊至榮

讀經:歌羅西書1章15-23節 

我丈夫邀朋友來教會,禮拜結束後,他朋友說:「我喜歡這些詩歌和這裡的氣氛,但我不明白,為什麼你們這麼尊崇耶穌呢?」我丈夫向他解釋說,基督信仰就是與基督建立關係。若少了祂,基督信仰就毫無意義。我們之所以聚在一起讚美耶穌,乃是因祂在我們生命中所成就的一切。

耶穌是誰,祂做了些什麼呢?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1章回答了這個問題。沒有人見過上帝,但耶穌來到世上,顯明了上帝的形象(15節)。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祂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受死,讓我們可以不再受罪惡綑綁,得以自由。罪使我們與上帝的聖潔隔絕,因此只有透過聖潔無罪的耶穌,我們才能與上帝和好(14、20節)。換言之,耶穌所賜的是沒有任何人能給我們的,祂使我們能進到上帝面前,且讓我們得著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17章3節) 。

為何耶穌 [....]

聖誕系列| 耶穌怎麼可能同時是上帝也是人呢?

作者:Richard Goetz,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Richard Goetz博士是新加坡新亞學院(TCA College)的神學教授。他熱衷於學習,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信息和見解。 Goetz博士的研究和教學領域很廣,涉及神學,倫理學,哲學和教會歷史領域。他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馬凱特大學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 Goetz博士和他的妻子Tammy已經結婚30多年,兩個女兒也都成年了。

靈命日糧 : 又是聖誕節?

讀經:使徒行傳3章17-26節 

在豪威爾斯(William Dean Howells)所寫的故事中,說到一個小女孩希望天天過聖誕節,結果美夢成真,在漫長又可怖的一年裡,每天都過聖誕節。到了第三天,聖誕節不再令人感到歡樂,沒多久大家都厭惡糖果,火雞供不應求、商人漫天喊價,人們收到禮物不再心存感謝,因禮品已堆得滿坑滿谷,人人怒氣相向。

還好,這只是一則諷刺寓言。雖然整本聖經處處都讓我們看到耶穌的蹤影,但這位聖誕歡慶的主角卻從未使我們感到厭倦,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份祝福啊!

耶穌升天之後,使徒彼得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告訴群眾,摩西曾預言「上帝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使徒行傳3章22節;申命記18章18節),指的就是耶穌。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使徒行傳3章25節;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