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誰在開車?

讀經:羅馬書6章1-14節 

鄰居提姆的汽車儀表板上放了一個野獸的模型。這是源自著名的暢銷童書《野獸家園》。

不久前,提姆開車跟著我的車在路上穿梭,為了跟上我的車,他時不時就猛然加速。到達目的地時,我調侃他說:「剛剛是野獸在開車嗎?」

緊接著的那個主日我負責講道,但卻忘了帶講章。我立刻「飛奔」回家去拿,途中還超越了提姆的車。當天稍晚碰面時,他也開玩笑地說:「那時是野獸在開車嗎?」我們都笑了,但他確實指出問題的核心,我理當注意道路的車速限制。

聖經教導我們,所謂與上帝聯合,就是應當在生活中「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上帝」(羅馬書6章13節)。提姆在那個主日對我說的那番話,就像上帝的柔聲提醒,要我改掉開快車的習慣,因為我愛上帝就應該將自己完全獻給祂。

「誰在開車?」這個問題可 [....]

靈命日糧 : 有把握的盼望

讀經:腓立比書1章19-26節 

在1940年代日本侵華時期,華理士(William Wallace)醫師到中國梧州從事醫療宣教。當時,他是思達醫院的負責人,為了避免步兵不定時的攻擊,他要求醫院將他的醫療設備搬上駁船,成為往返河面的行動醫院,繼續救治民眾。

華理士醫師最喜愛的經文是腓立比書1章21節,在緊急危難的時刻,這段經文提醒他活著就當為主做工,倘若他死了,也有永遠與基督同在的應許。1951年,他遭到非法囚禁,在獄中過世,他的死體現了這節經文的意義。

保羅所寫的這節經文,反映了自己因為愛主,而願意全然獻上,這也是我們這些耶穌的追隨者當努力追求的。這種愛主的心能幫助我們為了耶穌,勇敢面對試煉甚或艱難危險。我們能如此獻上自己,乃源自於聖靈的幫助和弟兄姐妹的代禱(19節)。同時這節經文也是一個應許 [....]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同在

讀經:出埃及記3章7-12節 

一位焦慮的父親和他十幾歲的兒子坐在一位巫師面前。巫師問說:「你兒子要去多遠的地方?」這位父親回答說:「他要去一個大城市,很久以後才會回來。」巫師把一個平安符(能帶來好運的護身符)交給孩子的父親,說:「不管他去哪裡,這個平安符都能保他平安。」

我就是那個兒子。但那位巫師和他的平安符對我毫無助益。我住在城市的那段時間認識了耶穌,就把那個平安符扔了,緊緊信靠基督。我確信生命中有了耶穌,上帝就必與我同在。

三十年後,我的父親也同樣相信了耶穌。有一天,在我們要將弟弟緊急送醫時,父親對我說:「我們先禱告,相信上帝的靈會與你們同行,並且會一直與你們同在!」我們早已經明白,上帝的同在和能力是我們唯一的保障。

摩西也有同樣的經歷。上帝雖賦予他一個艱鉅的任務,要帶領百姓 [....]

天堂再見,我的「蝴蝶」小孩(有聲播讀)

作者:葉玲君,台灣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約翰福音 16章 33 节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親人或是朋友死亡的經歷。我也有好幾次經歷親人離去回天家的事,但最近我剛剛經歷的這一件心痛事,沒有事先意料,讓我想到依然還會暗自流淚。我在兩個禮拜前意外失去了我和老公的第一個孩子。對於這個寶寶,我們計劃已久,他卻只在我的肚子里孕育了7周。

靈命日糧 : 盡己所能

讀經:腓立比書2章1-11節 

高齡92歲的莫瑞.布加特(Morrie Boogaart)雖然臥病在床,仍不停地為密西根州無家可歸的街友編織帽子。據說,他在15年內編織了超過8,000頂帽子。莫瑞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健康狀況和行動不便上,反倒是盡己所能,關心別人的需要。他表示這樣做不只讓他心情愉快,也賦予他一個使命。他說:「我會不停地織帽子,直到我回天家。」在2018年2月的一天他回天家了。雖然收到莫瑞手織帽子的人,大多不知道他的故事,也不曉得他織每一頂帽子要耗費多少心力。但莫瑞這份愛的行動,如今卻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轉眼不看自己的困境,先人後己,效法那位滿有慈愛憐憫的救主耶穌基督(腓立比書2章1-5節)。祂是道成肉身、萬王之王的上帝,卻卑微地取了「奴僕的形像」(6-7節),獻上自己 [....]

靈命日糧 : 父與子

讀經:以弗所書4章31-32節 

我有一位好父親,而從各方面來看,我也是個盡責的兒子。但我們的關係並不親密,我從未向他傾吐心聲。

我父親很沉默,我也同樣寡言。我們經常並肩工作數小時,卻難得講一句話。他從來不問,我也從未告訴他,我最深的渴望與夢想、我的希望與害怕。

後來我終於從自己的沉默中醒悟過來。我開始有這樣的感受,可能是在大兒子出生的時候,也可能是因為兒子們接二連三出世,讓我有這種感覺。我但願自己能對父親敞開,做個更貼心的兒子。

在父親的喪禮上,我站在他的棺木旁邊,想到有許多事都應該告訴他,以及有許多事他本來可以告訴我。我試著釐清自己的情緒,妻子輕輕地說:「太遲了,是不是?」「沒錯。」我回應。

但有一件事實讓我感到欣慰,將來在天家我們再也不會有遺憾,因我們的眼淚在那裡都 [....]

沒有「完美」的見證 ,我怎麼知道自己得救了呢?(有聲中文)

作者:葉子,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我出生於一個基督化家庭。自小,我就在主日學裡長大。每星期不要說是主日敬拜,就連家庭小組我都有參加。從小就在教會裡長大的我,常常會聽到很多弟兄姐妹分享他們遇見上帝的經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很多弟兄姐妹都有超「厲害」的見證。患病得醫治、偶然被邀請去教會時聽見上帝的聲音或是被聖靈充滿、信主後人生一百八十度改變等等。這些見證對我來說都超級「完美」。我覺得只要我有了這一類型的見證,我一定能說服更多朋友信主。

靈命日糧 : 對不起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在2005年,警官柯林捏造一份報告,導致麥齊入監服刑四年。麥齊發誓出獄後要找柯林算帳,好好修理他。後來麥齊雖洗清了罪名,但已失去了一切。而在這個時候,柯林被發現曾捏造許多報告,他丟了工作,並被關進監獄。但他們兩人在監獄裡的時候,都各自認識了耶穌。

在2015年,這兩個人發現他們竟在同一間福音機構工作。柯林回憶說:「當時我對麥齊說,我沒什麼好辯解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你道歉。」而麥齊寬宏地饒恕他,說:「只要聽到你說對不起就夠了。」他們能重新和好,是因他們都經歷過上帝無比的愛與赦免。這位上帝如何饒恕了我們,祂也會幫助我們如何饒恕別人(歌羅西書3章13節)。

現在他們是好朋友。柯林說:「我們有共同的使命……要讓世人知道,如果你應向別人道歉,就當放下你的驕傲,真誠道歉。如 [....]

我把社交媒體關掉後,整個人都清爽了!(有聲中文)

作者:Michele Ong, 紐西蘭

翻譯:Anna,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我要向臉書告別了!它佔用了我太長時間。我會在Instagram (偶爾會看) 或者Messenger上,你們可以給我發簡訊或者WhatsApp! 再見了!」 這是我兩個月前在臉書上發布的最後一個狀態。

這條消息一發布,我立馬刪除了臉書應用,並把我的Instagram移至手機最下面一排。

靈命日糧 : 陪兒拔牙記

讀經:馬太福音26章36-39節 

我真沒想到,在牙醫診所竟能深刻體會天父的心情,但我確實經歷到了。那天,我陪10歲的兒子去看牙醫,他有顆尚未脫落的乳牙下面長出恆齒。除了把乳牙拔掉之外,別無他法。

兒子含淚求我說:「爸爸,沒別的方法了嗎?我們可以再等看看嗎?拜託啦!爸爸,我不想拔牙。」我幾乎心碎,但我還是對他說:「寶貝,這顆牙一定得拔掉,實在沒別的辦法。」牙醫在拔除那顆頑固的臼齒時,兒子鑽來扭去,我緊握著他的手,眼眶含淚。我無法挪去他的痛苦,只能陪他經歷整個過程。

那時,我想起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求天父改用別的方法。天父看著自己的愛子陷於極大的痛苦,相信祂必心如刀割!然而,除了十字架的死,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拯救祂的子民。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會面臨無法避免且又痛苦的時刻,就像我兒子所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