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明知世界會出錯,上帝為什麼還要創造世界?

作者:Leslie Koh,新加坡

翻譯:孔曉慧,中國

這個開頭我已經是第三次寫了。前兩次我都寫了好幾段,最後發現寫不下去,就都刪了。

儘管花了幾個小時才寫了前兩版,但我還是毫不心疼地按下了刪除鍵。反正都出錯了,幹嘛還要繼續寫?

這讓我想到,上帝為什麼不像我這樣對待祂的創造呢?當上帝創造天、地和其上的一切時,世界本來是完美的。創世記第一章七次提到「上帝看着是好的」。然後,整個世界都不好了(托亞當夏娃的福),結果就成今天我們這個樣子——生活在一個跟完美差十萬八千里,註定滅亡的世界里。

靈命日糧 : 渴慕家鄉

讀經:希伯來書11章8-16節 

有一天,妻子走進房間,見我正埋頭在家中的落地型老爺鐘裡。「你在做什麼?」她問道。「這座鐘有我爸媽以前住的房子的味道。」我紅著臉回答,隨手關上了老爺鐘的門。我對妻子說:「妳就當作我剛回家一趟吧!」

氣味能勾起無窮的回憶。這座鐘是大約20年前千里迢迢從我父母的老家搬過來的,但老爺鐘裡木頭的味道仍能讓我回憶童年時光。

希伯來書的作者談到另一些人,他們渴慕家鄉的方式卻截然不同。他們並不是向後看,而是帶著信心向前遠望他們在天上的家鄉。雖然他們所渴慕的家鄉看來仍遙不可及,但他們相信上帝是信實的,必會持守祂的約,帶他們到天家永遠與祂同住(希伯來書11章13-16節) 。

腓立比書3章20節提醒我們,我們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期盼 [....]

靈命日糧 : 那你呢?

讀經:以弗所書4章25-32節 

艾蜜莉聽著一群朋友談論他們家中的感恩節傳統。蓋瑞說:「我們家會輪流分享感謝上帝的事。」

另一位朋友提到他家不僅有感恩節大餐,大家還會一起禱告。他想起過去和父親相聚的時光說:「雖然那時我爸爸已得了失智症,但他的感恩禱告卻很清楚。」蘭迪也分享:「當全家一起唱詩歌,我的祖母總是一直唱個不停!」艾蜜莉想起家裡如何過感恩節,不禁有點傷感和遺憾。她抱怨說:「我們家的傳統就是吃火雞、看電視,從不會提到上帝或感恩的事!」

話一出口,艾蜜莉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不對,她對自己說:妳是家中的一分子,妳要如何改變這樣的情況呢?當下她就決定感恩節那天,她要私下對家裡的每個人說,她感謝主能有他們這些兄弟姊妹、姪女和曾姪女。到了感恩節那一天,艾蜜莉向家中成員一一表達她的感受,家中成員都感受到 [....]

靈命日糧 : 忠心到底

讀經:使徒行傳6章8-15節;7章59-60節 

在一個主日下午,我坐在屋後的花園裡,丈夫牧養的教會就在隔壁,教堂傳來法爾西語的敬拜讚美樂聲。那是一群來自伊朗的活躍基督徒,正借用我們在倫敦的這間教堂聚會。我曾聽過他們分享生命的經歷,他們對基督的忠心總讓我們自愧不如。他們提到自己或他人如何為了信仰遭受逼迫,甚至許多人為此殉道,他們牧師的兄弟也是其中之一。這些忠心的信徒所面臨的遭遇,正如第一位為主殉道的司提反。

司提反是初代教會選出的領導者,他在耶路撒冷「行了大奇事和神蹟」(使徒行傳6章8節) 而倍受矚目,後來被帶到猶太公會前為自己申訴。司提反為信仰激昂地辯護,最後他責備那些控告他的人內心剛硬,但這些人聽見司提反的話並沒有悔改,反而「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7章54節) 。他們將司提反推到城外,在司提反為他們祈求主的饒恕 [....]

靈命日糧 : 仰望星空

讀經:以賽亞書40章21-31節 

由於在家庭與工作上碰到難題,麥特決定出門散步。春天傍晚的空氣清涼怡人,靛藍無垠的天空抹上墨色,輕霧逐漸在溼地上凝聚,天上的星星開始閃爍,東方緩緩升起一輪明月。此刻,麥特的感觸頗深,他心想:上帝掌管一切,祂就在這裡,祂與我同在。

有人看夜空,除了大自然以外,什麼也看不見。還有人則認為上帝和木星一樣遙遠而冷漠。但是,那位「坐在地球大圈之上」的上帝也「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祂一一稱其名」(以賽亞書40章22、26節) 。祂認識一切受造之物。

這位願意與人親近的上帝問以色列百姓:「雅各啊,你為何說『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以色列啊,你為何言『我的冤屈上帝並不查問』?」上帝為他們感到痛心,祂提醒他們尋求上帝才是真智慧:「你豈不曾知道嗎?你豈不曾聽見嗎?……疲乏的,祂賜能 [....]

明星出軌,吃瓜群眾圍觀指南

作者:一名吃瓜群眾,中國

看到林丹出軌的消息,第一個反應是震驚,因為林丹向來形象還算正面、勵志,從沒想過他會出軌,連馬來西亞的小夥伴都驚呼:「啊?我們在馬來西亞都很喜歡林丹的。」第二個反應則是心痛,又一個男人,還是大眾比較喜歡的男人淪陷了……並且還有他剛生完孩子的妻子,想象一下都知道有多痛。

自殺、吸毒、泡夜店,唯有耶穌給我真正的平安

作者:Jessica,中國

不安的心渴望一個溫暖的家

我出生在農村,父母在村子里經營着一份看起來不錯的生意。靠父母沒日沒夜的辛苦掙錢,我在村子里讀書的時候家境比身邊的同學都要好。但我從小卻總是很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雖然家庭算不上富裕,卻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每逢去同學家看到他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吃飯時,我就很想跑回家跟媽媽說:「我們家可不可以也這樣?哪怕少掙點錢。」可一回到家,面對的是爸媽無休止的爭吵,有的時候爸爸甚至會大打出手。因為忙碌,他們似乎都來不及去體會對方的感受,每天只是在吵架與忙碌的兩個狀態中切換。

靈命日糧 : 真愛無國界

讀經:路加福音22章39-46節 

在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事變,各地的西方宣教士都受到攻擊。在太原城,群眾將西方宣教士圍困在一戶民宅內,高喊要殺死他們。宣教士決定突破重圍,把握一線生機。他們藉著手中的武器,好不容易逃離險境。但宣教士顧姑娘(Edith Coombs)卻發現兩個受傷的中國學生沒有逃出來。她冒險救出一個學生,但回頭再去救另一個學生時,卻慘遭殺害。

同時,在忻州的宣教士已安全逃出並躲在鄉間,還與他們的中國朋友何全奎結伴同行。但當何全奎為這些宣教士探查逃亡的路線時,不幸被逮,最後因為拒絕透露這些宣教士的行蹤而殉道。

無論是西方宣教士顧姑娘,或是宣教士的中國朋友何全奎,他們的生命都使我們看見一種超越文化和國籍的大愛。他們的犧牲,讓我們想起救主更大的慈愛和恩典。

耶穌知道自己即 [....]

靈命日糧 : 表面功夫

讀經:馬太福音6章1-6節 

凱莉努力地讓人欣賞她。她在人前總是表現出開心的樣子,好讓別人稱讚她喜樂的態度。有些人看到凱莉幫助社區裡的人,也稱讚她很有愛心。但凱莉私下承認:「我很愛主。但有時,我覺得自己為人很虛假,做的全都是表面功夫。」她努力讓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其實是因為她缺乏安全感。她說,她已經無法繼續做表面功夫了。

或許,我們在某些方面也是這樣,因為有時我們的動機也可能不太純正。我們雖然愛主也愛人,但有時我們遵行聖經的教導,其實是想要得到人的稱讚及肯定。

耶穌曾談到有些人,為要使別人看見而奉獻、禱告和禁食(馬太福音6章1-18節) 。耶穌的登山寶訓中便有這樣的教導:「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4、6、16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