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改變心靈

讀經:馬太福音5章1-16節 

不久前,我去找一位裁縫師修改衣服。我一走進店裡,就看到牆上的標語,讓我深受激勵。標語寫道:「我們能修改你的衣服,但唯有上帝能改變你的心。」旁邊掛著一幅畫,畫中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正悲哀哭泣,而復活的基督正要向她顯現。另一幅標語則寫著:「需要禱告嗎?讓我們與你一同禱告。」

這位裁縫師告訴我,她經營這間小店已有15年之久。她說:「上帝時常藉著我們貼在店裡的信心標語感動人心,祂奇妙的工作實在讓我們驚奇不已。不久之前,有個人就在這裡決志相信主,上帝的作為真令人難以言喻。」我告訴她,我也是基督徒,並且稱讚她能在自己的工作場合與人分享耶穌。

並非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職場勇敢地與人分享福音,但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能找出許多創新且實際的方法,將這份超乎想像的愛、寬容和恩慈與人分享。離 [....]

做錯選擇,為時不晚

作者 :Ruth Lawrence, 英國
翻譯 :奇奇, 中國

在街頭巷尾,你或許遇見過這樣一些人,他們或是孤寡獨居,或是無家可歸,亦或是惡習上癮。他們一開始其實跟你我一樣,只是在漫長的人生途中,一個接一個的錯誤選擇使得他們陷入慘境。於是,他們認為重新開始已經太晚——畢竟,上帝可能都放棄他們了。

靈命日糧 : 這個恩賜

讀經:哥林多後書12章6-10節 

好幾年前,我寫了一篇關於我收集各式拐杖的散文,當時我想也許有一天我也會用到這些助行器。果然,這一天來了。如今各種背部問題和周邊神經病變,讓我行走時需要使用三輪助行器。我不能健行也不能釣魚,許多原本會讓我開心的事情我現在都不能做了。

然而,我正學習明白無論是什麼樣的限制,都是上帝給我的恩賜。我要帶著這個恩賜來服事祂,而且就是這個恩賜,而不是其他的。無論我們是受限於情緒、生理或智力方面的軟弱,我們仍能帶著這個恩賜繼續服事。保羅更是勇敢地說,他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因為基督的能力就會在他的身上彰顯出來(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我們若以這種態度看待所謂不利的條件,就能有信心和勇氣去做該做的事。不再抱怨、自艾自憐,或選擇退出,而是讓自己能被上帝使用、成就上帝的計畫。

[....]

靈命日糧 : 選擇改變

讀經:以西結書18章25-32節 

我兒子得到一個小機器人,他編寫程式讓機器人執行簡單的任務,並樂在其中。他不但可以讓這個機器人前進、停止、原路折返,還能讓機器人發出嗶嗶聲和重播先前錄製的聲音。機器人完全遵照我兒子所下的指令,它不會自行發出笑聲,或朝其他方向前進。總之,機器人沒有選擇的自由。

上帝創造人類時,祂並不是製造機器人。上帝是按著祂的形象造人,這也意味著我們會思考、判斷、做決定,並且能在對與錯之間做出選擇。即使我們慣於違背上帝的心意,我們仍能選擇重新歸向祂。

古時的以色列人行上帝眼中看為可憎惡的事,上帝就透過先知以西結對他們說:「你們當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這樣,罪孽必不使你們敗亡。你們要……自做一個新心和新靈。」(以西結書18章30-31節)

我們只需要選擇靠著聖靈(羅馬書 [....]

靈命日糧 : 與你同在

讀經:耶利米書1章1-10節 

我在福音雜誌社實習時,寫了一篇文章,談到有一個人成了基督徒。他告別過去的生活,生命徹底改變,並讓耶穌成為他生命的主宰。該期雜誌發行後幾天,我接到一通匿名電話,威脅我說:「戴勞倫,你小心點,我們正注意你!你再寫這樣的故事,肯定性命不保!」

這不是第一次我因勸人歸主而遭受威脅。有一次,我發單張給人,那人卻威嚇我馬上消失!在這兩起事件中,我退縮害怕。但我面對的不過是口頭上的威脅,許多基督徒遭受的卻是實質的攻擊。有些基督徒甚至因為過敬虔的生活而遭人排擠。

耶和華對耶利米說:「我差遣你到誰那裡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什麼話,你都要說」(耶利米書1章7節),耶穌也對祂的門徒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馬太福音10章16節) 。的確,我們可能會遇到威脅、困難,甚至痛苦 [....]

靈命日糧 : 慷慨付出

讀經: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幾年前,美國南加州面對經濟衰退,但鮑柏·強森牧師卻在危機中看見契機。於是,他安排與市長會面,問市長說:「有什麼事是我們教會可以幫忙的?」那位市長相當驚訝,因為通常人們找他,都是要他幫忙,但這位牧師卻為他提供教會全體會眾的支援。

過後,市長和牧師共同制定計畫,解決一些迫切的需要。僅在該郡就有超過二萬名孤苦老人無人探視,數百名兒童需要寄養家庭,還有許多兒童需要課業輔導,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其中一些解決方案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但所有的方案都需要人們願意付出時間與關心,而這正是教會所能提供的。

耶穌告訴門徒,將來有一天,祂會對忠心跟隨祂的人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馬太福音25章34節)。耶穌也說這些人會因所得的賞賜而 [....]

不能在基督化的家庭長大,就把基督帶回家

作者:梁維芸,馬來西亞

我是第一代基督徒,家裡的兄弟姐妹都是基督徒,只有父母尚未信主。這是因為我們小時候都是在教會的幼稚園裡上學。因為家附近的幼稚園不多,那間教會的幼稚園剛好離家很近,方便接送。因此父母選擇讓我們在那裡上學。後來在老師的鼓勵之下我們也參加了主日學,父母也不反對,就這樣我成為了基督徒。每當我跟別人分享我的見證時,我都會覺得我的家有很多上帝奇妙的工作。因為我的父母並沒有如其他非基督徒家庭一樣大力反對孩子信主或參加教會活動。每一步我都可以看到上帝的帶領和祝福在裡面。

靈命日糧 : 永恆的愛

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21-26節 

最近,我搭乘的一趟班機著陸時不太平穩,在機場跑道上左搖右晃。有些乘客顯得非常緊張,但坐在我後面的兩個小女孩卻興奮地歡呼:「好棒啊!再來一次!」緊繃的氛圍瞬間消失無蹤。

孩童總是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以謙卑、好奇的心態來看待生命。或許耶穌也曾這麼認為,所以祂說:「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馬可福音10章15節)

生命難免會有挑戰和悲傷,很少人能像「哭泣的先知」耶利米那樣體會良多。然而在耶利米遭遇困境時,上帝卻以奇妙的真理鼓勵他,以至於他能說:「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上帝隨時都會賜下新的憐憫,事實上,上帝的憐憫一直都存在我們的生命 [....]

從被霸凌到走入上帝的愛里

作者:陶可心,新加坡

校園霸凌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並對個人在心理造成恐懼、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且因為受害者與欺凌者之間的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而不敢有效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