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警告!

讀經:撒母耳記上25章1-12節 

在消費產品上常可看到下列警告標示:「摺疊前請確認孩童不在車上」(嬰兒車);「非供氧」(防塵面具);「切勿加熱帶殼鮮蛋或煮熟的蛋」(微波爐);「此產品使用時會移動」(輕型機車)。

拿八身上可能也適合放上這個警告標示:「此乃愚頑人,將會有愚頑行為」(見撒母耳記上25章)。拿八對大衛說的話,顯得非常無理。大衛在逃離掃羅的追捕時,曾為這位富人拿八的羊群提供了安全的保護。當大衛聽說拿八在剪羊毛後設宴歡慶時,便派十個僕人有禮地向拿八索取一些食物,作為他們守護工作的報酬(4-8節)。

但對大衛的要求,拿八卻刻薄地嘲諷說:「大衛是誰?……我豈可將飲食和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給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呢?」(10-11節)拿八破壞當時的好客之道,非但不邀請大衛入宴,還侮辱鄙視大衛,甚 [....]

靈命日糧 : 心意更新

讀經:路加福音6章27-36節 

約書亞·張伯倫是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聯邦軍的將領。戰爭結束的那一天,他率領的士兵在南方聯盟軍隊前來投降的路上分列兩旁。兩軍相會的氣氛緊張,一句氣話或一個挑釁的行為,都會讓渴望已久的和平變為殺戮。張伯倫於是做出感人且明智的舉措,那就是下令他的軍隊向敵軍敬禮!沒有冷語譏諷或惡言出口,只有舉槍行禮與舉劍致敬。

在路加福音6章中,當耶穌提到饒恕時,祂是要我們明白心懷恩慈的人與心無恩慈的人有何差別。人若能明白耶穌的饒恕,他的生命就會與眾不同。我們必須做到他人認為不可能的事:饒恕並愛我們的敵人。正如耶穌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36節)

若我們在職場和家庭秉持這個原則,你想將會帶來什麼影響?如果行禮致敬能讓兩軍合一,那麼基督的恩慈也必能藉著我們發揮更大的能力! [....]

基督徒可以如何關懷貧窮人?

作者:勇者,馬來西亞

記得當我第一次來到Drug ARM (藥物濫用醒覺運動)的訓練時,那位負責訓練我們的弟兄向我們分享道:「我們在街頭上派發免費的食物和茶水給在街頭留宿的窮人時,我們要避免用異樣的眼光來審視他們。」 雖然這個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要我們學會如何輔導一個濫用酒精或毒品的人,以及和他們開啟福音對話的方法,但這句關于窮人的話到今天仍然烙印在我的心中。

靈命日糧 : 違反常理

讀經:歌羅西書2章20節-3章4節 

熱愛戶外活動的人喜歡到荒山野嶺旅行,但他們攜帶的水量往往不敷所需,於是他們購買一種內附濾心的水瓶,過濾沿路上的水源。但要飲用這水瓶中的水時,把水瓶倒過來是沒用的,反而必須往瓶裡吹氣,使瓶中的水流過濾心才能喝到水,實在是違反常理。

我們跟隨耶穌時,也會發現許多事都違反常理。如保羅說遵守規條不會令我們更靠近上帝,他說:「為什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歌羅西書2章20-22節)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保羅說:「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3章1節)。他還告訴仍然活著的基督徒說:「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3節)

對於這世界所崇尚的價值觀 [....]

靈命日糧 : 主裡合一

讀經:馬可福音3章13-19節 

當我們看到聖經裡一長串的人名,往往會想要略過不讀。其實,我們可從中尋到寶貴的真理,比如耶穌所召的十二個使徒的名字。這些奉主名服事的使徒,有許多是為人熟知的,例如被耶穌改名為彼得的西門;身為漁夫的雅各和約翰兩兄弟;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但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是,稅吏馬太跟奮銳黨人西門必定曾經是敵對的。

馬太替羅馬政府收取稅金,因此在猶太同胞的眼中,他是與敵人同夥的。稅吏常受人鄙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自身貪污的劣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要求猶太人把錢交給羅馬政權,而不是交給上帝。耶穌的另一個使徒,奮銳黨人西門在接受耶穌呼召之前,則曾參加一個猶太民族主義團體。這個團體不僅仇視羅馬,更企圖以激進暴力的手段推翻羅馬政權。

雖然馬太與西門所持守的政治理念相互對立,但福音書中並沒 [....]

靈命日糧 : 可飲用的書

讀經:約翰福音4章7-15節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要找到乾淨的飲用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名為「水即生命」(Water Is Life)的公益組織,研發了一種奇妙的濾水器,稱為「可飲用的書」(The Drinkable Book)。這本書所用的紙張,全都覆蓋上一層奈米銀粒子,可以過濾將近99.9%的有害細菌!每張撕下來的書頁可以用來過濾將近100公升的水,而造價不過區區四分美金。

聖經也是一本與眾不同「可飲用的書」。約翰福音4章寫到不一樣的乾渴,以及一種特別的水。那位在井邊的婦女,最需要的不只是乾淨清澈的水來紓解身體的乾渴,她更需要認識那「活水的泉源」,她需要的是來自上帝的恩典和赦免。

上帝的話是最終極的「可飲用的書」,而書中指明上帝的獨生愛子就是那唯一「活水的泉源」。只要 [....]

靈命日糧 : 緊握十架

讀經:腓立比書3章7-12節 

在1856年,倫敦著名牧師查爾斯·司布真創立了牧師學院(Pastors’ College),以培育神職人員。該學院在1923年更名為司布真學院(Spurgeon’s College)。今日,學院的院徽上有一隻手緊握著十字架,並有一行拉丁文,其意思是「我持守也蒙保守」。

司布真在自傳中寫到:「這是我們學院的院訓。我們……勇敢地宣揚基督的十字架……因為十字架奇妙的大能保守著我們。我們渴望每個人都持守真道,也保守自己在真道中,特別是基督為我們受難的真理。」

在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他表示這真理是他生命的根基,他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立比書3章12節)。身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向眾人傳遞十字架的信息,是 [....]

靈命日糧 : 讚美與祈求

讀經:歷代志下6章12-21節 

成立於紐約的「青年挑戰事工」以幫助邊緣青少年為目的,這個事工是在竭力的禱告中誕生的。那時,創辦人大衛·韋克森(David Wilkerson)賣掉了他的電視,並將原本看電視的時間(約每晚兩小時)用來禱告。他禱告了幾個月之後,不僅對自己新的使命越來越清楚,也學到在讚美上帝和尋求上帝的幫助之間取得平衡。

所羅門王獻殿時的禱告就展現了這樣的平衡。所羅門首先強調上帝的聖潔與信實,將這殿的建成歸榮耀給上帝,強調上帝的偉大,宣揚「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祢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歷代志下6章18節)

在高舉上帝之後,所羅門祈求上帝特別眷顧聖殿內的一切事。所羅門祈求上帝憐憫以色列百姓,並在他們認罪之後供應他們。

在所羅門禱告之後,「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 [....]

靈命日糧 : 喜樂乃良藥

讀經:以弗所書4章25-32節 

在迦納的首都阿克拉,計程車司機或公車司機魯莽的態度、易怒的脾氣和粗鄙的言語,常是引發交通事故和暴力的主因。但在某一次的交通事故中,卻讓我看見截然不同的景況。有位計程車司機開車不小心,差點撞上一輛公車。我原本以為公車司機會生氣地對計程車司機大吼,沒想到他卻放鬆了嚴峻的表情,對著一臉愧疚的計程車司機,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這個微笑帶來奇蹟,計程車司機也舉起手向公車司機道歉,並露出微笑,隨即開車離去,劍拔弩張的情勢瞬間瓦解。

微笑對我們大腦內的化學物質有著驚人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當我們微笑時,大腦會分泌稱為安多酚的化學物質,可有助於舒緩生理反應。微笑不僅可以舒緩緊張的氣氛,更可以釋放內心的壓力。我們的情緒不止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聖經說:「一切苦毒、惱恨、憤怒、嚷鬧、毀謗,並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