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陰涼處

讀經:詩篇121篇 

我住在英國,從來不必擔心會被烈日灼傷,因為這裡天氣陰霾,太陽常被厚厚的雲層遮蔽。然而,最近我到西班牙小住,很快就領教到豔陽的威力。我的皮膚比較白,只要在陽光下逗留十分鐘,就必須躲到傘下,尋找遮蔭,否則就會被曬傷。

體驗了西班牙驕陽似火的氣候,讓我明白為何詩人說,耶和華在祂百姓的右邊蔭庇他們。因為中東地區的天氣更加酷熱難耐,使他們不得不尋找蔭庇之處,以防止灼傷。

在詩篇121篇,詩人不只將耶和華描述為蔭庇之所,在詩中他也自問自答,句句皆發自肺腑,由衷稱頌上帝的慈愛和信實。我們可以用詩篇121篇做為禱詞,提醒自己上帝永不離棄我們,並且蔭庇著我們。正如我們在豔陽天會躲進傘底下一樣,我們在困難時也能以上帝為避難所。

我們要仰望「造天地的耶和華」 (1-2節) [....]

靈命日糧 :傳好消息

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1-6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各國簽訂停戰協定,宣布世界和平。但是在菲律賓小島上,有一位年輕的日本皇軍中尉小野田弘男,卻渾然不知戰爭已結束的消息。日軍曾嘗試尋找他,還用飛機在島上拋下和平傳單,要讓他知道戰爭已經結束。然而,小野田弘男卻不相信,以為傳單是出自敵方的詭計。因此,他仍堅守在1945年所接受的最後指令:留守戰鬥。他在叢林裡生活了30年,誓死不降。直到1974年3月,他的前任上級軍官專程從日本遠赴菲律賓,撤銷先前的作戰命令,小野田弘男才卸下軍職,並接受戰爭已經結束的事實。

至於耶穌基督的好消息,至今仍有許多人不曾聽過,也不相信耶穌「已經把死廢去,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摩太後書1章10節) 。而我們這些聽過並且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有些仍然靠著自己,有如生活在叢林裡, [....]

靈命日糧 :因為我愛祂

讀經:啟示錄22章12-21節 

在我丈夫出差回來的前一天,兒子對我說:「媽媽!我希望爸爸趕快回來。」我問他為什麼,我以為他可能會說:爸爸每次都會帶禮物回來,或是想和爸爸一起玩球。但是,我猜錯了。他慎重認真地回答我說:「我希望爸爸快點回來,因為我愛他!」

兒子給我的回覆,不禁讓我想起主耶穌,以及祂要再來的應許。耶穌說:「我必快來!」 (啟示錄22章20節) 我渴望祂再來,但我為什麼期盼祂再來呢?難道是因為到了那天,我就可以站在祂面前,不再受病痛死亡的威脅嗎?還是因為我對生活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感到厭倦?或是因為我們全心愛祂,因為祂分享了我們的淚水與歡笑,因為祂與我們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我們渴望永遠與祂在一起?

知道當丈夫不在的時候,兒子會想念他,這讓我感到欣慰。如果他一點也不在意爸爸何時回來,或是認 [....]

靈命日糧 :你會維護誰?

讀經:馬可福音10章13-16節 

當老師在文法課上,要凱斯琳(Kathleen Parker)到台上作句型分析,她真是嚇壞了。因為她是新來的轉學生,這些文法她都還沒學到,但全班同學還是無情地嘲笑她。

那時,老師維護凱斯琳,說:「她的文筆比你們任何人都好!」多年後,當凱斯琳回想這事仍感恩地說:「從那天起,我就努力寫作,一心只想要寫得和老師說的一樣好。」最後,凱斯琳贏得了普立茲新聞獎。

耶穌就像這位老師一樣,祂維護那些軟弱且無力自保的人。當門徒不讓孩子來到祂的面前,耶穌就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 (馬可福音10章14節) 。耶穌以恩慈對待飽受種族歧視的人,讓好心的撒馬利亞人成為祂比喻中的英雄人物(路加福音10章25-37節) ;祂在雅各井旁,讓打水的撒馬利亞婦人重得盼望(約翰福音4章 [....]

靈命日糧 :正確焦點

讀經:列王紀下6章8-17節 

艾米爾是無業遊民,天天在城裡遊蕩。整整一年的時間,他總是低頭緊盯著路面,不敢直視路人的眼光,怕被人認出來,因為他原本並不是流浪漢。他盯著路面也是想要撿拾人們掉在路上的硬幣,或是看看有沒有只抽了一半的煙蒂。由於他長期將焦點放在地面,一直低頭往下看,以致於脊椎變了形,就算是他想要把腰桿挺直都很困難。

先知以利沙的僕人將焦點放在來襲的軍隊,所以他只看到亞蘭王派去逮捕以利沙的大軍,以致驚恐不已 (列王紀下6章15節) 。以利沙知道他的僕人只看見了危險和敵人的大軍,於是以利沙祈求上帝開啟他僕人的眼睛,好讓他可以看見上帝保護他們,滿山的火馬火車遠遠勝過亞蘭王派來捉拿以利沙的大軍 (17節) 。

當生活困頓,我們備感壓力時,我們的眼睛往往只看到困難。但是,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 [....]

小凱:中國比加拿大更像家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顧靜,中國

小凱(化名)有着一頭棕色的頭髮和一雙灰藍色的眼睛,說著一口標準的加拿大式英語。因此,對於初次見面的人來說,聽這樣一位18歲的姑娘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並說自己裡面其實是「半個亞洲人」時,都會非常驚訝。

靈命日糧 :誰在看顧你?

讀經:詩篇34篇15-22節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主辦2016年的奧運會,這些奧運選手不論走到市區哪個角落都可以看到耶穌像。這座名為救世基督的雕像高達38公尺,豎立在市區內高達710公尺的科科瓦多山上。不論白天黑夜,在這鱗次櫛比的城市中,幾乎在每個角落,人們都可以看見這雙臂敞開的巨大雕像。

這座可親眼看見的滑石耶穌雕像,讓人可以仰望,撫慰人心。然而有個更令人安慰的事實,就是永活的耶穌正看顧著我們。大衛在詩篇34篇提到:「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祂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 (15節) 。他說,當義人呼求上帝的幫助,「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17-18節) 。

然而誰是義人呢?只要信靠耶穌基督,我們就得稱為義(哥林多前書1章30節) 。上帝看顧我們的生 [....]

靈命日糧 :不完美

讀經:羅馬書7章14-25節 

大衛·奈索(David Nasser)年幼時就因伊朗發生動亂而來到美國。在談到信主的歷程時,他提到自己少年時期還沒信主時,就有一群基督徒朋友。雖然這些朋友很慷慨、活潑,而且沒有種族歧視,但大衛看到他們當中有人對女朋友撒謊。後來這人因為內心不安,就向女朋友認錯,請求原諒。當大衛回想此事時,他覺得這件事拉近了他與基督徒朋友的關係。因為他體會到他們需要恩典,就像他自己一樣。

在認識的人面前,我們不需要總是表現得很完美。我們可以坦承自己的過失,以及內心的掙扎。使徒保羅也曾公開表示,他是罪人中的罪魁(提摩太前書1章15節) 。在羅馬書7章,他還提到自己與罪搏鬥爭戰,他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18節) ,而且更糟糕的是「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 (19節) 。< [....]

上帝使人升高

作者:小羊,中國 “法老隨即差人去召約瑟,他們便急忙帶他出監,他就剃頭,刮臉,換衣裳,進到法老面前。” (創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