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超乎想像

讀經:以弗所書3章14-21節 

孩子們都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可以將竹子想像為駿馬,馳騁大地;坐在盒子裡就可以渡過汪洋大海;以紙圓筒便可以遙望天空飛鳥;更可以用泥巴塑造出不同的東西,玩得不亦樂乎。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時候也需要想像。當使徒保羅為以弗所信徒禱告時,也提到這一點 (以弗所書3章14-21節) 。保羅先祈求上帝,藉著聖靈加添信徒力量 (16節) ,並願他們能夠明白與經歷基督長闊高深的愛 (17-19節) 。在禱告的末了,保羅將榮耀歸於上帝,他說:「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20節)

我們的經驗常會影響我們如何禱告。例如:情況始終無法改變,惡習依然無法破除,態度仍舊難以扭轉。我們或許會認為這些根本沒辦法改變,但保羅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 [....]

靈命日糧 :絕不放棄!

讀經:提摩太後書3章10-15節 

約普·祖特梅爾克(Joop Zoetemelk)被稱為荷蘭最成功的自行車手,這是因為他那絕不放棄的精神。祖特梅爾克參加過十六次環法自行車賽,其中五次獲得亞軍,直到1980年才奪得冠軍。如此可見,他有非凡的毅力!

許多勝利者成功的祕訣,主要是因為他們那不屈不撓、絕不放棄的精神。但也有很多人失去成功的機會,只因他們太早放棄,包括:家庭、學業、友情、工作與服事。堅持是邁向勝利的一個重要關鍵。

使徒保羅儘管面對迫害與苦難,仍堅持忍耐到底 (提摩太後書3章10-11節) 。他明白在現實生活中,基督徒都會受逼迫 (12-13節) ,所以保羅教導提摩太要信靠上帝,並相信聖經中的勸勉 (14-15節) ,這可以幫助他面對挫折,並帶著盼望堅忍到底。在生命即將結束時,保羅說:「那美 [....]

靈命日糧 :未來更美好

讀經:申命記34章1-12節 

你最美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或是還未來到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會隨著年齡而有所改變。年幼時,我們希望能儘快長大。可是年紀老大不小時,我們卻又懷念過去的日子,渴望能再年輕一次。其實,當我們與上帝同行,無論什麼年齡,未來都是最美好的。

摩西活了120歲,親眼目睹了上帝奇妙的作為,而其中許多神蹟奇事發生時,並不是在摩西年輕的時候。摩西在八十歲時與法老當面對峙,看見上帝顯出權能,讓上帝的子民脫離奴役的轄制(出埃及記3-13章) 。後來,摩西也看見紅海分開,以及嗎哪從天而降,他甚至與上帝「面對面」說話(14章21節,16章4節,33章11節) 。

縱觀摩西的一生,他總是展望未來,殷切期盼上帝將要成就的事(希伯來書11章24-27節) 。即使在摩西120歲的人生盡頭,他仍 [....]

靈命日糧 :入場費

讀經:羅馬書3章21-26節 

每年約有兩百萬人,會從世界各地來參觀位於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這座教堂,是由英國著名設計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建造完成。這座氣勢雄偉的教堂,絕對令人感到值回票價。然而,建造這座教堂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吸引觀光客,而是「要讓來自不同種族文化的人,都能在耶穌基督裡體驗到上帝的同在」。因此,參觀教堂宏偉的建築需要支付入場費,但若是進入教堂參加崇拜則無需付費。

要進入上帝的國度,我們需要付費嗎?我們無需付費,因為耶穌的死,已經為我們付了代價。「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羅馬書3章23-24節) 。當我們承認自己需要得著拯救,並且憑著信心接受上帝的赦免,我 [....]

靈命日糧 :持守信心

讀經:希伯來書10章32節-11章6節 

我們很容易把信心想像成一個神奇的方程式,以為只要有足夠的信心,就能得到財富和健康,生活就會幸福美滿,禱告也有求必應。但是,現實生活並不是按如此簡單的方程式進行。為了證明,希伯來書的作者就以舊約中的信心偉人為例,好讓讀者明白,到底什麼是真正的信心 (希伯來書11章) 。

希伯來書的作者明白地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 (希伯來書11章6節) 。他用「恆心忍耐」來闡述信心 (27節) ,有些信心偉人因信得勝:制伏敵國、脫離刀劍,或是堵了獅子的口。然而,有些信心偉人卻遭受鞭打、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因此,希伯來書11章的結論說:「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39節)

這一章所呈現的信心,並不能以簡單的方程式來解釋。有時信心能帶來勝 [....]

靈命日糧 :愛人如己

讀經:羅馬書13章8-11節 

有故事說到一位人類學家到一個小村莊,進行幾個月的研究工作,在結束研究時,發生這段小插曲。那時,他正在等車子載他去機場搭飛機回國,為了打發時間,他就和孩子們玩個遊戲。他將一籃水果和糖果擺在樹下,告訴孩子們,誰最先跑到樹下,誰就能得到整籃的禮物。奇怪的是,當他一聲令下,大喊:「開始!」卻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搶先衝去,孩子們反而全都手牽著手,一起朝樹下奔去。

當這位人類學家問孩子們為何要一起跑,怎麼不自己衝去拿獎品。其中一個女孩大聲地回答說:「我們怎麼可以一個人獨享禮物,而讓其他人難過呢?」這群孩子們願意彼此相顧,一同分享籃子裡的水果和糖果。

使徒保羅研讀摩西律法多年,他發現上帝所有的誡命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愛人如己」(加拉太書5章14節;羅馬書13章9節) 。保羅明白在 [....]

這個世界為什麼需要Pokemon GO?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曹琴琴,中國

如今,Pokemon(精靈寶可夢)已遍布全球每一個角落。有人為了捕捉這些虛擬的寵物精靈,能一連徒步好幾個小時,甚至去造訪一些平時不會去的地方。如果你還沒有領略這一風景,那可能是《Pokemon GO》還沒登陸你所在的地區。

靈命日糧 :永遠的摯友

讀經:雅各書2章18-26節 

有一句我很欣賞的至理名言,是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說:「兒子啊,好友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真是一點都沒錯!有了好友,就不會孤單。他們總是關心你的需要,並且樂意與你分享人生中的喜樂與重擔。

在耶穌降世為人之前,只有兩個人被稱為上帝的朋友。上帝對摩西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埃及記33章11節) ,而亞伯拉罕則被「稱為上帝的朋友」(雅各書2章23節;歷代志下20章7節;以賽亞書41章8節) 。

令我感到訝異的是,耶穌會稱那些屬乎祂的人為祂的「朋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翰福音15章15節) 。耶穌向我們所懷的友情極深,祂還甘願為我們捨命,正如約翰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13節)

[....]

靈命日糧 :顯出軟弱

讀經:以弗所書4章2-6節 

我的肩膀動了手術,幾週來我都使用手臂吊帶。但如今外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都告訴我,不應再繼續使用手臂吊帶,這讓我感到有些害怕。後來,我讀到了一則資訊:「康復後期盡可能不要使用手臂吊帶,除非是為了向人突顯傷處。」

說的真好!我就是害怕有人太過熱情給我一個擁抱,或是不知情的朋友不小心撞到我。因為怕受傷,我就會用粉藍色手臂吊帶,突顯自己的脆弱。

然而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有時也會讓我們害怕。我們都希望人們能接納並喜愛我們真實的樣子,但我們又擔心,當別人真正地認識我們,可能就會排斥我們,使我們因此而受傷。如果別人發現我其實沒那麼聰明、沒那麼善良,又沒那麼好,那該怎麼辦呢?

身為上帝家中的成員,我們有責任幫助彼此的信心增長。聖經告訴我們要「彼此勸慰」、「互相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