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關懷窮人

讀經:申命記15章7-11節 

艾維斯·桑墨斯(Elvis Summers)一打開門就看見莫婆婆。她是一個瘦弱的遊民,經常來索討空罐拿去變賣,這點微薄的現金是她主要的收入來源。當下,桑墨斯心中有一個主意,於是問她說:「妳可以告訴我妳睡在哪裡嗎?」莫婆婆帶他走到一幢房子旁邊不到一公尺寬的骯髒窄巷。桑墨斯出於憐憫為她打造一間「小屋」,讓她有個簡單的庇護所,能安全地睡覺休息。過後,桑墨斯還想幫助更多遊民,他建立了一個「請贊助我」(GoFundMe)的網頁,並與當地教會合作,提供土地為其他無家可歸的人建造更多庇護所。

整本聖經都提醒上帝的百姓要關懷窮人。當上帝藉由摩西對以色列人說話,預備進入應許之地時,也鼓勵他們「總要向[窮人]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申命記15章8節)。這段經文還指出「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 [....]

靈命日糧 : 脫離勁敵

讀經:撒母耳記下22章17-20節 

高齡94歲的喬治·伏傑諾維奇(George Vujnovich)在2010年獲頒銅星勳章,因他在二戰期間策劃一個救援行動。《紐約時報》稱該次行動為「二戰中最偉大的救援行動之一」。伏傑諾維奇是移民到美國的塞爾維亞人的第二代,後來進入美軍服役。二戰期間,當伏傑諾維奇得知被擊落的美軍飛行員正受到南斯拉夫叛軍的保護時,毅然回到故鄉,跳傘進入森林尋找這些飛行員。他將這些飛行員分成幾個小隊,教導他們如何偽裝融入塞爾維亞人當中(衣著、飲食都跟塞爾維亞人一樣)。接著的幾個月,他徒步帶領每個小隊抵達一個他們在森林中開闢出來的臨時跑道,登上在那裡等候的C-47運輸機。伏傑諾維奇總共救出了512名同袍,讓他們欣喜地回到美國。

大衛也曾描述自己遭仇敵圍困而無法脫身,但蒙上帝拯救的欣喜心情。他說,上 [....]

靈命日糧 : 許多的人

讀經:啟示錄7章9-12節 

我們帶著喜樂和期待,參加主日上午的教會聚會。雖然新冠疫情使我們不能齊聚一堂,但我們很高興有機會一起慶祝蓋文和雅娜的婚禮。當天有擅長科技的伊朗友人以現場直播的方式,讓各地的親友(包括西班牙、波蘭和塞爾維亞)觀看婚禮的實況。這充滿創意的方法讓我們克服種種限制,一起歡慶婚姻的盟約。上帝的靈將我們聯合在一起,並賜下喜樂。

那個主日早晨,我們這個多國參與的奇妙聚會,只不過是淺嚐那將來的榮耀。到那日,在天國裡有許多人「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都將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啟示錄7章9節)。主所愛的門徒約翰在啟示錄提到,他在異象中看見「許多的人」。在那裡,那些聚在一起的人將與眾天使和長老們一起敬拜上帝:「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都歸與我們的上帝,直到永永遠遠。」(12節 [....]

靈命日糧 : 合而為一

讀經:以弗所書4章1-6節 

杜伯里(Dewberry)浸信會在十九世紀曾因一根雞腿而分裂。故事的版本五花八門,但根據一位現任會友的說法,分裂的原因是由於兩個人在教會愛宴中爭奪最後一根雞腿。一個說上帝要他吃這根雞腿,另一個人則說上帝才不在乎,他非得要吃這根雞腿不可。兩個人都極其憤怒,以致其中一人搬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成立第二間杜伯里浸信會。值得慶幸的是,這兩間教會現在已經解決他們的分歧,每個人都承認分裂的原因實在太荒謬了。

耶穌也同意。祂在受難的前一晚為門徒禱告,願他們「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願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約翰福音17章21-23節)。

保羅也同意。他敦促我們「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 [....]

靈命日糧 : 完美的名字

讀經:以賽亞書7章10-17節 

在八月一個炎熱潮濕的日子,妻子生下了我們的第二個兒子。但他遲遲沒有名字,因為我們正努力尋找一個合適的名字。我們在冰淇淋店冷靜了幾個小時,又坐了很久的車沉思默想,仍然無法做出決定。出生三天以來,他都只是被稱為「魏寶寶」,直到最後我們為他取名為彌迦。

要挑選一個合適的名字可能會令人挫敗,但上帝卻能為永遠改變一切的那一位,挑選一個完美的名字。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指示亞哈斯王向上帝求「一個兆頭」,以加強亞哈斯的信心(以賽亞書7章10-11節)。雖然亞哈斯拒絕求問,但上帝還是給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叫以馬內利」(14節)。上帝給這孩子起了名字,祂將成為經歷絕望者的盼望兆頭。這個名字深植人心,馬太在描述耶穌誕生時,為這個名字注入新的意義(馬太福音1章23節)。耶穌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