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捐得樂意

讀經:哥林多後書9章6-15節 

生於第三世紀的聖尼古拉斯從來沒有想到,在他離世的幾個世紀後,自己竟然會被人們稱為「聖誕老人」。他只是一個愛上帝又真誠關心別人的人,並時常捐出自己的財物,樂意行善。據說,聖尼古拉斯知道有個家庭正陷入巨大的經濟困境,於是他便在晚上的時候去到他們的家外頭,從敞開的窗戶擲入一袋黃金,而這袋黃金剛好就落在壁爐旁的鞋子或長筒襪中。

早在聖尼古拉斯之前,使徒保羅就敦促哥林多的信徒要樂意捐助別人。保羅寫信告訴他們,耶路撒冷的弟兄姐妹極其需要經濟援助,並鼓勵他們慷慨給予。保羅也向他們解釋捐獻自己財物的益處和祝福,並提醒他們「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哥林多後書9章6節)。他們樂意慷慨付出的結果便是「凡事富足」(11節),並且榮耀上帝。

天父啊,願祢幫助我們不僅是在聖誕節期間,而是 [....]

靈命日糧 : 傳述聖經

讀經:詩篇78篇1-8節 

在荷蘭人家裡常見的藍白色裝飾性瓷磚,最初是在荷蘭南部的台夫特市製造的。磁磚上通常描繪了荷蘭人熟悉的的圖案:美麗的自然風光、隨處可見的風車,以及人們工作和玩耍的場景。

19世紀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聖誕頌歌》一書中,寫到這些磁磚如何被用來傳述聖經故事。他描述了一個由荷蘭人建造的舊壁爐上,鋪著這些古樸的台夫特瓷磚:「上面有該隱和亞伯、法老的女兒、示巴女王……以及使徒航行海上。」許多家庭將這些磁磚作為教學工具,全家人聚集在溫暖的壁爐邊,一起分享聖經的故事,並且學習認識上帝的特質──祂的公義、憐憫和恩慈。

聖經的真理至今仍與我們息息相關。詩篇78篇鼓勵我們「把古時隱祕的事說出來,就是我們所聽過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列祖告訴我們的」( [....]

靈命日糧 : 這一代人

讀經:列王紀下20章1-19節 

在1964年,年輕的環境保護人士傑克·溫伯格(Jack Weinberg)說:「永遠不要相信30歲以上的人。」他的評論將一代人貼上了標籤,後來他對此感到後悔。回首往事,他說:「我隨口說的一句話,完全被人扭曲和誤解。」

你是否也聽說過針對千禧一代的貶損評論?或是千禧一代對你這一代人的負面評價?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負面思想可以是雙向的。當然,這應該有更好的溝通方式。

雖然希西家是一位英明的國君,但他對下一代卻缺乏關懷。希西家年輕時患上絕症(列王紀下20章1節),哭求上帝使他存活(2-3節)。於是,上帝加增他15年的壽數(6節)。

然而,當希西家得知一個可怕的消息,即他的子孫有一天將被俘虜時,他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甚至還說:「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穩固的景 [....]

靈命日糧 : 真實身分

讀經:約翰一書2章28節-3章10節 

朋友看著我為她拍攝的照片,點出了那些她認為自己不完美的身體特徵。我請她再看仔細一點,並說道:「我看到的是蒙全能的萬王之王所愛的女兒,我看到一位美麗、愛上帝又愛人的女孩,她真誠的善良、慷慨和忠實,使許多人的生命得以改變。」當我注意到她熱淚盈眶時,我說:「我覺得妳需要一頂皇冠!」那天下午稍晚的時候,我們為她挑選一個完美的皇冠,好讓她永不忘記自己的真實身分。

當我們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時,祂就為我們戴上愛的冠冕,稱我們為祂的兒女(約翰一書3章1節)。祂賦予我們能力,讓我們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因此「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於慚愧」(2章28節)。祂雖接納我們原來的樣子,但祂的愛會潔淨我們,並改變我們成為祂的樣式(3章2-3節)。祂幫助我們明白自己需要祂,幫助我 [....]

靈命日糧 : 慶祝多元合一

讀經:詩篇133篇 

在2019年,某一所高中的畢業典禮上,有608名畢業生準備領取畢業證書。校長對學生們說,當他唸到某個國家時,就請出生在該國的學生站起來。於是,他一一唱名:阿富汗、玻利維亞、波斯尼亞⋯⋯。校長唸了60個國家,直到所有學生都站了起來,大家都一同歡呼!一所高中,60個國家。

多元化的群體所展現的合一之美,是一幅令人振奮且符合上帝心意的畫面──眾人和睦同居。

詩篇133篇也鼓勵上帝的子民要和睦同居,這是一篇上行之詩,是人們每年進入耶路撒冷朝聖時吟唱的詩歌。這首詩提醒眾人,差異可能會造成分歧,而和睦共處卻大有益處(1節)。詩人生動地將和睦共處描述為甘露(3節),以及澆在祭司頭上的油(出埃及記29章7節),從祭司頭上「流到」鬍鬚、衣襟(2節)。這些畫面都指出了一個事實,那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