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我們好富有!

讀經:約書亞記24章2,8-14節 

年輕的媽媽在小廚房裡東拼西湊,為3歲的女兒預備了一頓午餐。她望著餐桌上的空水果籃,不禁嘆氣說:「假如有一籃水果,我就會覺得很富有了。」小女孩聽到了媽媽的話。

 

幾星期過去了,上帝看顧這個小家庭。儘管如此,這位憂心的媽媽仍然為家計擔心。有一天,她的女兒蹦蹦跳跳地進了廚房,指著桌上一籃水果大叫:「媽媽你看!我們好富有喔!」其實這個家庭只是買了一袋蘋果,什麼也沒改變。

當以色列人的領袖約書亞快要離世時,他與百姓分享了來自上帝的信息,數算上帝曾為以色列人所做的事。他指出,「你們在曠野也住了許多年日」(約書亞記24章7節) 。接著他說:「[上帝]賜給你們地土,非你們所修治的;[上帝]賜給你們城邑,非你們所建造的。你們就住在其中,又得吃非你們所栽種的 [....]

靈命日糧 :我們深知

讀經:約翰一書5章10-15節 

有一次,我搭乘火車赴一個重要的約會。在車上,我卻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搭錯了車?我從來沒有走過這條路線,而且也不好意思詢問。過後,我因為無法確定和不安,便在中途下了車。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我並沒有搭錯車。

 

這件事讓我想到,心中的疑惑能奪走我們的平安和信心。曾有一段時間,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得救,但上帝幫助我,除去我內心的懷疑。後來,當我與人分享我信主的經歷,並深信自己已得到永生,就有人問我說:「你怎麼能夠確定自己已經得救,能進入天堂呢?」我肯定且謙卑地告訴他一節聖經,上帝曾用這經文幫助我:「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翰一書5章13節)

上帝應許,只要我們相信並接受祂的兒子耶穌,就已經得著永生。聖經說: [....]

靈命日糧:異象谷

讀經:約拿書2章1-10節 

清教徒的禱告文《異象谷》描述了一個罪人與聖潔上帝的距離,就如同從深谷遙望高處的榮光,文中寫道:「祢領我到此異象谷⋯⋯罪雖如重山包圍,在此卻得見祢的榮耀。」罪人深知自己的過犯,卻仍心存盼望,所以又說:「唯有在深井才能眺望星星,在愈深之井,星星的光照越發明亮。」罪人在禱告文的結尾請求上帝:「求祢讓我在我的黑暗中,找到祢的亮光⋯⋯在我的低谷裡,找到祢的榮耀。」

約拿在海洋的深處經歷了上帝滿有榮光的恩典。他因違背上帝的旨意,最後被大魚吞下,因罪受苦。約拿在魚腹裡向上帝呼求:「祢將我投下深淵⋯⋯諸水環繞我,幾乎淹沒我」(約拿書2章3、5節)。儘管身處困境,約拿說:「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祢的聖殿,達到祢的面前」(7節)。耶和華聽了約拿的禱告,就吩咐大魚把約拿吐在旱地上。

[....]

靈命日糧:黑暗中的光

讀經:以賽亞書60章19-22節 

在大學時期,我首次目睹了天文奇觀。那是個冷颼颼的秋天夜晚,遠離城市的通明燈火,我和一群吵鬧的朋友一起坐在拉草車上。突然,炫目瑰麗的光束照亮天際,熠熠光采在地平線上舞動,這般奇特光影從此深烙在心底,此後我對極光(或稱北極光)現象便著迷不已。通常,北極光只能在我家更北方才能看到,但偶爾也會在較低緯度的地區出現。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這美麗的光影卻讓我畢生難忘。每當秋高氣爽的夜晚,我會對同樣愛好北極光的朋友說:「也許就在今晚⋯⋯」

聖經中常以光和榮耀來形容主的再來,將來的那一刻我們不再需要太陽和月亮的光(以賽亞書60章19節),使徒約翰也這樣描述寶座上的上帝,「看那坐著的,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虹圍著寶座,好像綠寶石」(啟示錄4章3節) 。

經文中所描述綠寶石光芒圍繞的 [....]

靈命日糧:分送出去

讀經:腓立比書2章19-30節 

很多慈善團體幫助有需要的人,都是靠民眾捐贈多餘的衣物或家用物品。的確,將自己不用的東西捐出來,使別人受惠,何樂而不為呢?但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珍惜的常用物品,我們往往就很難割捨了。

保羅在羅馬被囚禁期間,最需要好朋友的持續鼓勵與陪伴,但他卻毅然派兩位曾共患難的夥伴去腓立比,幫助當地的信徒(腓立比書2章19-30節)。他說:「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你們的事」(19-20節),又說:「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裡去。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做工、一同當兵,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25節)。即使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刻,保羅仍毫無保留地為他人付出。

我們今天所珍惜的事物,可以使我們所認識的人受惠。這也許只是多花一點 [....]

靈命日糧:關懷窮人

讀經: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在1780年,雷克斯對英國貧民區裡那些目不識丁的孩子感到憂心,他發現沒有任何團體或措施來幫助這群孩童,於是他決心付諸行動,改善這群孩童所面臨的問題。

他聘請了幾名婦女在星期日免費為這些兒童上課。老師們以聖經作為教材,教導這些赤貧的孩子讀書認字,明白聖經中的智慧與教訓。約有一百多位孩子參加這些課程,並在安全而乾淨的環境下享用午餐,後來人們稱之為「主日學校」。這「主日學校」後來改變了數千名孩子的生命。到1831年,英國各地區的主日學,為上百萬名兒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這全因為雷克斯明白聖經的真理:「義人關懷窮人的權益」(箴言29章7節,當代中譯本)。

從聖經中我們看到耶穌極關懷身陷困境的人,祂在馬太福音25章提醒基督徒,為了預備迎接主的再來,信徒當隨時向那些饑渴受凍 [....]

靈命日糧:新造的人

讀經:使徒行傳9章10-22節 

在我剛開始工作時,有位同事特別喜歡用上帝的名來罵人。他會毫不留情地嘲笑剛信主的基督徒,或是奚落那些想跟他談論耶穌的基督徒。後來,我搬到另一個地方,找到了新的工作。我還記得在我離開的那天,心裡還想著:這個人絕不可能成為基督徒。

兩年後,我回去探望舊同事,那位同事還在那裡工作,但我從未見過一個人能有這麼巨大的轉變!這個曾經如此抵擋上帝的人,竟然在言語行為上已變成在基督裡「新造的人」的典範(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而且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他仍然熱心與人分享耶穌如何在他還是罪人,一無是處的時候拯救了他。

這讓我想到初代教會的基督徒,一定也在保羅身上看過類似的事情,那曾經竭力迫害他們的,竟變成一個新造的人,這是活生生的例子(使徒行傳9章1-22節)。這兩個生命見證,為那些 [....]

不要這樣傳福音

作者:詹姆斯•班楊,英國;翻譯:顧靜,北京;編輯:雅米編輯團隊
傳福音有時是件很微妙的事情传福音有时是件很微妙的事情。基督信仰本身富有感染力。但如今人與人之間溝通便捷,又有上百種信仰供大家選擇,當我們向家人、朋友、同事、牙醫,甚至是同事、隊友、對手、出租車司機或其他人傳福音時,總是沒過多久,不知道為什麼,就哪兒不對勁了。

靈命日糧:第一步

讀經:羅馬書8章14-17節 

有一天,朋友興奮地叫住我,花了十分鐘向我描述她那一歲姪子如何踏出第一步。他會走路了!隨後我意識到,周圍的人聽到我們的對話,可能會覺得很怪異。人會走路有什麼了不起呢?

孩童時期的確有許多帶給人驚喜的特殊事情,因為長大了這些事就不稀奇了。想到我們重視和關心孩子,就讓我對上帝用「孩子」來形容我們跟祂的關係而感恩不已。新約說明我們是上帝的孩子,擁有後嗣一切的特權和殊榮(羅馬書8章16-17節)。同時聖經也告訴我們,上帝的獨生子耶穌來到世上,為了使我們能夠成為上帝的兒女。

我想像著上帝看到我們在屬靈道路上蹣跚學步時,祂就像為人父母一樣,熱切地盼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踏出第一步。

或許,當宇宙的奧秘最終被揭露時,我們才會明白看著孩子長大所蘊含的目的。或許,上帝給予我們 [....]

靈命日糧:挫折有益

讀經:詩篇27篇 

美國泳壇傳奇人物達拉·托雷斯(Dara Torres),從1984至2008年,參加了五屆奧運會,表現亮眼。在2008年奧運,她還在五十米自由式中,打破了自己在25年前創下的紀錄。但她的選手生涯並非只有獎牌與破記錄。她也遭遇不如意的事,例如受傷、動手術,以及年齡比其他選手大一倍。她說:「我從小就力求在一切事上贏過別人⋯⋯但我也知道受點挫折有益處,就是能激發新的夢想。」

的確,「挫折有益」是人生的寶貴功課。托雷斯所遭遇的困難激勵她達到新的高峰。人生的挫折也能帶來屬靈的成長,如同雅各所說:「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各書1章2-3節)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要接受這樣的看法雖然不容易,但卻是值得的。試煉讓我們有機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