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耶穌的肖像

讀經:以賽亞書53章4-12節 

在《美國著名女士肖像》(Portraits of Famous American Women)一書中,作者羅伯·漢克斯(Robert Henkes)寫道:「肖像不僅是照片,也不單是鏡中的影像。」肖像超越了人物的外貌,勾勒出人物內心深處的情緒。真正的藝術家所描繪的肖像,能夠捕捉一個人的真實心境。

多個世紀以來,許多人為耶穌繪畫肖像。也許你曾經在教堂和美術館看到,甚至可能你家中也有一幅。當然沒有任何一幅是真正的耶穌畫像,因為當時並沒有照片,也沒有留下主耶穌實際外觀的任何圖像,然而,祂卻賜下偉大的文字。上帝在以賽亞書53章以豐富的詞彙啟示,捕捉了細節,栩栩如生地描述耶穌的形象:「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 [....]

靈命日糧:別搞錯了

讀經:約翰福音16章1-11節 

我的丈夫在大專教授會計學的日子,我曾經為了好玩而試做了一份測驗卷,看看我的能力有多高。結果,我的成績並不理想,所有題目我都答錯了,因為一開始,我就誤解了會計學的基本概念,我把借方和貸方弄反了。

有時候,在屬靈的國度裡,我們也經常搞錯一些基本真理。我們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撒但,無論是壞天氣、影印機夾紙、經濟困難等等。不過這樣做,其實是高估了撒但的能力。我們以為牠能夠主導我們人生的大小事情,可是牠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撒但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果沒有得到上帝的允許,牠絕對不能動我們一根寒毛(約伯記1章12節;路加福音22章31節) 。

然而,作為謊言之父和世界的王(約翰福音8章44節,16章11節),撒但可以迷惑人心。耶穌也曾提出警告,世人會受迷惑,無法分辨是非(16章 [....]

朋友——上帝賜給我的禮物

作者:Melisa Manapiring,印度尼西亞
我很幸運地交到了三位新朋友。雖然我們彼此大不相同,但我們至今仍然是親密的朋友。他們在友誼與人生的真諦這些方面教會了我非常寶貴的功課…

靈命日糧:不會袖手旁觀

讀經:雅各書1章19-27節 

記者雅各•里斯(Jacob Riis)在他的著作《另一半人怎麼生活》(How the Other Half Lives)中,鮮明描繪了19世紀紐約市貧窮人的生活,讓一般生活安逸的民眾感到震驚。在書中,他以拍攝的照片和生動的文字,讓大家知道有一群人正活在貧窮絕望中。里斯在家中十五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因為他曾經在那極其絕望的世界中過活,所以他的描繪深刻感人。

這本書出版後不久,一位政治生涯剛起步的年輕人給里斯寄了一張卡片,上面簡單寫著:「我讀了你的書,我不會袖手旁觀。」這位年輕人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

我們從雅各書1章19-27節中知道,真正的信心是會回應他人的需要。願我們的心被感動,從無所作為到付諸行動、從紙上談兵到實際行動。要知道,出於愛心的行 [....]

靈命日糧:拾落穗

讀經:路得記2章1-12節 

我和女兒都認為,巧克力蛋糕是烹飪世界中的七大奇蹟之一。一天,我們又在製作這個我們最愛的甜點。女兒問我,可否不要把全部的麵糊都倒入模具中,留下一些在碗裡,因為她想享受剩下的麵糊。我笑了笑,答應了她,然後告訴她說:「這叫作拾落穗,不過這典故不是從巧克力蛋糕開始的。」

在享用剩下的麵糊時,我跟女兒解釋,路得要靠著拾麥穗來養活自己和婆婆拿俄米(路得記2章2-3節)。當時,因為她們的丈夫都過世了,只好回到拿俄米的家鄉去。在那裡,路得遇上富有的地主波阿斯,她請求對方說:「請你容我⋯⋯拾取打捆剩下的麥穗」(7節)。波阿斯欣然應允了,並吩咐工人要故意留下麥穗給路得(16節)。

波阿斯用禾場上的田產慷慨地供應路得,同樣地,上帝以祂的豐盛供給我們所需。祂的資源是無窮無盡的,而祂為了 [....]

靈命日糧:不可預測

讀經:詩篇46篇 

在2003年,美國的女子高爾夫球公開賽中,默默無聞的希拉蕊•崙科(Hilary Lunke)贏得了冠軍,史上留名。她在公開賽的18洞決賽中獲勝,這是她個人職業生涯中的唯一一次勝利。她的勝利不只讓人感到驚訝,且振奮人心,這也是體育競賽叫人興奮的原因,其結果永遠都無法預測。

人生也同樣不可預測,但卻不會讓人感到興奮。我們會安排規畫、制定策略、設定目標、為將來鋪路,但這些往往都僅是我們的一種希望。我們完全不知道一年後、一個月後、一週甚至一天內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我們禱告,我們也計畫,並信靠全知的上帝會曉得我們所有無法預測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喜愛詩篇46篇10節的應許:「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人生是不可預測的,太多事情 [....]

靈命日糧:無名糾察隊

讀經:腓立比書1章1-11節 

如同許多人一樣,每當閱讀報紙或雜誌時,我總會注意到語法和錯別子(你也注意到了,不是嗎!)我並非故意挑剔,而是這些錯誤就是那麼明顯!通常我的反應是批評出版者或作者:「為什麼他們不先檢查一遍,或找人幫忙校對?」

對你自己在行的領域,你或許也有類似的經驗。好像我們懂得越多,就越常去批判他人的錯誤,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也可能是如此。

但腓立比書1章9節表達了一個不同的態度。保羅寫道:「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上帝的計畫是讓我們知曉得越多,愛就越多。與其挑剔批判,或視而不見,或事不關己,不如培養更多的同理心,並以憐憫取代批評。

相對於自己變成找錯誤的糾察隊,主反而呼召我們「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上帝」(1 [....]

靈命日糧:家中一員

讀經:約翰福音1章6-14節 

當我在迦納念小學時,我沒有跟父母同住,而是寄住在一個充滿愛心、關懷的家庭中。有一天,所有孩子都聚集起來參加一個特別的家庭聚會。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分享自己的經驗,但接著,只有那些他們親生的孩子才能參與,於是他們禮貌地請我離開。這時我才醒悟:不管他們多愛我,我終究不是這家的孩子。這家人請我離席,因為我只是寄住在他們的家,但法律上我不屬於這個家庭。

這件事使我想起約翰福音1章11-12節。上帝的兒子來到祂自己的子民當中,當時的人卻不接受祂。然而,凡接受主耶穌的人,無論是當時或是現在,都能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分子,擁有兒子的名分。當我們被接納進入上帝的家中,聖靈會親自與我們的靈一同證明,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羅馬書8章16節) 。

耶穌並不會拒絕任何被天父接納的人,祂歡迎 [....]

靈命日糧:棋壇高手

讀經:羅馬書8章18-25節 

高中時,我以自己的棋藝感到自豪。我加入了西洋棋社,午休時間總是可以看到我和其他書呆子一起研讀《王兵開局》之類的書籍。我鑽研下棋的技巧,打敗許多對手,接著20多年我再沒有碰過西洋棋。直至我遇到一位真正的西洋棋高手,他從高中時就已磨練出相當成熟完美的技巧,而我才真正體會到與棋壇高手下棋的感覺。雖然我可以決定棋子要怎麼走,然而我的攻防策略似乎沒什麼太大的作用。對方高超的棋藝,使我的佈局最後還是為他所用。

或許,我們也能從中看出屬靈的涵意,上帝給我們完全的自由,甚至允許我們悖逆祂創造我們的原意,即便我們真的違背祂,但卻依然能為祂所用,成就祂的最終目的(羅馬書8章21節;彼得後書3章13節;啟示錄21章1節)。這改變了我對事物好壞的看法。我可以獻上美好的事物,如健康、才華與財富,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