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幫助的源頭

讀經:詩篇121篇 

二十歲的菈格·史提芬斯(Lygon Stevens)有多次爬山的經驗,她曾經登上麥金利山、瑞尼爾山、厄瓜多爾的四個安地斯高峰,以及科羅拉多州的三十九座高山。她說:「我爬山,因為我喜愛山群,而我在那裡遇見上帝。」2008年1月,她與哥哥在南科羅拉多州爬小熊峰時,不幸遇上雪崩喪命,而哥哥則僥倖生還。

事後,她的父母發現她的日記,看到她生前與基督親密同行,父母都深深被感動。她的母親說:「她一直為上帝發光,菈格與上帝的關係深厚且真摯,甚至信主已久的人與主的關係也未必如此。」

菈格的最後一篇日記,是雪崩前三天在帳篷內寫的:「上帝是美好的,祂對我們的生命有美好的計畫,是遠遠超越我們自己所選擇的,我為此感恩。感謝主,帶領我直到如今,也帶領我來到這地方。我把自己的未來交在祢的手 [....]

靈命日糧:全心專注

讀經:路加福音10章38-42節 

每天上下班,我都經過同一條高速公路,我經常看到心不在焉的駕駛人,人數多到令人擔憂。通常他們是在講電話或發短訊。有一些人甚至還一面讀報紙,或是化妝,或吃早餐,一面開著車子,時速還超過110公里!有些時候,短暫的分心無傷大雅,但在快速移動的車輛中,分心卻可能致命。

有些時候,令人分心的事情可能會影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這就是耶穌對馬大的擔心。為了預備餐點,她「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路加福音10章40節)。她抱怨妹妹馬利亞未伸出援手(顯然是因為馬利亞專注於基督和祂的教導),耶穌回答她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41-42節)

馬大忙於款待的事原是出於好意,但卻因此失去了專注於耶穌、享受祂同 [....]

靈命日糧:上帝的手

讀經:詩篇63篇1-8節 

美國太空總署(NASA)曾使用一種新的太空望遠鏡,來拍攝宇宙不同的光譜,研究員對其中一幀照片感到驚奇。這照片顯示的就像一隻張開的手掌,帶著藍色、紫色、綠色和金色的眩目色彩。有人稱它為「上帝的手」。

在聖經中處處告訴我們,上帝在我們有需要時,會伸出援手來幫助我們。在詩篇63篇裡,我們看到大衛說:「因為祢曾幫助我,我就在祢翅膀的蔭下歡呼。我心緊緊地跟隨祢;祢的右手扶持我」(7-8節)。他感覺上帝的幫助就像一隻手在扶持他。有些聖經學者認為,大衛是在他兒子押沙龍叛變的可怕時期,在猶大的曠野,寫了這篇詩。當時押沙龍密謀推翻他父親的王位,所以大衛逃到曠野(撒母耳記下15-16章)。即使在這危急的時候,上帝仍與大衛同在,而大衛也信靠上帝。他說:「因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祢。」 [....]

靈命日糧:堅固我手

讀經:尼希米記6章1-9,15節 

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先生,被譽為是使新加坡有今日成就的人。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變得富裕、繁榮,也是亞洲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有人問他,在多年執政期間,當面對批評、挑戰時,是否曾想過要放棄。他說:「服務人民,是一項終身的承諾。」

尼希米在帶領以色列人重建耶路撒冷城牆時,也一直不放棄。他面對四周仇敵的羞辱和威嚇,也必須處理百姓間不義的事(尼希米記4-5章)。他的仇敵甚至影射他重建城牆是為了謀反作王(尼希米記6章6-7節)。然而他一面採取所有防衛措施,一面尋求上帝的幫助。

儘管有各樣的挑戰,城牆還是在五十二天內修建完成(尼希米記6章15節),但是尼希米的工作仍持續著。他鼓勵以色列民讀經、敬拜、遵守上帝的律法。他在猶大地當了十二年的省長(尼希米記5章14節),過後他又回 [....]

靈命日糧:寧靜安歇

讀經:馬可福音6章30-32;詩篇4篇7-8節 

幾年前,我和兒子布萊恩答應替一位朋友載運一些設備到愛達荷州一個偏遠的牧場。那裡與世隔絕,通往牧場的路也十分狹窄,我的貨車根本無法進入,所以年輕的牧場管理人藍道夫,駕著小型運貨騾車在路口等著我們。

在前往牧場途中,我與藍道夫閒聊,才知他經年累月都住在這兒。我好奇地問:「冬天你都做些什麼?」我知道高山荒野的冬天既漫長又嚴寒,無電力也無電話,只有衛星收音機,所以問他:「你怎能忍受呢?」

「事實上,我覺得這兒的生活十分平靜。」他慢條斯理地說。

在充滿壓力的日子中,我們有時渴望平安寧靜。因為四周人群擁擠,到處充滿嘈雜的聲音。我們想要「去歇一歇」(馬可福音6章31節),然而我們能找到安歇之處嗎?

是的,我們可以找到安歇之處。當我們安靜片刻,思考上帝的 [....]

靈命日糧:回應呼求

讀經:以賽亞書30章15-22節 

我的孫子年幼時,有一次兒子帶他們去觀賞舞台劇《獅子王》。當小獅子辛巴看到他父親木法沙獅王被邪惡的叔叔殺害時,小辛巴既害怕又孤單無助,大喊:「救命,救命,救命啊!」這時,我三歲的小孫子站在椅子上,並在肅靜的劇院裡大喊:「怎麼沒人救他啊?!」

舊約聖經多次記載上帝的子民呼喊求助。雖然許多時候,他們因任意妄為而自招災難,但上帝仍渴望幫助他們。

先知以賽亞不得不宣講許多壞消息,但同時他也向以色列人保證:「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主必因你哀求的聲音施恩給你」(以賽亞書30章18-19節)。然而,上帝也常常藉著祂的子民,來回應困苦人的呼求(以賽亞書58章10節)。

今天,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等待我們採取行動幫助他們。能夠成為上帝的恩 [....]

基督人

作者:橄欖喬安
初看這個詞,也許你會感覺有些奇怪。我們大都是稱自己為『基督徒』,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靈命日糧:無人饒恕時

讀經:腓立比書3章12-16節 

我與兩位朋友共進午餐,他們是在獄中信主的。較年輕的那位深感沮喪,因為他行竊的那家人不肯原諒他。

另一位較年長的說:「我的罪行嚴重地傷害了對方,至今那陰影仍籠罩他們一家,揮之不去。因為傷痛太大了,他們始終不肯饒恕我。起初,我因為得不到他們的原諒而無法振作。」他接著說:「後來,有一天我突然覺悟,要對方寬恕我是一個很過分的要求,我希望得到寬恕只不過是為了自我療傷,這實在是個極自私的念頭。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我終於明白,對方是否要饒恕我,不是我能掌控的,唯有等到上帝在他們心中動工。」

年輕人問:「你怎麼能忍受呢?」

年長者說上帝為他所做的,是他不配得到的,也是人無法做到的。上帝為我們的罪而死,也應許「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篇103篇1 [....]

我(不)是笨蛋

作者:Helen Maria Veronica,印尼
我從不相信我能做好一件事。自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單上總有很多科不及格。我上過私人補習班,成績卻沒有提高。就連我的老師也說我是個笨蛋,這讓我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