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為救贖而生

讀經:馬可福音10章35-45節 

在2001年9月11日,紐約的世貿中心遭到恐怖襲擊而倒塌。過後,辛菲雅.奧圖(Cynthia Otto)便負責照顧那些參與救援的搜救犬。幾年後,她成立了「工作犬中心」,為幼犬進行特殊訓練,以便在災難發生時能幫助災民。

對於這些救人的動物,奧圖有如此的評論:「現在有很多工作可以由狗來執行⋯⋯牠們可以拯救生命。」奧圖指出,有朝一日這些小狗在發生危及生命的事故時,就能發揮救援的作用。牠們「生來」就是為了拯救別人。

聖經講述了彌賽亞的事蹟,祂降生是為拯救人類,使他們免遭因罪所帶來的刑罰。彌賽亞所做的,世上一切人和物都無可比擬。2000年前,上帝道成肉身,替我們成就了我們所無法做到的事。當耶穌降世為人,祂明白並宣告自己是為救贖而生的(約翰福音12章27節)。「因為人子來, [....]

你,冰桶挑戰了嗎?

作者: 何佩欣,新加坡
事實上,「冰桶挑戰」是我在少數網路狂潮中,看見實際卓越表現,我個人也樂意支持的活動。它也是完美的榜樣,因為你我都需要時常被『冷水澆醒』來提醒或甚至教育自己,究竟什麼才是生命中重要的事。

靈命日糧:奇妙書信

讀經:詩篇119篇9-16節 

有時候,我和太太會收到沒有寫字的信。打開這封「信」,紙上只有一個用彩色筆塗上的記號,此外就什麼都沒有了。然而,這些「信」卻溫暖了我們的心,因為那是我們年幼的孫女凱蒂從另一個州寄來的。即便信裡沒有寫字,卻訴說著她對我們的愛與思念。

我們都很珍惜至親和摯愛的來信。所以,一想到天父賜給我們《聖經》這書信,我們的心就受到激勵。聖經能帶給我們力量、激勵和智慧,但它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在所有聖經記載的故事、教導和指引之中,最重要的主旨是上帝愛我們,並為我們預備了救贖計畫。聖經告訴我們,上帝鑒察我們(詩篇139篇)、滿足我們的需要(馬太福音6章31-34節)、安慰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3-4節),並且透過祂愛子耶穌的犧牲來拯救我們(羅馬書1章16-17節),在這一切的事上顯明了祂對我們的愛。 [....]

靈命日糧:祂不疲乏

讀經:撒母耳記上28章5-6,15-20節 

負鼠以其裝死能力而聞名。發生這種狀況時,負鼠會頹然倒地、舌頭吐出、心跳減慢。大約15分鐘之後,牠們又會恢復正常。有趣的是,動物專家並不認為負鼠是故意詐死,以躲避掠食動物的攻擊;其實負鼠在驚慌失措時,會不由自主地暈厥過去。

掃羅王在位末年,面對危險的反應也是如此。當先知撒母耳告訴掃羅,非利士人次日要攻擊以色列,而主耶和華是不會幫助他的,結果掃羅的反應是「猛然仆倒,挺身在地⋯⋯甚是懼怕⋯⋯就毫無氣力」(撒母耳記上28章20節)。因為掃羅一再叛逆、魯莽和妒忌,上帝已不再帶領他(16節),他用盡一切力量抵抗非利士人,都是徒勞無功(19節)。

我們可能因為自己的叛逆或是人生的困境,陷於軟弱與絕望當中。雖然焦慮會啃蝕我們的力量,但我們能倚靠上帝而重新得力(以賽亞書40章31 [....]

靈命日糧:種豆得豆

讀經:馬可福音4章1-20節 

在我母校的鐘樓上有一座浮雕裝置藝術,名為「播種者」,在其底部的銘文是取自加拉太書6章7節:「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我的母校密西根州立大學在農業研究方面一直領先,但無論耕種技術和作物生產如何改進,有一件事情始終無法改變,那就是玉米種子永遠不會長出豆子來。

耶穌用了許多耕種的比喻來解釋上帝的國。在撒種比喻中(馬可福音4章),祂把上帝的話語比喻為撒在各種土壤的種子。這比喻指出,撒種的人隨處播種,但他知道有些種子會落在無法生長的地方。

我們要像耶穌一般,總是把好種子遍撒各處。上帝自會負責種子落在何處,以及它如何生長。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撒種。上帝不要我們收取敗壞,因此祂要我們撒那良善且公義的種子(箴言11章18節)。使徒保羅進一步解釋撒種的比喻,他以此警告信徒不 [....]

靈命日糧:彰顯基督

讀經:腓立比書3章1-11節 

在我早期牧會的日子,女兒麗比問我說:「爸爸,我們是否很出名呢?」我告訴她:「不,麗比,我們一點都不出名。」她想了想,然後憤憤不平地說:「如果有更多人認識我們,我們就出名了!」

可憐的麗比!才七歲就已經要面對我們許多人掙扎一輩子的事情,那就是誰認識我們?我們是否得到自以為應該獲得的知名度呢?

渴望被關注本無可厚非,可是它往往會取代耶穌在我們心中的焦點。因為,若我們只關心自己是否受到重視,就會把耶穌排除在外。

我們無法同時關心自己的知名度,又要專心認識主耶穌。所以保羅所說的話極其重要,他說:「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3章8節)。當保羅面臨選擇自己或選擇耶穌時,他立意丟棄那些彰顯自己的事情,好讓自己專心認識和經歷耶穌( [....]

靈命日糧:我要歌頌

讀經:詩篇150篇1-6 

當我問一位朋友他母親的近況如何,他告訴我,失智症(又稱老年癡呆症)奪去他母親的記憶,她已經無法記得大部分的名字以及過往發生的事情。但是朋友補充說:「雖然如此,她坐在鋼琴前,仍然可以不看琴譜,靠著記憶優美地彈出多首詩歌。」

在2,500年前,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著述指出,音樂具有安慰和治療的作用。但早在那之前的好幾世紀,聖經記錄的詩歌已經不計其數了。

從第一次提到猶八「是一切彈琴吹簫之人的祖師」(創世記4章21節),一直到「唱上帝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啟示錄15章3節),聖經的字裡行間都迴盪著音樂。當中的《詩篇》常被稱為「聖經的歌本」,引領我們進入上帝的愛與信實。而在篇末,作者呼籲我們要不止息地敬拜,「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

神手中的精彩人生

作者:Grace, 台北,23歲
在那天,我開口禱告跟上帝呼求:「我也想要祢的愛,求祢來幫助我,我很需要祢」…那一剎那,我感覺到是耶穌在擁抱我,那天晚上我領受到了無比的平安和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