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重要命令

讀經:馬可福音12章28-34節 

一個律法教師問耶穌生命中最重要的誡命為何,耶穌回答:「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馬可福音12章30節)。耶穌這句話總結了上帝最希望從我們得到的是什麼。

我納悶自己怎麼可能做到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上帝。針對耶穌在新約這首要命令上所作的微妙改變,尼爾•普蘭亭葛(Neal Plantinga)提出他的想法。申命記曾吩咐我們要盡心、盡性、盡力愛上帝(6章5節),但耶穌還加了「盡意」這兩個字。普蘭亭葛的解釋是:「你該用你所有的一切,全心全意地來愛上帝,毫無保留!」

這一點有助於改變我們的觀點。當我們學會用所有一切,全心全意來愛上帝,我們就能像使徒保羅面臨嚴峻難受的考驗時,看自己的難處為「至暫至輕的苦楚」,所想到卻是「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 [....]

靈命日糧 :決心定意

讀經:羅馬書14章1-13節 

從1975年開始,我就沒有再立過任何新年新目標了。我之所以毋須立下新目標,是因為我還在努力達成舊目標,例如:每天至少在日記本上寫下一篇短記;每天勉力研讀聖經和禱告;好好規劃時間;試著使我的房間保持整潔(立這目標時,我還不像現在有一整間房子需要保持整潔)。

然而,今年我卻決定加入一項新目標。那是我在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發現的:「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羅馬書14章13節)。雖然這個志向非常久遠(大概兩千年之久),但這卻是一個我們每年都該更新的目標。像幾世紀以前的羅馬信徒,今天的信徒有時候也為他人制訂規範,或是要求篤守一些聖經中很少、甚至從未提及的行為和信念。這些「絆腳跌人之物」使得耶穌的跟隨者難以繼續前行。其實,耶穌來到世上已經清 [....]

靈命日糧:需要引導

讀經:雅各書4章11-17節 

位在愛爾蘭戈爾韋的聖尼古拉斯教堂,有著悠久的歷史,至今仍十分活躍。那是愛爾蘭最古老的教堂,而且教堂還以一種非常實際的方式提供引導。原來這座教堂乃城鎮中最高的建築物,高聳的尖塔常被船長們用作導航指引,讓船隻安全地航入戈爾韋海灣。幾世紀以來,這間教堂可靠地為水手們指出了回家的方向。

對於這種引導的需要我們當然都能感同身受。事實上,耶穌在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時,就曾論及這方面的需要。祂說,在祂離開之後,聖靈會在信徒的生命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一部分角色,就是耶穌所應許的:「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翰福音16章13節)

這是何其美妙的供應!在這充滿困惑、恐懼的世上,我們常需要引導。我們會輕易受世俗的文化或內在的私慾所誤導(約翰一書2章1 [....]

靈命日糧:上帝聆聽

讀經:撒母耳記上1章9-20節 

跟女兒一起讀了幾本童書之後,我告訴她我要讀一會兒大人看的書,之後再和她一起唸她的兒童書籍。接著我就翻開書,開始默默閱讀。過了幾分鐘,女兒懷疑地看著我說:「媽咪,你沒有真的在讀書。」因為她認為我沒有唸出聲來,就不是在閱讀那些文字。

就像我們讀書一樣,禱告也可以是靜默無聲的。渴望生子的哈拿造訪了聖殿,當她祈禱時,只在「心中默禱」。她的嘴唇在動,但「不出聲音」(撒母耳記上1章13節)。祭司以利看見此景,誤以為她喝醉酒,她解釋說:「我……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15節)。上帝聽見哈拿的默禱祈求,就給了她一個兒子(20節)。

上帝鑒察人心(耶利米書17章10節),所以祂看見並聆聽每個禱告,即便是我們沒說出口的禱告,祂也必垂聽。我們可以堅信祂必會聆聽和回應我們向祂的禱告,因 [....]

靈命日糧:後悔

讀經:創世記3章1-8節 

你有過買了東西卻後悔的經驗嗎?我有過。就在決定要購物之前,我心中對於添購新物品總是感到興奮雀躍,然而在買完這些東西之後,有時會感到一陣強烈的懊悔。我真的需要這東西嗎?我真的需要花那筆錢嗎?

在創世記3章,我們找到了第一筆後悔的紀錄。整件事情開始於那條狡猾的蛇和牠的遊說伎倆,牠誘導夏娃質疑上帝的話(1節),再利用夏娃心中的疑惑,進一步讓她懷疑上帝(4-5節)。牠向夏娃保證,吃了那棵樹上的果子,她的「眼睛就明亮」,並且她將會「如上帝」一樣(5節)。

因此,夏娃吃了那果子,亞當也吃了,罪就進入了世界。但是這第一對男女最終得到的東西,並不是他們想要的。沒錯,他們的眼睛是明亮了,但他們並沒有如上帝一樣。事實上,過後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躲避上帝的面(7-8節)。

< [....]

靈命日糧:上帝看為寶貴

讀經:詩篇116篇 

一位有智慧的弟兄聽見我們的朋友去世的消息,就寄來這段話:「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詩篇116篇15節)。逝去的朋友是個成熟的基督徒,他的生命展現了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而我們也知道,他現在和上帝同在,當然他的家人也確信這點。但我卻能體會他們的傷痛,在別人悲傷和失去親人的時候,是應當關心他們的。

但詩篇裡的這節詩句使我轉念思索上帝如何看待我們朋友的逝世。當我們看某件事物很「寶貴」時,就表示這事物有很高的價值。但「寶貴」一詞有更深層的意義,知道上帝如何看待聖民之死,能幫助我們超越失去他們的悲傷。

「在上主的眼中極其寶貴(重要且舉足輕重)就是祂的聖民(祂心所愛的)之死」(英文擴展版聖經)。此段經文的另外一個意譯版本為「在祂眼中,祂所愛的人是多麼寶貴,祂絕不輕易 [....]

靈命日糧:期望

讀經:腓立比書1章12-21節 

我問過一位輔導員,人們尋求輔導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毫不遲疑地說:「期望落空是很多問題的根源,若不處理,就會演變成憤怒和苦毒。」

當人生一帆風順時,期待自己總是處在一個好的環境,讓一群喜歡我們、肯定我們的好人圍繞,是很正常的事。但花無百日紅,當期望落空時怎麼辦?

保羅身受牢獄之苦,在羅馬時,更被一群不喜歡他的信徒排斥(腓立比書1章15-16節),他卻出人意料地保持樂觀。在他看來,這反而是上帝賦予他一個嶄新的宣教禾場,當他被軟禁時,他向侍衛見證基督,將福音傳入凱撒的家。即使那些反對他的人,帶著不純正的動機傳揚福音,基督的福音仍舊傳開了,保羅為此就滿心歡喜(18節)。

保羅從未期望自己身處一個美好的環境,或受眾人喜愛,他唯一的盼望就是「叫基督在[他]身上照 [....]

靈命日糧:比計畫更好!

讀經:以弗所書5章15-21節 

計畫被打亂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我們很少有哪一天是按著計畫順利過完的。

生活中有許多麻煩事,我們的計畫常常被無法控制的外力阻撓,原因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像是生病、意見不合、塞車、健忘、機器故障、沒禮貌、懶惰、沒耐心和力不從心等等。

然而,我們卻看不見這些麻煩事的另一面。我們總覺得這些阻礙,只是會打擊我們、增加生活中的困難,以及干擾我們的計畫,此外毫無益處。事實上,這些麻煩事可能是上帝為了保護我們,讓我們避開一些看不見的危險;也可能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去展現上帝的恩典和饒恕;還有可能是某些比我們想得更好的計畫開端;亦有可能考驗我們如何面對逆境。我們雖不明白上帝的用意,但無論目的為何,我們都可以確定祂的動機:就是要讓我們更像耶穌,更進一步拓展祂的國度。

古往今來 [....]

靈命日糧:奇妙十架

讀經:希伯來書12章1-4節 

去澳洲旅遊的時候,我有機會在一個清澈的夜空,看到了南十字星。這個位於南半球的星座非常顯眼,早在15世紀時,水手們和航海家就藉著它來指引航海的方向。雖然這個星座不大,但是幾乎全年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南十字星在漆黑的夜空是如此閃亮,甚至連我都可以在漫天星宿中一眼就認出它。那真是一幅壯麗的景色!

然而,聖經告訴我們基督的十字架遠比這個南十字星座更偉大。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我們看見了造物主的奇妙創造;但當我們仰望十架時,我們看見了造物主為受造物而死。希伯來書12章2節勉勵我們,要「仰望那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

各各他十架的奇妙之處,就是我們仍在罪中的時候,我們的救主就為我們死(羅馬書5章8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