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歡慶聖誕

讀經:路加福音2章36-38節 

去年,我們一家人覺得我們的聖誕節被迫取消了。但其實是我們要飛去密蘇里州與家人團聚的班機因大雪而取消了。多年來,一起團聚慶祝聖誕節已經成為我們家庭的傳統,因此當我們的班機才飛到明尼蘇達就得飛回密西根時,我們都感到非常失望。

在那個禮拜天,我們回到教會敬拜,聽到了本來會錯過的信息。我們的牧師談到了對於聖誕節的期望。他的一段話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說:「如果我們對聖誕節的期望就只是禮物和與家人團聚,那麼這些期望未免定得太低了。這些雖然是值得享受和感恩的事情,但聖誕節是為了慶祝基督的降臨以及祂的救贖。」

當約瑟和馬利亞帶著嬰孩耶穌到聖殿時,西面和亞拿便歡慶祂的來臨與救恩(路加福音2章25-28節)。西面曾被聖靈啟示必在死前見到彌賽亞,他宣告:「我的眼睛已經看見祢的救恩」(3 [....]

靈命日糧:救恩臨到

讀經:路加福音2章25-35節 

在16世紀,當意大利神父利瑪竇到中國傳福音給未得之民時,他藉著展示一些宗教藝術品來講述基督的故事。他們欣然接受馬利亞懷抱著嬰孩耶穌的肖像。但當他拿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圖畫,嘗試解釋這位神子必須被處刑時,他的觀眾卻表現出反感和震驚,因為他們沒法敬拜一個被釘死的上帝。

當我翻閱收到的聖誕卡時,赫然發現其實我們基督徒也差不多如此。在我們慣例的聖誕慶祝中,我們大概不太會想到起源於伯利恆的故事,最終卻走上各各他一途。

在路加福音描繪的聖誕故事中,似乎只有年老的西面一人領悟到上帝計畫中的奧祕。西面告訴馬利亞:「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然後,他還預言馬利亞的心靈將被刀刺透(2章34-35節)。

西面知道雖然表面上一切都沒 [....]

靈命日糧:永恆的獎賞

讀經:哥林多前書9章24-27節 

烏克蘭體操選手拉里莎•拉特尼娜曾創下18面奧運獎牌的紀錄,分別贏自1956、1960和1964年的奧運。這個維持了48年的紀錄,終於在2012年倫敦奧運時,被邁克爾•菲爾普斯以4×200米自由泳接力贏得第19面金牌時打破。《國際體操》雜誌曾表示:「拉特尼娜彷彿在歷史的洪流中消失了。當蘇聯解體時,我們就把她遺忘了。」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有時候所付出的努力是會被遺忘的。當運動員致力於操練身體,他們努力換來的是至終會毀壞的獎牌(哥林多前書9章25節)。但隨著時間的消逝,不只獎牌會毀壞,人們對於這些豐功偉業的記憶也會逐漸模糊、淡忘。如果運動員可以為了獲得世上的獎賞而作出這麼大的犧牲,且這些獎賞終究會被遺忘,那麼基督徒們應該付出多少代價,來贏得不會朽壞的冠冕呢?(提摩太前書4章8節) [....]

靈命日糧:戲服或制服?

讀經:羅馬書13章11-14節 

我們的助理牧師尤妮思曾針對基督徒的門徒訓練課題,講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她說:「戲服是穿上之後,你要假裝你的身分符合這身裝扮。反之,制服卻是穿上之後,提醒著你正是這個身分的代表。」

她這一番話,讓我想起自己在美軍受訓的第一天。那時,我們每人都拿到一個箱子,且被命令把所有便服都放到那個箱子裡,寄回家中。從那時候開始,每一天,身上穿的制服都提醒我們,自己已步入有紀律的訓練階段,且將改變我們的態度和舉止。

使徒保羅告訴在羅馬的基督徒說:「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馬書13章12節)。接著又說:「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14節)。這樣先「脫去」又「披戴」,為的是一個新的身分和已改變的生命(13節)。

從我們決定跟從基督,接受祂 [....]

靈命日糧:懷疑者的盼望

讀經:以賽亞書55章6-13節 

我在職場擔任牧師,有機會跟許多不同的人交談。在這些人當中,有些對基督教信仰抱著懷疑的態度。從談話中,我發現了阻擋他們相信基督救恩的三大障礙。

意外的是,最首要的阻礙並非他們不願意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是有些人懷疑自己是否足以引起上帝的關注。其次,有一部分的人認為自己不值得被上帝饒恕,因為人們常常是對自己最嚴厲的審判者。第三個障礙又是什麼呢?是因為他們疑惑:假如上帝存在的話,為什麼不跟他們說話呢?

現在,讓我們用上帝的話語來跨越這些障礙。首先,上帝是不欺哄人的。上帝應許若我們閱讀聖經,祂保證祂的話語不會落空(以賽亞書55章11節)。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讀了聖經,就會發現上帝不斷地對我們說話。聖經常常提到上帝對世人廣施恩典和憐憫(7節),祂比我們自己還願意原諒我們。一旦我 [....]

漫畫:首領與小偷

人被罪惡捆綁,若不是上帝憐憫我們,親自讓祂愛子代我們受死,我們沒有希望能擺脫罪債。耶穌代我們受死,為我們的罪擔負了刑罰。祂為我們開了一條路,讓我們從永遠的懲罰中得釋放。縱使我們花上千日,也述說不盡基督為人類的罪受死的意義。祂受死的意義那麼重大,我們根本無法測透。你是否已經認罪,求耶穌基督作你個人的救主?倘若還沒有,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相信祂,你就會明白什麼是因十架得自由。

靈命日糧:最慷慨

讀經:哥林多後書9章6-15節 

我很喜歡一則在聖誕期間播放的電視廣告。內容講述兩戶鄰居的一項友誼競賽,看看誰能在聖誕節傳遞最多歡樂與祝福。他們一面以燈飾佈置自己的房子和聖誕樹,一面留意對方的狀況,務必要讓自己的房子比對方更勝一籌。之後,兩戶鄰居又開始在禮物上較勁,他們開心地到處派送禮物給其他鄰居,看看誰送得最多、最慷慨。

上帝的兒女們並不需要這樣的競賽,我們不用比較誰送得多,而是需要「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提摩太前書6章18節)。使徒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

聖誕節期間,當我們與人分享禮物時,我們就想起上帝所賜的慷慨餽贈:祂賜下祂的獨生愛子。牧師兼作家司德曼(Ray Stedman)說:「基督放下 [....]

靈命日糧:好與壞

讀經:約拿書4章 

從悖逆先知約拿的故事,我們看見上帝渴望使用祝福與試煉來挑戰我們、改變我們,使我們更像主基督。在約拿書裡,五次提到上帝為約拿預備環境──好的與壞的。

約拿書1章4節讓我們看到上帝使海面翻騰:「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接著,船上的水手們得知起大風是因為約拿的緣故,便將約拿拋在海中(1章15節)。之後,「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使他免於溺死(1章17節)。

在約拿書最後一章,我們看到「耶和華上帝安排一棵篦麻」,讓樹蔭遮蓋約拿的頭(4章6節)。接著,上帝又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使之枯乾。太陽出來的時候,上帝安排炎熱的東風,烈日曝曬約拿的頭(4章7-9節)。上帝透過這些環境凸顯了約拿悖逆的態度。接著,上帝才處理他心中的問題。

當我們處在不同 [....]

靈命日糧:驚慌恐懼

讀經:路加福音2章8-20節 

猶記得在1983年聖誕節的數週之前,兒童詩班便開始為一年一度的聖誕音樂會作準備。那個重要的晚上終於來臨了,盛裝打扮的孩子們,魚貫而行,浩浩蕩蕩地步入禮堂。我們卻突然聽見後門起了一陣騷動,我和妻子轉頭察看,看見我們的小馬特大聲哭泣,滿臉驚慌失措,死命地抓著門把,不肯進入禮堂。多次勸說無效之後,詩班的指揮只好讓他不必上台。於是,小馬特和我們坐在一起,他驚慌的心情也開始平息了下來。

按理來說,聖誕節不應當是個讓人恐懼害怕的日子,然而在耶穌降生的那一晚,的確有許多人感到懼怕。路加福音記載:「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路加福音2章9節)。天上使者的出現讓牧羊人驚慌失措,但是天使安慰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10 [....]

靈命日糧:聖誕之光

讀經:馬太福音5章13-16節 

每年到了12月,在我居住的地區,會有13戶鄰里人家以30萬盞的聖誕燈泡,設計一片美輪美奐的燈光造景。許多人開了數英里的車程、大排長龍、等待數個小時,為的就是欣賞這一片隨著音樂繽紛閃爍的燈海。這燈光及音效的搭配呈現非常複雜,因此需要64部電腦連線,才能協調每一環節,同步呈現絕佳的聲光效果。

這節日的燈景,讓我想起了使聖誕節成為節慶的「光」,這「光」如此明亮,單獨一盞就能以真理、公義與愛,照亮整個世界。這「光」就是耶穌基督,祂是這世界所期盼、所尋找的那一位(以賽亞書9章2、6-7節)。耶穌也吩咐跟隨祂的人,要活出祂的榮光照亮他人,叫人看見,便將榮耀歸給上帝(馬太福音5章16節)。

你想想看,倘若基督徒竭力為主發光,且與他人同步綻放上帝大愛之光,如同那鄰里的幾戶人家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