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愛與認識

讀經:羅馬書5章6-11節 

在美國猶太裔作家弗爾(Jonathan Safran Foer)的小說中,有個故事人物提到紐約帝國大廈時說道:「我知道這棟建築,因為我喜愛它。」

這句話使我聯想到愛與知識的關係。當我們喜愛一樣東西,就會想要知道有關它的一切。如果我們愛上一個地方,我們會探索它的每個角落。如果我們愛一個人,我們會想認識有關他或她的一切。我們想知道他喜歡什麼、她怎麼分配時間、他在哪裡長大,有些什麼朋友,他的信念和價值觀,想要知道的事可能無窮無盡。然而,有些人想要被愛,卻不想要被瞭解。因為我們會擔心對方若認識了我們本來的面目,可能就不會愛我們了。

幸好我們不需要擔心上帝會如此。因為祂的愛遠超過我們的愛,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 [....]

靈命日糧:新生命

讀經:哥林多後書5章12-21節 

辛普森曾經對生命充滿憤恨。當他和妻子失去了第一個孩子之後,他非常困惑和惱怒。於是,他把怒氣轉而發洩在不同膚色的族群身上,自己全身上下也覆蓋了充滿仇恨的紋身。

然而,當他聽到他兒子模仿自己發出憤恨的言語後,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改變。他看了一部講述勇氣的基督教影片,便開始到教會去。一個月後,他受洗加入了教會。現在他已放下了仇恨,成為新造的人。他也將身上的紋身去除,當然這個過程既痛苦又昂貴。

使徒保羅最能明白這種深刻的轉變。他曾痛恨耶穌並迫害基督的跟隨者(使徒行傳22章4-5節;哥林多前書15章9節),但是當保羅與基督相遇並與祂在靈裡相交後(使徒行傳9章1-20節),保羅整個人都改變了。透過耶穌在十架所成就的救恩,他重新檢視了自己的生命。認識基督讓保羅成了新造的人,過去 [....]

靈命日糧:得著生命

讀經:路加福音9章18-27節 

當1997年德蕾莎修女去世時,她謙卑服事上帝和貧病之人的榜樣,再次讓人們驚嘆不已。她花了五十年的歲月,透過印度加爾各答的仁愛傳教會(又稱博濟會),服事那些貧民、病人、孤兒和垂死的人。

英國記者馬爾科姆·蒙格瑞奇(Malcolm Muggeridge)在多次訪問她之後,這樣寫道:「現今很多人談到發掘自我,對許多人而言,自我發掘似乎就像贏得樂透獎一般讓人期待。找著後,卻往往將之儲存、珍藏。然而你付出越多,所得便越多。所以德蕾莎修女放下自己,謙遜地為人付出,反倒使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活得有價值。我沒認識任何比她更值得懷念的人。」

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加福音 [....]

靈命日糧:彼此相愛

讀經:羅馬書15章1-7節 

每一年,我們社區裡的年輕人都會參與「友善待人」的運動,這是由一家心理健康機構所推動的活動。在2012年的活動項目中,有一項活動是由六千名學生在學校運動場上以身體排出「友善待人」的字樣。一位校長說:「我希望到學校來學習的學生們,都能與同學和睦相處,沒有恐懼、擔憂和不安的干擾。我們致力確保同學們能彼此幫助,而不是彼此相欺。」

保羅盼望羅馬教會的信徒能追求和睦、彼此包容。因為在羅馬的信徒們,無論是信心或強或弱的都彼此論斷,或輕看對方(羅馬書14章1-12節)。他們彼此藐視,為食物的可吃與否爭辯(2-3節),為該守哪個節日議論(5-6節)。保羅鼓勵他們「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19節)。保羅提醒他們要從內心裡關心他人,而不是討自己喜歡。他說:「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15 [....]

靈命日糧:榮耀日!

讀經:馬太福音27章27-31節,28章1-6節 

我最喜歡的球隊在冠軍賽中被擊敗,奪冠美夢破滅。隔天,我開車去上班,外面天氣有點陰冷而且霧濛濛的。這其實也無所謂,但卻使得那個星期一的氣氛變得格外憂鬱,讓人沮喪。

不過,收音機傳來的歌曲卻改變了我的想法。那是福音樂團柯斯汀(Casting Crowns)所唱的「榮耀的一天」,歌詞說道:「有一天,救主被押往各各他,有一天,救主被釘在十架。」聽到這裡,仍然沒有什麼讓人可興奮的。接著歌手又唱到:「受諸般痛苦,被人藐視辱罵。」這句歌詞就更讓人難過了。然而,接著這首歌描繪了基督的復活和祂勝過死亡的好消息。

在那正午時分被黑暗籠罩的耶路撒冷山丘,在那最糟的一天,人類真正的盼望臨到。因為耶穌為我釘死,正如歌詞所說:「主埋葬墳墓,擔當我罪過。」有一天祂要再來,喔!「榮耀的一日。」 [....]

靈命日糧:偏離的心

讀經:出埃及記32章21-35節 

去年秋天,在我居住的城市裡,有一條高速公路被封鎖了好幾個小時。因為有輛載牛的卡車翻覆,牛隻都從卡車上跑了出來,在高速公路上四處閒蕩。這則新聞,讓我想起最近讀到的出埃及記32章,裡頭關於上帝的百姓如羊走迷、遠離上帝的事。

在以色列民族分裂成南北兩國的時期,耶羅波安王立了兩隻金牛犢,讓人民可以敬拜(列王紀上12章25-32節)。但是膜拜一大塊金子的主意,並非他首創。因為在出埃及記32章提到,儘管以色列人親眼看見上帝榮耀的大能,並且逃離了為奴之地,但之後,他們的心很快就遠離上帝。當摩西在西乃山上接受上帝頒佈的律法時,他哥哥亞倫就造了隻金牛犢讓百姓膜拜,使上帝的百姓遠離上帝。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上帝對拜偶像的行為,以及那些「心裡常常迷糊」(希伯來書3章10節)的人有多麼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