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無足輕重


讀經:路加福音3章2-6、15-18節 

「呼風喚雨」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舉足輕重的成功人物。路加福音3章提到七位傑出的領袖,在他們的時代中掌控了社會的權力。羅馬凱撒•提庇留皇帝在他龐大的王國裡,操有生殺大權。本丟·彼拉多在猶太作巡撫,代表著羅馬當庭,而希律、腓力、呂撒聶在地區作分封的王,管理著那些地方的人們。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認真地行使他們的宗教權力。

當這些舉足輕重的人行使他們的政治權力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上帝的話臨到他」(2節)。這住在曠野、聆聽上帝聲音的無名小卒,誰會比他更無足輕重呢?試想,施洗約翰「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3節)的道理,又可能成就什麼偉大目標呢?然而,很多人來到約翰這兒尋找真理、認罪悔改,並猜想約翰是否就是彌賽亞(7、15節)。約翰告訴他們:「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 [....]

靈命日糧:及時雨


讀經:約翰一書3章11-18節 

不久前,我和妻子到朋友所經營的小農場,購買了許多牛肉。其價格比超市來得便宜,我們將牛肉放在冷凍庫中,以備接下來幾個月食用。

後來一場可怕的閃電暴風雨切斷了我們這地區的電源。在起初的24小時,我們相信冷凍庫裡的牛肉還能保持冰凍。但到了第二天,仍沒有傳來電力會恢復的消息,我們就開始擔心了。

我們打電話給查經小組裡的泰德,看看他有何建議。他立刻取消了原定的約會,帶著一台發電機趕到我們家。這台發電機可以為冷凍庫提供電力。泰德的幫助如及時雨一般,讓我們深深感激。我們知道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愛主基督。

這個事件,讓我們體會了:「真朋友如同及時雨。」約翰在約翰一書3章18節提醒我們:「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有時,這句話可 [....]

憂慮(學業篇)

我不知道前路會如何(我就快畢業了),但我知道要緊握主手。主的道路非同我的道路,祂的意念非同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8節)。但是,主啊,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我深信主是全知全能,將自己交付在祂手中,是最穩妥。我的眼不看困難,不與人比較,只看主耶穌的大能,我就必得幫助,心中必得力量過每一日。

靈命日糧:困境中的信心


讀經:詩篇91篇 

有些孩子喜歡吹捧自己的父親。若你偷聽鄰居的對話,你會聽到孩子們在說:「我爸比你爸更高大!」或是「我爸比你爸更行!」但最厲害的就是誇口說:「我爸比你爸更有力!」通常遇到別的孩子脅迫時,孩子們就會說這樣的大話,警告對方別太囂張,因為自己的爸爸會過來教訓他們,還會打倒他們的爸爸!

相信自己的父親是這一帶最強大的人,能在面臨危險時為你帶來極大的信心。因此,深知我們的天父上帝是全能的,會帶給我信心和喜樂。這意味著沒有人比祂更大有能力。更值得歡慶的是,你我都「住在全能者的蔭下」(詩篇91篇1節)。也難怪詩人能大有信心地說他「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5節)。

不論今日將發生什麼事,或是你正面臨的苦難關頭,都別忘了,你的上帝無比強大,超越你生命中的任何事物。所以,你 [....]

靈命日糧:好與壞


讀經:列王紀上14章7-16節 

最近,我和幾個朋友正在研讀舊約中諸王的事蹟。從查經資料的列表上,我發現以色列和猶大兩國的領袖,被標籤為好的王寥寥無幾,大多是壞的王。他們被稱為壞、一般壞、特別壞與最壞的王。

大衛王被稱作好的王。舊約描述他「一心順從」上帝(列王紀上14章8節),並稱他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3章14節,11章38節)。那些壞的王惡名昭彰,因為他們頑梗地悖逆上帝,帶領百姓拜偶像。耶羅波安王是在國家分裂後,第一個領導以色列的王,也是以色列歷史上其中一個遺臭萬年的王。「因耶羅波安所犯的罪,又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14章16節)。他因為行惡而成為負面例子,在他之後的王都被拿來和他相比,而被描述為與他同樣的罪大惡極(16章2、19、26、31節,22章52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影響力, [....]

靈命日糧:和平獎


讀經:以弗所書2章11-18節 

阿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發明了炸藥,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改變了作戰方式。也許是深感炸藥使戰爭更為慘烈,諾貝爾決意設立一個獎項,每年頒發給在促進和平上有傑出貢獻的人。今天我們將這個獎項稱為諾貝爾和平獎。

上帝透過祂的兒子將和平帶給世界。當耶穌出生,天使傳給牧羊人那清晰無誤的信息是:「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路加福音2章14節)

聖經對於和平的定義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與上帝之間的相和(羅馬書5章1節)。罪使我們成為上帝的仇敵(10節),但耶穌來到世上且死在十字架上,就免去上帝的憤怒。如今,我們能與祂和好。因為我們恢復了和上帝之間原有的關係,上帝使我們有能力和其他的人和平相處。

第二個層面是擁有上帝的平安(腓立比書 [....]

靈命日糧:困難處境


讀經:使徒行傳8章4-8、26-35節 

有個受過專業訓練的科學家,在科技業的劇變下失業,最後轉到速食餐廳工作。某個晚上,我們查經聚會後,他告訴我們自己的困難處境,讓他學習到了謙卑。他說:「但是有件好事值得一提,就是餐廳裡的年輕同事們似乎對我的信仰很感興趣。」一位小組成員回應說:「我很欣賞你謙卑的態度,我知道這必定與你的信心有關。」

就像我的這個朋友,腓利也必定納悶為何上帝要終止他在撒馬利亞的任務(使徒行傳8章4-8節),還把他派到曠野沙漠中(26節),但之後,當他遇到那位需要幫助了解聖經的埃提阿伯人後(27-35節),他所處的地方就合理了。

當耶穌應許祂永不撇下我們時(馬太福音28章20節;希伯來書13章5節),祂所指的是包括苦難和安樂的時候。我們在困境中,最重要的是繼續工作與服事,當記得這一切都是為 [....]

靈命日糧:改變時刻


讀經:創世記12章1-8節 

很多信徒渴慕每天和上帝親近,禱告和讀聖經。可是,忙碌的生活卻使他們分心。因為每天都忙於大小事務,擠不出一點時間來,使他們倍覺懊惱。

章伯斯的智慧之言提醒世人,即便只有五分鐘與主同在,都會給生命帶來改變。甚至是短時間的禱告和讀聖經,仍具有很大的價值:「塑造我們的是那位掌權的大能者,而不在於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尋求。每天花五分鐘閱讀聖經與上帝親近,其價值遠勝於一天中其餘的時間。」聽起來,章伯斯似乎是誇大其辭。事實上,即便簡短的禱告都能帶來大有能力的結果,因為上帝是大有能力的。

有時候我們忙於應付各種生活需求,以至沒時間聆聽、回應上帝。但不管我們身處何地,任何時候只要我們為上帝建立起屬靈的祭壇,一如亞伯蘭所做(創世記12章8節),就會開啟那扇門,從祂得著改變生命的力量 [....]

靈命日糧:另有計畫


讀經:彼得前書1章1-9節 

我朋友琳達從小就想當一位醫療宣教士。她非常愛主,想透過醫生的身分來服事主,並傳福音給世界上居住在偏遠地區、缺乏醫療照顧的病人,但上帝對她卻另有計畫。琳達最終還是成為了醫療宣教士,但卻是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

在14歲那年,她得了一種慢性疾病,一年之間多次住院、動大型手術。她曾因細菌性腦膜炎,陷入昏迷兩週、失明六個月,也曾一連在醫院度過兩次生日──期間並未能回家。很多次,她都在死亡邊緣徘徊,但她都熬過來了。琳達仍然是你見過最有生氣、最感恩、最開朗的人。她一度告訴我,她的服事工場正如她所期盼和計畫的,是在醫院,只不過她不是以醫生的身分來服事上帝,而是以病人的身分。不管她病得多重,主的榮光仍能藉她彰顯出來。

琳達活出了使徒彼得的教導,即便在試煉中,她仍有喜樂,她真實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