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身先士卒

讀經:詩篇23篇 

史蒂芬.阿姆布魯斯的著作《諾曼第大空降》紀錄了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101空降部隊E連的英勇事蹟。包括他們在美國喬治亞州接受嚴格的訓練,以及在盟軍進攻法國北部的首日早晨(1944年6月6日)跳傘進入法國。當時,這支隊伍大部分時間都由理查.溫特斯少校領導。溫特斯少校是一位特別優秀的軍官,因為他總是在前方領導指揮。在戰場上,溫特斯少校最常說的話,就是「跟我來!」在兩軍交戰時,其他的軍官可能會到後方尋找庇護,但是溫特斯少校總是身先士卒,領導他的士兵。

耶穌是祂兒女們真正的領袖,祂知曉我們所需要的,也知道我們的軟弱。詩篇23篇如此受人喜愛,部分原因是其中描述上帝的引領。大衛在第2節說,牧羊人「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第3節他又說:「(祂)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這兩節經文,表明了祂的 [....]

靈命日糧:改變行為

讀經:約翰福音15章1-13節 

如何改變人的行為呢?大衛.布魯克斯在他所著的《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中提到,許多專家曾說,要人類改變行為,只須告訴他們不良行為的長期風險即可,例如:「抽菸會導致癌症,淫亂會摧毀家庭,說謊會破壞信任。這個假設是,你一旦提醒人們這些行為是多麼愚蠢,他們就會有動力停止去做。理性和意願顯然是作出道德決定和操練自制的關鍵。但這些都未被證實是有效可行的。」換句話說,單靠知識並不足以讓人改變行為。

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也希望有屬靈的成長及改變。兩千多年以前,耶穌已告訴門徒可以怎麼做。祂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約翰福音15章4節)。耶穌是葡萄樹,而我們這些跟隨者是枝子。如果我們坦誠以對,會明白若離了主,我 [....]

靈命日糧 :繼續努力

讀經:腓立比書1章12-18節, 

在一場為弟兄舉行的講座中,我有機會和老朋友克萊德交談,他多年來都不斷地鼓勵和指導我。當時,有兩位來自中國的年輕弟兄和他在一起,他們是初信者,對於克萊德真摯的友誼和屬靈的幫助銘感五內。近八十歲的克萊德充滿熱情地說道:「我從未像今天這樣,對認識並愛基督而感到如此興奮過。」

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也顯示出他那從未隨時間而消退的熱心與目標:「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立比書3章10節)。保羅從他與耶穌的關係這個根基,結出了果子,就是他以澆不熄的熱情領人歸主。他樂於和人分享福音,當別人因而變得勇敢無懼時,他也大受激勵(1章12-14節)。

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單單為主做事,我們可能會在某個時候耗盡心力。但如果我們的目標像保 [....]

靈命日糧:智慧之言

讀經:傳道書12章6-14節 

我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常常想起那些在我生命中有正面影響的屬靈領袖們。在神學院時,上帝使用我的舊約教授,讓聖經的話鮮活地向我展現;我的希臘語老師用嚴苛的高標準來鞭策我的新約學習;在我初期的牧養事奉中,主任牧師也帶領我建立有影響力的事工,以幫助他人靈命成長。這些老師都以不同方式鼓勵我。

所羅門王睿智地觀察到屬靈領袖能幫助我們成長:「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傳道書12章11節)。有些老師鞭策我們,有些建立我們屬靈生命的基礎,還有一些如牧羊人一般地關懷我們,在我們受傷時聽我們傾訴。

我們的大牧者給了領袖們不同的恩賜:勸戒、教導、牧養。然而,不管我們是領袖還是學生,祂都希望我們存有謙卑且愛他人的心。能被我們的大牧者使用,鼓 [....]

靈命日糧:言傳身教

讀經:約翰福音13章5-17節 

如果你曾上過寫作課,或參與作家的會議,你很可能會聽到這句話:「不要平鋪直敘,要讓真實情景躍然紙上。」換句話說,就是讓你的讀者「看見」真實情景。作家透過細膩的描述,使實際情景宛如就在眼前,讓讀者「親眼目睹」。

我們常常光說不做,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說比較簡單快速。向人示範如何做某件事,需要花上時間和精力。在教學中,指出學生的錯處,要比讓他們看見正確的示範輕省容易多了,然而後者卻更有學習效果。

幾千年來,猶太人只靠律法得知什麼是當行、什麼是不當行的。直到耶穌基督來到,祂讓他們看見如何活出上帝一直以來告訴他們所當活的生命。耶穌不只是口說:「要謙卑!」祂乃是「自己卑微」(腓立比書2章8節)。祂不只是口說:「赦免他人。」祂真正地赦免了我們(歌羅西書3章13節)。祂不只是口說 [....]

靈命日糧 :很無聊

讀經:約翰福音10章7-14節 

當我們的孩子還是青少年時,我們常會在他們參加教會的青年團契後,問他們說:「今晚的團契聚會如何?」他們卻總是回答:「很無聊。」幾週之後,我決定自己一探究竟。於是,我悄悄地到他們的聚會場所觀看,看見他們有說有笑、專注聆聽,很開心地參與團契!在回家路上,我又問了他們當晚的聚會如何,他們再次說:「很無聊。」我說:「今晚我也在場,我看到你們其實很開心。」他們回答:「或許今晚沒像平常那麼糟吧!」

後來我發現,他們不願承認自己享受團契聚會,因為在同儕壓力下,他們害怕承認自己的感受會顯得不夠「酷」。這一發現,讓我不禁思考,在屬靈的事上,我是否也害怕表現得太興奮?

事實上,除了知道基督是誰,以及祂為我們所作的事之外,在這宇宙間實在沒有什麼更值得叫我們興奮的事了。耶穌說:「我來了, [....]

壓迫

主啊,
也許我真的幫不上甚麼忙,可是我把這一切都交託給祢。
我知道也確信,祢是知道受委屈的人的痛苦,也會施行公義。

靈命日糧 :善變的跟隨者

讀經:約翰福音12章12-19節,19章14-16節 

人真是善變啊!當耶穌為了過逾越節而進入耶路撒冷時,人們歡欣鼓舞地迎接祂,並高聲呼喊祂為王(約翰福音12章13節)。但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這群人卻要求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19章15節)。

試想,我何嘗不是和這群人一樣善變呢?我為球隊勝出而興奮歡呼,但他們輸球時,我就變得興趣缺缺了。我喜歡響應新的社區運動,而當熱潮轉到其他城市後,我也就放棄了。當耶穌施行神蹟時,我樂於跟隨;但當祂要求我付出時,我就逃避了。當跟隨耶穌被認為是值得炫耀的事,我就會熱心跟隨。當看到耶穌以機智回答自以為聰明的人,以智慧靈巧回應有權有勢的人時,信靠耶穌是件容易的事(馬太福音12章10節,22章15-46節)。但是當祂開始談論受苦、犧牲和死亡時,我就躊躇不前了。

我多麼希望自己是個忠心跟隨耶穌 [....]

靈命日糧 :悲劇性缺陷

讀經:歷代志下26章3-15節 

在文學上,悲劇性缺陷這個名詞指的是促使主人翁墮落的個性。這正是16歲就受膏為猶大王的烏西雅的寫照。多年來,他都專心尋求主,為此上帝也使他諸事亨通(歷代志下26章4-5節)。但好景不常,當「烏西雅的名聲傳到遠方,因為他得了非常的幫助,甚是強盛」時,事情就改變了,因為「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15-16節)

烏西雅進入上帝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16節),公然干犯上帝的命令。或許是驕傲使他以為自己可以例外,不必像其他人那樣遵行上帝的律法。當烏西雅向著那些阻擋並指責他燒香的祭司發怒時,上帝就伸手用大痲瘋攻擊他(18-20節)。

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現實生活,我們都常常看到一個擁有好名聲的人,墮落到羞辱與受苦的境地。最後,「烏西雅王長大痲瘋直到死日,因此住在 [....]

靈命日糧 :住了吧!靜了吧!

讀經:馬可福音4章35-41節 

我的朋友艾露看待生活,有她獨到的智慧。有一次我問候她說:「今天好嗎?」我原先預期她會回應我:「很好!」但沒想到她卻回答我:「我得要把祂叫醒!」我問她什麼意思,她開玩笑地反問:「你沒讀聖經嗎?」接著便說:「門徒碰到麻煩的時候,他們就跑去把耶穌叫醒。而我也要去叫醒耶穌!」

當碰到麻煩坐困愁城時,我們會怎麼做呢?或許,我們會像門徒在生死關頭的暴風雨中,直奔耶穌面前(馬可福音4章35-41節)。然而有時候,我們可能想要靠自己脫離困境,藉著報復並詆毀那些找我們麻煩的人。我們也可能瑟縮在角落發抖,讓自己陷入絕望。

我們要向門徒們學習,直奔耶穌這唯一的盼望。祂或許不會立刻救我們脫困,但是要記住,祂和我們同在一艘船上,情況就截然不同了!感謝上帝,在我們生命的風暴中,祂永遠與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