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上帝
上帝應許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記住仰望上帝。上帝垂聽我們的呼求,看見我們的眼淚,也深知我們的心。當我們忙於環顧周圍的環境,沉溺在絕望的海洋之中時,祂正施行神蹟要救拔我們。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讀經:路加福音16章1-10節
在我家附近,有許多人家常常將自家的農產品及盆栽擺在路旁出售,他們是以一種「信任方式」來經營。有時候,我們也會開車到這些無人看管的攤子,幾經挑選後,就把錢放入攤子邊的錢箱或是舊咖啡罐內。然後,回到家裡享用這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然而,這種「信任方式」並非每次都奏效。我的朋友潔琪在她的住家前也擺了個花卉攤子。某天,她看見窗外有一位穿著體面的女士,戴著一頂大帽子,將好幾盆鮮花放入她的後車廂。潔琪不禁笑逐顏開,心想自己的勞力沒有白費,至少可以帶來五十美元的利潤。可是,後來當她去查看錢箱時,卻發現是空的。在這種「信任方式」下,反而讓人看出這位女士的不誠實。
對那位女士而言,隨手拿走幾盆鮮花,或許是小事。不過,在小事上誠實,也代表著我們對大事的處事態度(路加福音16章10節 [....]
讀經:約珥書2章21-27節
沒有人能說自己從無遺憾。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經常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比別人走了更多的彎路,這對我們的身心靈都會產生一些長久的影響。
我有個朋友,多年都處在酗酒和濫用藥物的景況之中。但是上帝讓他的生命有了奇妙的改變。最近,他剛剛慶祝自己成功戒掉了酒癮和毒癮25年。現在,他的事業有成,有一位愛他的妻子,孩子也很愛主。他對那些處在生命低谷的人很有負擔,他成為他們的導師,以智慧和愛心幫助他們脫離舊有的生活方式。
上帝不曾撇下我們,即便過去我們做了不當的決定,使自己活在遺憾當中,但我們現在可以選擇要如何生活。我們可以選擇繼續過著沉淪的生活,讓悔恨吞噬自己的生命;也可以選擇投向耶穌的懷抱。正如上帝在約珥書2章25節中,呼召以色列百姓悔改,祂應許他們說:「蝗蟲、蝻子、螞蚱、剪 [....]
作者:王志希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 ——約翰福音4章34節 初來中國的 […]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12-14節
詹姆斯·麥迪遜是美國的第四任總統,在編撰美國憲法上,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提醒說:「不要撰寫過於冗長以至不能閱讀,或是毫無章法而難以理解的法律。」根據我所讀過的一些複雜的官方申請表格,麥迪遜總統的提醒非常值得重視。
在向人傳福音時,我們經常把福音講得過於複雜。值得慶幸的是,聖經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清楚地陳述救恩的好消息。耶穌對尼哥德慕這位甚有學問的法利賽人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稍後祂又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14章6節)。使徒保羅直截了當地對腓立比的獄卒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章31節)
上帝的愛是何等偉大,但這寶貴 [....]
讀經:歌羅西書3章22-24節
人生懷有抱負有錯嗎?凡事全力以赴,追求卓越,難道有錯嗎?其實,這真的可能會出錯。這完全取決於我們所持的目標和動機,是要榮耀上帝,或是實現自己的野心。
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節,保羅勸戒我們,基督徒應該過「討上帝喜悅」的生活。有些人在得到救恩的那一刻,便瞬間改變並敬虔度日;但對另一些人而言,這轉變的過程坎坷曲折。無論轉變是即刻的還是漫長的,基督徒追求的當是榮耀上帝,而非實現個人的野心。
因此在職場上,我們當問:「轉換工作會幫助我榮耀上帝、服侍他人嗎?」如果我們所追求的是為了上帝,那麼我們的焦點就會專注在上帝及他人身上,並時常反省:我要如何使用上帝給我的恩賜?
保羅勸戒我們「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歌羅西書3章22節)。無論是在會議室或在舟車往返之間;無論 [....]
讀經:歌羅西書3章1-14節
有個知名的服裝零售店要求銷售員的穿著要和櫥窗模特兒一樣,這是「維護品牌」的行動。這背後的理念是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慾望,因為這些人穿上該品牌的衣服,那亮麗的造型,會讓消費者也渴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
在消費主義當道的文化中,我們很容易被誘導,覺得如果我們穿上那些漂亮的衣著,就能「買」到別人的認可和接納。商人們想要我們相信:美麗的外表會使我們充滿魅力。
有時候,我們甚至讓自己相信,只要讓自己在世界上變得有吸引力,就能吸引人們來跟隨上帝。但聖經很清楚地指明,什麼對上帝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祂希望我們有耶穌的品格,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是屬於耶穌這個「品牌」,理當效法祂的形象(羅馬書8章29節)。當我們穿上祂的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品格(歌羅西書3章12節),並且存有 [....]
讀經:羅馬書6章1-11節
有一天,丈夫和我正在公共游泳池游泳,突然,大家都抬頭望著天空,原來有架小飛機正在上頭噴射英文字母。當我們也抬頭望時,飛行員正拼寫到「我愛……」。於是,大家開始紛紛猜測:或許這是有人在求婚?可能有個浪漫的傢伙正和女友站在某處陽台,很快就要說出:「你願意嫁給我嗎?」我們繼續看著天上拼寫出:「我愛你耶……」,我聽到有個年輕女孩說:「我想應該是耶麗或耶莉雅。」最後的結果拼出了:「我愛你耶穌!」這個飛行員在眾人面前,宣告了他對耶穌的愛。
我有個朋友經常用「主,我愛祢」作為禱告的結語。他說:「在主為我做了這一切之後,我實在忍不住要說『我愛祢』。」在我們今天的聖經裡,使徒保羅也在羅馬書6章1-11節告訴我們,耶穌為我們所作的一切是何等值得我們愛祂:祂被釘在十字架、受死、埋葬、復活,因此我 [....]
讀經:雅各書1章13-25節
當我小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曾有過一次死裡逃生的經歷。當時我們屋子大部分的家用器具,包括暖爐,都是使用天然氣。但是天然氣管線的一個小裂縫,卻差點叫我們送命。那天,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天然氣從那破口漏出,瀰漫了整間屋子,我們一家人都因吸入有毒氣體而失去意識。要不是被剛好路過來拜訪我們的鄰居發現,我們可能都因這個危險且隱形的敵人而喪命。
身為基督徒,我們也會發現,自己正被許多看不見的潛藏危險所包圍。各種誘惑和試探,以及人性的軟弱,都能使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陷入危險。然而,有別於我童年家中的天然氣,這些潛藏的危險並非來自外在,而是藏於我們內心。雅各寫到:「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雅各書1章14節)
我們犯罪的天性,加上看不到自身軟弱,都會讓我們 [....]
讀經:申命記30章11-20節
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蜜西.蘇麗文(Missy Sullivan)注意到,許多附在產品旁的使用者同意書、保證書,以及免責條款,字體小得讓人幾乎無法閱讀。這些內容刻意以極小的字體印刷,實際上是根本不想人們讀懂其內容。如此一來,很多人常常沒有閱讀所有條款,就簽下了合約。有一位在大學教圖像傳播的教授,買了一部新的智慧型手機,附有一份32頁的使用者同意書。他說:「公司根本不想讓你閱讀這份同意書。」
相對地,我們的主卻總是以明確和令人信服的方式,與祂的百姓交流溝通,不會試圖混淆和欺騙。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前,摩西曾對他們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也不是離你遠的……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命記30章1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