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強迫休息

讀經:西番雅書3章14-20節 

某一年的聖誕節前夕,我的朋友珍被診斷出罹患血癌,需要立刻接受化療。在這件事發生的幾週前,她剛告訴朋友,很滿意自己的生活,覺得上帝很恩待她,賜給她幸福的家庭、舒適的房子,以及剛出生的孫子。當她走進醫院時,她祈求能感到耶穌親密的同在。

接下來的七個月,是治療和被隔離的日子,她稱之為「強迫休息」時期。她說,無論是否能痊癒,她學會了如何放慢腳步、安靜省思,以及在上帝的慈愛及完美的計畫裡,享受休閒時光。

對珍來說,上帝給以色列人的其中一個應許,就如上帝親口應允她的一樣。上帝在西番雅書3章17節:「耶和華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珍說,在生病時所經歷的這段日子,使她的生命變得更加美好。如今她的癌 [....]

靈命日糧 :有人在看

讀經:提多書3章1-8節 

雖然已經過了幾十年,我仍然記得那件讓我深受打擊的事。當時我還在念高中,運動對我來說極為重要。我把精力都放在籃球上,花上幾百個小時練球。所以,當我在高中最後一年沒被選上大學籃球隊時,我徹底崩潰了。

即使內心失望又困惑,我仍然堅持下去。我當了大學籃球隊的記分員,在每場球賽中,幫朋友們記錄籃板球和進球次數。即使沒有我上場比賽,他們仍打進了州際錦標賽。老實說,我從沒想過他們怎麼看我當時的反應,我只是做我該做的事罷了。所以,當我最近聽到幾位同學和我弟弟說,他們從我的反應中瞭解到基督信仰,看到基督的榜樣,這讓我非常驚訝。我並不是要你和我做一樣的事,因為我也不是很確定我到底做了什麼。重點是:不管我們是否知道,都有人在看著我們的言行舉止。

在提多書3章1-8節裡,使徒保羅告訴我 [....]

靈命日糧 :直率坦誠

讀經:約翰福音4章7-26節 

母親有很多優點,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她坦誠的性格。每當我徵求她對某件事情的意見時,她總是說:「除非你真的願意聽,否則不要來問我的意見。我不會揣摩你想聽的答案,只會把我最真實的看法告訴你。」

在這個講究遣詞用字的世界裡,母親的直率令人耳目一新,這也是摯友的特質。即使我們不願意聽,真正的朋友還是會以愛心說誠實話。如同箴言所說:「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箴言27章6節)

這正是耶穌是我們最棒的朋友的原因之一。當耶穌在井邊遇到那名婦人時(約翰福音4章7-26節),祂拒絕在次要的問題中繞圈子,而是單刀直入地談到她內心最深入的需要。耶穌挑戰她對父上帝屬性的認識,並滿有恩慈地與她談到她破碎的夢想和內心最深的失望。

讓我們敞開心懷來到上帝面前,主必透過聖經坦誠地告訴 [....]

靈命日糧 :好人

讀經:羅馬書3章10-18節 

在傑瑞的追思禮拜上,牧師說:「傑瑞是個好人,他愛家人,對妻子忠誠,他在軍隊為國家效忠。他是個好爸爸、好爺爺,也是很棒的朋友。」

但牧師接著對在場的親友說,即便如此,傑瑞的一切善行並不能確保他上天堂。如果傑瑞還活著,他肯定會第一個這樣告訴他的親友。

因為傑瑞相信聖經上所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罪的工價乃是死」(6章23節)。當傑瑞的人生旅程來到了終點,他的永恆歸宿,與他在世上是否有好行為無關,而是全靠耶穌替他受死,償還了罪的贖價。傑瑞相信每個人都需要親自接受上帝白白賜給我們的恩典,也就是我們在主基督耶穌裡得到的永恆生命(6章23節)。

傑瑞的確是個好人,但他永遠都「不夠好」,我們也是如此。唯有信心能使我們因著恩典 [....]

靈命日糧 :成就大事

讀經:希伯來書11章32-40節 

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卻擁有不平凡的信心。他出生在18世紀一個勞工家庭,後來成為一名鞋匠。克里在製鞋之餘,也鑽研神學和閱讀探險雜誌。上帝透過聖經和那些發現新族群的報導,激發他對全球宣教的負擔。後來他去了印度,成為一名宣教士。但他在那裡不僅僅是宣教,還以他所學習的當地方言翻譯了聖經。克里說過:「要期待上帝成就大事,更要竭力為上帝做大事。」這表達了他對宣教的熱忱。他也活出了這句至理名言,他的生命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投身宣教事工。

聖經告訴我們,許多人因著對上帝的信心,而做了許多奇妙的工作。希伯來書記載:「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希伯來書11章33-3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