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不切實際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55章6-13節
 

有很多事引起了我對耶穌的興趣。比如,耶穌在宣教事工中,總會提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琢磨不透的道理,包括祂那讓人以為不切實際的教導。

人生走到某個階段,我們會以為自己看透了生命,而且也形成了既定的看法與應對方式。然而,耶穌打破了我們固定的生活方式,呼召我們走一條更新、更好的路。但要注意了!這條跟隨耶穌的道路將充滿了挑戰。

思考一下這些矛盾的主張: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馬可福音8章35節);你要給予,才能獲得(馬太福音19章21節);「哀慟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章4節);作首領的,應當像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章26節);忍受痛苦並非徒然(馬太福音5章10-11節)。

基督的宣告,使人們認為祂不切實際。其實,不切實際的是我們!我們就像小孩 [....]

靈命日糧 :大有功效

讀經:讀經:雅各書5章13-18節
 

我妹妹發現她罹患了癌症時,我請朋友們為她禱告。當她進行手術時,我們求主讓醫生能成功切除所有癌細胞,使她不需要再進行化療或放射性治療,結果上帝應允了!當我報告這個好消息時,一位朋友評論:「很高興我們的禱告大有功效。」我則說:「感謝上帝,這一次祂應允了我們的禱告。」

雅各書說:「義人竭力的祈求是大有功效的」(5章16節,呂振中譯本)。但是「竭力的」和「大有功效的」是否意味著,若我們禱告越熱切,或是我請求越多人一起禱告,上帝就有可能應允我們呢?我懷疑這說法,因為我曾有過許多上帝不應允禱告或要我等候的經驗。

禱告是大有功效的,但是也存在著極大的奧秘。聖經教導我們禱告要有信心,要大膽迫切,要堅持,要降服於上帝的意旨。而且,上帝以祂的智慧所回應的都是最好的。為著上帝 [....]

靈命日糧 :愛我更多?

讀經:讀經:約伯記12章1-10節
 

在經濟蕭條期間,我組織了一個支援小組,協助基督徒度過失業難關。我們提供他們寫履歷表的建議,人際網絡和代禱扶持。但問題出現了:找到工作的人,幾乎都不會返回支援小組來鼓勵其他的人。這讓留在小組的成員倍感孤獨與隔離。

此外,來自那些從未經歷失業滋味的人的評論,更是雪上加霜。他們就像約伯的朋友對他的受苦發出的指責一樣:「你若清潔正直,祂必定為你起來,使你公義的居所興旺」(8章6節)。到12章,約伯開始用我們能了解的話來表達看法。他說他感覺自己被那些無災無禍的人所嘲笑藐視(5節)。

當我們凡事順利時,我們可能會開始以為我們之所以沒有麻煩,多半是因為我們比較正直,或者上帝愛我比那些在困境中掙扎的人更多。我們忘了,這個墮落的世界所帶來的影響對任何人都沒有差別。

[....]

靈命日糧 :結局已定

讀經:讀經:約翰一書5章10-15節
 

我愛看足球,而且是英國大聯盟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的球迷。每當利物浦隊參賽時,我都處在焦慮狀態。每一次射門得分或是失誤都能改變比賽的結果,因此觀看球賽時我都會十分緊張。這也是球賽引人入勝的部分原因。然而,最近我看了一場利物浦足球聯盟賽事的重播錄影。我驚覺自己在觀看重播賽與看現場直播的緊張程度,差別竟如此之大,為什麼呢?因為我已經知道比賽結果,因此可以輕鬆地觀賞球賽。

生活常常像是在看直播球賽。時而震驚訝異,時而沮喪恐懼;因為我們不能預知結果。但是,基督徒卻能得著心靈安慰,雖然所經歷的實際生命景況前景不明,但我們永恆的結局,已經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而確定下來。

使徒約翰寫到:「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翰一書5章 [....]

靈命日糧 :安然睡覺

讀經:讀經:詩篇121篇
 

睡眠對健康非常重要。科學家無法確切地知道為何我們需要睡眠,但是他們確知睡眠不足會導致各種問題,影響我們的健康,如:未老先衰、體重增加、罹患各種疾病──小如流感大至癌症。當我們進入夢鄉時,上帝在我們的身體所做的事,並不亞於任何神蹟。我們不須做任何事,上帝就讓我們恢復能量、重建和更新細胞、重整我們的思緒。

睡眠不足的原因很多,有些可能是我們無法解決的,但聖經指出,操勞工作不應該是其中一項(詩篇127篇2節),安然入睡更是上帝所賞賜的恩典,我們當為此感恩。若有睡眠不足的問題,我們必須找出原因。你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換取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才「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呢?還是認為別人都做不好,事工中缺你不可而付出額外努力?

有時,我會認為:我清醒時做的工比我睡覺時上帝所做 [....]

靈命日糧 :見證人

讀經:讀經:約翰一書1章1-10節
 

當「每日探索」電視節目的製作團隊在錄製傳記節目時,我們都特別喜歡去採訪與傳記主人翁熟識的朋友,以瞭解傳記人物的生命故事。這些年來,我們採訪過的人包括了:在中國的集中營和李岱爾(Eric Liddell)同住一間牢房的人;二戰期間在魯益師(C.S. Lewis)的家裡住過的婦女,當年她還是少女;以及曾在美國的南巡演說期間,擔任喬治·華盛頓·卡弗(Dr. George Washington Carver)的司機的人。他們都開誠佈公地向我們講述了這些傳記人物激動人心的生命特質。

身為耶穌十二個門徒之一的約翰,在年老時寫了一卷書信。在卷首即表明了自己身為見證人和耶穌親密追隨者的身分。約翰寫道:「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見過了,現在也作見證,並且向你們 [....]

靈命日糧 :屬靈眼光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1章15-21節
 

有個囚犯曾在古巴監獄裡度過十四個年頭,他說有一個給自己打氣,維持生存意志的妙方:「我的牢房裡沒有窗戶,於是我在心裡想像著在門上開了一扇窗,透過我腦海裡的想像,我可以看見一幅美麗的景象,有山有水,河水汩汩流瀉漫過山谷奇石,這景象栩栩如生,我無需費力,每次望著牢房門上時,即可看見。」

無獨有偶,聖經裡最能給人帶來希望的幾本書,如:腓立比書、歌羅西書、以弗所書,全是保羅在羅馬被軟禁時所寫的。從保羅寫給以弗所的書信中,即說明了使徒保羅在被拘禁之地所看見的生命盼望。

首先,保羅看見他先前所建立的教會的屬靈成長。在以弗所這卷書中他為著教會有信心的見證而不住地感謝上帝(以弗所書1章15-16節)。接著,他祈求上帝開啟他們心靈的眼睛,看見上帝「極豐富的恩典」(2章7節) [....]

靈命日糧 :糾正過來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那一天真是好天氣,風和日麗、晴朗溫煦,我們把家裡多餘物品陳列出來,舉辦車庫拍賣會。人們紛紛前來選購,翻找著衣物、平裝書和不成套的碗盤。我卻注意到有個年輕的女子正盯著一條白色珠鍊,幾分鐘之後,那條項鍊和那個女子都不見了。我發現她往街上走去,於是我趕緊跑了過去,看到那條項鍊正握在她的手掌裡。當她看見我這個物主出現時,知道再也逃不掉了,只好掏出錢來,償還這偷來的東西。

稅吏撒該也償還了他所訛詐的錢財。那是因為撒該遇見耶穌之後就被改變了。在那時代,稅吏經常向百姓收取額外的稅金,藉此中飽私囊。他誓言償付四倍的金額給那些他曾經訛詐的人(路加福音19章8節)。撒該希望歸還這些錢,並且把他一半的財產分給窮人。這表示他的心裡已經有了重大的改變,他曾經是個掠奪者,在遇見耶穌之後,他決心改過 [....]

靈命日糧 :罪人歸宿

讀經:讀經:羅馬書5章6-15節
 

有一次,我的朋友和人聊天,那人對基督教沒什麼好感。我的朋友知道如果自己的用詞聽起來太「屬靈」,就會失去與他繼續談話的機會。因此,在談話的時候,朋友問道:

「嘿,鮑伯,你知道有罪的人上哪兒去嗎?」

「這還不簡單,」他回答說:「你是要告訴我,這些人都會下地獄吧?」

「不對,」我的朋友說:「他們上教會去了。」

鮑伯啞口無言,這是他意想不到的答案。他沒想到會聽見一個基督徒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於是,我的朋友當下就對他說:基督徒瞭解到自己有罪,需要不斷獲得心靈更新。藉此機會,他解釋了恩典的意義──儘管我們罪孽深重而不配得救贖,卻能得到上帝的恩待(羅馬書5章8-9節;以弗所書2章8-9節)。

或許,我們沒有讓非信徒瞭解教會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