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百分之二十七

讀經:讀經:彼得後書3章1-13節
 

對於聖經中的預言,人們的心態大相逕庭。有些基督徒是如此投入,經常談論最新的世界大事,認為那些是聖經所說,基督可能隨時再臨的預兆。其他人則對於預言的看法漫不經心,似乎覺得這一切都與基督徒的生命無關。

所以,預言重要嗎?這裡有一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看清事情。聖經有31,124節經文。在這些經節中,有8,352節的內容和預言有關。在整本聖經的經文中佔了百分之二十七!

因為預言佔了超過四分之一的聖經經文,基督徒應該看重它在上帝啟示中所扮演的角色,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記住為甚麼上帝把它放在裡面。在描述世界將如何結束之後,彼得做了結論:「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彼得後書3章11節)。換句話說,既然知道現今這一切將要過去,而我們是屬於那 [....]

靈命日糧 :我發明的

讀經:讀經:約伯記38章4-18節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博伊爾(Willard S. Boyle)是數碼相機和哈伯太空望遠鏡中「電子眼」的發明者之一。有一次,他想買新的數碼相機,於是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市的一家商店。起初售貨員試著向博伊爾解釋相機的複雜性,但很快就停住了,因為他覺得要讓博伊爾瞭解那麼複雜的相機,簡直是太難了。然而,博伊爾卻直接對推銷員說:「你不必解釋,數位相機的技術是我發明的。」

在上帝允許撒但帶走約伯的家人、健康、財產(約伯記1-2章)來試煉約伯之後,約伯哀嘆他出生的日子(3章)。在接下來的幾章,約伯質疑為甚麼上帝允許他承受如此多的苦難。接著上帝很直接地提醒約伯:祂「發明」生命,並創造了世界(38-41章)。上帝讓約伯重新思考他所說過的話,要約伯注目於祂的至高權能,以及祂在地 [....]

靈命日糧 :智者之言

讀經:讀經:約翰一書2章12-17節
 

我曾是加州一家教會長執會的成員。其中有一位名叫鮑伯•史密斯的長老比我們大多數人都年長,也經常提醒我們要跟隨聖經的引導。

記得有一次,我們已經花了一個多小時,討論關於教會缺乏領袖人才的狀況,並且努力找出各樣可行的方案。在討論的過程中,鮑伯一直保持緘默,最後,他輕聲說:「弟兄們,我們都忘了耶穌的答案,在想方法解決領袖人才缺乏的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路加福音10章2節)。於是,我們謙卑下來,用會議剩下的時間向上帝禱告,求祂興起工人,差派工人到禾場上去。

魯益師曾說:「若有智慧當然最好,否則得智慧的最佳之道,就是置身於智者之中。」正如箴言1章5節所說,明理的人會接受明智的忠告。鮑伯的見解使眾人受益,這是智慧人的最好例子,因他們 [....]

靈命日糧 :淚水小徑

讀經:讀經:啟示錄21章1-7節
 

在美國的歷史上,曾經發生一起嚴重的悲劇事件,即是在19世紀初期,數以萬計的美國原住民被迫遷徙。美國原住民部落,曾經與白人立約,也曾經與白人並肩作戰,可是到了最後,這些原住民卻被人口不斷增長的白人驅逐出了他們的家鄉。就在1838年的冬天,數萬名切羅基人不得不步上嚴酷的一千里西行路程,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淚水小徑」。在這趟旅途中,很多人缺衣少食,或完全沒有衣物、鞋履、補給……等等供應,這種不公義的結果最終造成了數千人的死亡。

這個世界至今依然充滿了不義、痛苦和令人心碎的事,今天許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正走在一條淚水小徑上,忍受著痛苦卻無人安慰,流著淚水卻無人在乎。然而,主看見了我們的眼淚,祂安慰我們憂傷的心(哥林多後書1章3-5節)。祂賜給我們盼望, [....]

靈命日糧 :情感傷害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26章36-46節
 

幾年前,有個朋友跟我一起讀馬太福音26章,讀到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時,他對我說:「如果是我和耶穌一起在客西馬尼園,我一定會做祂的後盾,我絕對不會睡著。」他接著義憤填膺地說:「當他們聽到耶穌是如此煩愁時,怎麼還可能睡得著?祂根本已經是在求他們了!」(參閱38節)

想到我們兩個都長時間在外工作,而家人時常都無法看到我們時,我不禁開口問他:「曾經有多少次,我們的孩子在學校活動時,希望在人群中看見我們?我們的孩子是否因為我們不在身邊或太過忙碌,而必須獨自面對難題?我們的家人和朋友的確極需要我們親自花時間付出關懷,甚至耶穌也希望祂的門徒與祂一起守望禱告。」(參閱40-45節)

要平衡生活所需,同時顧及我們所愛的人、所服侍的人,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一旦沒有做到,儼 [....]

靈命日糧 :問路

讀經:讀經:何西阿書14章
 

我一向不喜歡問路,因為我總覺得只要多嘗試幾次、多繞幾圈,終究能找得到要走的路。相反的,我的妻子瑪蒂總是樂於問路,她也想不通我明明就不認得路,為何不肯向人問路。到頭來,其實她才是最明智的人。因為每當我以迷路收場時,她則無需焦慮就快速地抵達目的地。

我們常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其實這樣的想法和聖經裡所提到的警語恰恰相反。聖經說:「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箴言16章25節)。所以,當走上岔路的時候,我們需要停下腳步,仔細詢問上帝的道路,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何西阿書14章9節)。

人生不能沒有方向,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如何得著蒙福及和睦的人際關係,如何以服侍和愛的行動活出有意義的生活,如何與上帝同行而獲得 [....]

靈命日糧 :愛的禮物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2章1-7節
 

去年聖誕節,我收到一些很不錯的禮物,如:滑雪褲、手鍊和電子書閱讀器。然而,我最喜歡的禮物卻是與人相處的時間:與很久不見的九個姪孫兒女玩在一起;和姪女夫婦一起帶著他們1歲半的女兒,參加了我們教會的平安夜崇拜;去探望飽受病痛折磨的退休同工和他的妻子;與老朋友一起歡慶聖誕;與我的親人一同讀聖誕的故事。這些全是很特別的禮物,因為這些都是愛的分享。

兩千年前,天父上帝因著愛而賜下一個禮物,就是馬利亞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的耶穌(路加福音2章7節)。牧羊人知道耶穌是奇妙的禮物,因為他們還在曠野的時候,天使已向他們宣告耶穌的降生(8-14節),於是他們就趕忙來見祂,也與人分享這大好的消息(16-17節)。然而,後來許多人都棄絕了耶穌,但是祂仍為了我們的罪受十字架的刑罰、埋葬。過後,祂 [....]

靈命日糧 :快點走!

讀經:讀經: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13節-3章5節
 

在十字路口對面,我看到交通燈轉綠時,有輛車卻遲疑不前,突然間,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一聲吼叫:「快!快!快點走!」這憤怒的聲音嚇壞了這個猶豫的司機,他也有點困惑,不知道這聲音從何而來。接著,我看見他後面的那輛車上裝了一個大喇叭,難怪這個駕駛員能夠對其他的司機破口大罵!最後,這個猶豫的司機終於回過神來繼續前行,但這個憤怒司機的無禮和不耐煩讓我深感震驚。

有時候,人們以為上帝也是這樣易怒、性急,隨時要用某種超大的喇叭對他們喊叫。他們害怕上帝在背後盯著,隨時準備對他們的任何錯誤施行懲罰。

事實上,即使我們在生活中蹣跚踉蹌,上帝對祂子女的作為總是出於祂滿有耐心的愛。使徒保羅希望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明白這點,也為他們禱告:「願主引導你們的心,叫你們愛上帝,並學基督的忍耐。」 [....]

靈命日糧 :還是孩子

讀經:讀經:提摩太前書4章9-16節
 

達雷爾•比利薩特(Darrell Blizzard)中學畢業後,離開了他長大的孤兒院,加入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戰況激烈,他很快就擔起了那些通常只交給年長和資深者的重要任務。多年之後,他告訴記者在成為B-17四引擎轟炸機的駕駛員之前,他只駕駛過四匹騾子拉的犁。此時近九十歲的他說道:「我們駕駛那些飛機的時候,都還是孩子。」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許多年幼時就勇敢跟隨上帝的人物。在屬靈領袖腐敗的情況下,「撒母耳還是孩子……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母耳記上2章18節)。年輕的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即使別人告訴他:「你不能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因為你年紀太輕」(17章33節)。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得知要懷上帝的兒子時,可能還很年輕,但她卻對來 [....]

靈命日糧 :另類鼓勵

讀經:讀經:詩篇19篇7-11節
 

你希望得到鼓勵嗎?你需要在諸事不順的今天得到一點激勵嗎?讓人意外的是,詩人大衛所寫的一些看似負面的話語,竟然能振作你的士氣。

當我們讀詩篇19篇時,就可以看到詩人簡短地列出由上帝清楚定義的「律法」,或是生活準則,都能帶出正面的結果。這些看起來都不像是鼓勵的話語,因為有些人把上帝的標準看成是一種限制,好似會剝奪我們幸福的規條。

以下是詩人用來描述上帝標準的幾個字詞:律法(7節)、法度(7節)、訓詞(8節)、命令(8節)、道理(9節)、典章(9節)。這些字眼好像並不那麼賞心悅目,以至於許多人都拒絕或迴避。

然而,若我們以信靠與順服的心來接受這些話語,將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靈魂甦醒、擁有智慧、喜樂之心、敬虔生活、明亮眼目、持久忍耐、真理和公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