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至死忠心

讀經:讀經:啟示錄2章8-11節
 

英國利物浦的沃克美術館收藏了一幀羅馬士兵的畫像,這位士兵忠心地站立在那裡守護著龐貝古城。這幅畫的靈感源於一次龐貝古城的考古行動,當時發現了一位全副武裝的羅馬士兵,塵封在火山灰中。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整座城市覆蓋於熔岩之下,也同時將當時的人民和文化凝固在那一刻。這幅「至死忠心」的畫像,見證了一位哨兵在被死亡的烈焰吞噬之際,仍堅守崗位,忠心至死。

公元一世紀士每拿教會的會眾因基督而受到逼迫,就面臨了要至死忠心的考驗。主知道他們的忠誠(啟示錄2章9節),並因為他們會遭受更多的苦難,所以耶穌鼓勵他們:「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示錄2章10節)。

[....]

靈命日糧 :面對恐懼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14章22-33節
 

我永遠不會忘記,小時候每當房間的燈關掉以後,我就很害怕那些丟在椅子上的衣服會變成可怕的恐龍,隨時將我吞噬。每當想到年幼時因恐懼而睡不著時,就讓我想到:當生命遇上麻煩的時候,恐懼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它只會使我們躊躇不前,使我們不敢去做應該做的事。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定睛仰望耶穌。

當門徒們面對波濤巨浪,船幾乎被打翻時,耶穌行在水面上,向他們確保:「是我,不要怕!」(馬太福音14章27節)在耶穌受十字架的酷刑之後,祂的跟隨者因恐懼而緊鎖在室內,耶穌向他們顯現,並問他們:「你們為甚麼愁煩?為甚麼心裡起疑念呢?」(路加福音24章38節)祂知道試煉不可避免,因此祂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祂所表達的意思很清楚,信靠祂的同在和 [....]

靈命日糧 :馨香之氣

讀經:讀經:約翰一書4章7-11節
 

凱蒂緊張地走進教會,琳達邀請她來參加青年小組派對。她已經很多年沒有來教會了,不知道在情人節和這麼多陌生人一起共進晚餐會是什麼情景。然而,就在發現她的盤子裡有許多情人卡的那一刻,她的心開始平靜下來。那是在場的每一個人,提前為她準備的。他們贈送卡片給每一個參加者,但令凱蒂感動的是:他們竟然也為她這個陌生人準備了卡片!

凱蒂覺得自己受歡迎,因此她進而接受琳達的邀請,參加教會的崇拜。在那裡,她得知雖然她是罪人,上帝仍然愛她,於是她接受了基督耶穌的饒恕。這個青年小組讓她感受到上帝愛的馨香之氣,藉此上帝打開她的心扉,使她相信祂。

使徒約翰說:「上帝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約翰一書4章11節)。這份愛是給在基督裡的弟兄姊妹的愛,也同樣是給那些還不認識祂的人 [....]

靈命日糧 :留下見證

讀經:讀經:歌羅西書3章8-17節
 

某天,我在上班時間接到妻子的電話,她說:「隔壁鄰居一定有什麼事,許多車子停在門外。」一想到鄰居的職業,我也擔心起來,怕他會遭遇不測。很快地,我的擔心得到了證實。我們的鄰居,崔弗·斯洛特警官,在他力圖阻止兩名銀行搶匪逃脫時,因公殉職了,整個社區為之震驚。

死亡突然臨到崔弗,然而,他已經準備好了。他在基督裡的信心確保了他在天堂有一席之地,同時他行為正直,保有完好名聲。數百名崔弗的同事出席了他的葬禮,他的同事布蘭登·胡杰說:「他不僅是一名忠於職守的警官,更是一個愛護妻子的丈夫,關懷兒女的慈祥父親。」當天,對崔弗的追悼都集中在他高尚的品格,以及他對家人的關愛。

崔弗用生命詮釋了歌羅西書3章12-13節:「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 [....]

靈命日糧 :由心發出

讀經:讀經:詩篇119篇9-16節
 

年幼的時候,我的鋼琴老師堅持讓我背譜。她不但要求我完美無誤地彈完一首曲子,我還必須靠著記憶彈完好幾首曲子。她的理由是,她不希望她的學生在受邀彈琴時,回答說:「對不起,我沒有帶譜。」

孩童時期,我也背誦聖經經句,包括詩篇119篇11節。在我有限的理解力中,我以為我只要背出這些經文,就可以使我不犯罪。因此我努力地背誦聖經,甚至還贏得了獎品──慕迪聖經故事書。

雖然背誦聖經是一個值得培養的好習慣,但是背誦聖經並不能使我們遠離罪惡。在我贏得了背誦獎不久之後,我就明白了:雖然我的腦海裡有諸多經文,但這似乎對我的行為毫無影響。只靠記住經文不僅不能夠勝過罪惡,反而只會衍生罪咎感。

後來,我終於明白上帝的話語必須融入我整個生命當中。我必須消化背下來的經文 [....]

靈命日糧 :救贖計畫

讀經:讀經:路得記3章1-11節
 

在聖經時代,寡婦的生活通常都極度貧窮。路得和她的婆婆拿俄米失去了丈夫之後,她們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景況。但是,上帝為她們提供了保障,並讓路得在祂偉大計畫中佔有一席之地。

波阿斯是一位富有的地主,他了解路得,也欣賞她(路得記2章5-12節)。有一天晚上,他醒來時驚覺路得躺在他的腳下(3章8節)。路得對他說:「求你用你的衣襟遮蓋我」。換言之,路得是問波阿斯,身為有買贖權的近親,他是否願意娶她為妻(9節)。路得尋求的不只是保護,而是婚姻關係,顯然,波阿斯同意娶她(11-13節,4章13節)。

這並非一般常見的浪漫愛情故事,但正因路得選擇順從拿俄米的指引(3章3-6節),而展開了一連串的故事,使她身處上帝的救贖計畫之中。路得嫁給波阿斯之後,生了俄備得,即是大衛王的祖 [....]

靈命日糧 :更進一步

讀經:讀經:歌羅西書3章18節-4章1節
 

十九世紀時,英國的工作環境相當惡劣。那些工人無論男女老少,白天在危險重重的工廠工作,晚上則回到貧民窟的破爛房屋;大多數工廠的老闆都不會在乎員工的福利。

但在當時,吉百利(Cadbury)巧克力工廠的老闆們卻是不同。身為貴格會的成員,這些有恩賜的企業家致力於改善其兩百名員工的工作環境。他們打造了一座先進的工廠,裡頭有暖氣供應的更衣室、廚房和休閒區。他們甚至為了照顧員工的屬靈需要,每天開始工作時,會有一段查經時間。

歌羅西書4章1節告訴我們:「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吉百利工廠確實做到這一點。他們竭力公公平平地對待員工,而因為他們服事的是天上之主,所以他們願意更進一步去滿足人們身心靈的需要。

或許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