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都是袮愛我
作者:等候の羔羊 再一次感歎時光流逝 我曉得袮愛我 回望過去歲月 滿滿都是袮恩慈 展望未來日子 袮愛永恆不變 […]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作者:等候の羔羊 再一次感歎時光流逝 我曉得袮愛我 回望過去歲月 滿滿都是袮恩慈 展望未來日子 袮愛永恆不變 […]
讀經:讀經:詩篇145篇1-13節
每年夏天,電視節目「早安美國」的數萬觀眾都會投票選出「美國最美麗的地方」。當2011年的優勝者揭曉的時候,我好高興!因為沉睡之熊沙丘國家湖岸,就在我的家鄉密西根州。不可否認地,我意想不到獲勝的地點竟然近在咫尺。這讓我想起,當我和妻子瑪蒂在參觀尼加拉瀑布的時候,一個居住在當地的男人在旁邊看到我們這些旅遊者的激動和歡呼時,嘲諷地說:「這有什麼了不起,我每天都能看到。」
我們是多麼容易對身邊的環境習以為常,對熟悉的事物變得麻木,即使那是曾經帶給我們極大快樂的地方,以及倍感幸福的經歷。雖然上帝的榮耀時刻在我們身邊清楚地顯現,有時候我們忙碌的生活卻擋住了視線。我們將祂在我們生活中的奇妙作為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對十架不再感到奇妙了,我們忘記了當祂兒女的榮幸,我們忽視了祂同在的喜樂,錯 [....]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18章24-28節
我很羨慕有些人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信念,並以舌粲蓮花說服他人。有些人稱之為「能言善辯」或者是「妙語如珠」。有些人則說這是「口才」。
亞波羅就有這種才能。我們聽說他是「有口才的,最能講解聖經」(使徒行傳18章24節)。然而,雖然他準確地講論關於基督的事,他卻單曉得約翰的洗禮。這並不完整,因為約翰所施的只是悔改的洗禮(25節,19章4節)。
亞波羅知道關於耶穌的教導,但是他可能還不知道關於耶穌的死、復活和聖靈已經降臨(使徒行傳2章)。他的教導並不完整,因為他不知道每天要靠聖靈得力量。
所以保羅的朋友──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邀請亞波羅到他們的家,以便糾正他的教導。雖然亞波羅受過高等教育,也精通經文,但他謙卑地接受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的指導。結果,亞波 [....]
讀經: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13-26節
最讓人傷心的話,或許就是「我不再愛你了」。這幾個字會終結情誼、 讓人心碎,並且令夢想破滅。一些曾遭遇背叛的人,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往往會決定不再相信任何人的愛,甚至包括上帝的愛。
上帝對我們的愛之所以不平凡,是因為祂應許我們,祂的愛是永不止息的。先知耶利米經歷慘痛的境遇,讓他心緒耗竭(耶利米哀歌3章13-20節)。耶利米一再呼籲以色列人要回應上帝的愛,並跟隨祂,可是他的同胞對他的呼求充耳不聞。在最沮喪的時候,耶利米說:「我的力量衰敗,我在耶和華那裡毫無指望!」(18節)
然而,在最黑暗的時刻,耶利米思想上帝無窮盡的愛,寫下「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 [....]
讀經: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9節
在密西根州蘭辛的冬天裡,有陽光的日子實在不多。但是去年的冬天,上帝給了我們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幾乎每個人都在為好天氣感謝上帝,除了我之外。當我離開辦公室時,有人說:「今天的陽光真好,真是上帝的恩典。」我回應說:「是喔,但這星期稍後將會下雪。」多麼不懂得感恩呀!
使徒保羅在他的書信中,幫助讀者領悟何謂感恩。他提到感恩的次數比其他新約聖經作者都多,從中,我們能夠學習到一些關於感恩的功課。
感恩是向上帝表示謝意,而非向人。人是從上帝而得到恩典,因此保羅為他們的成長、愛和信心感謝上帝(哥林多前書1章4節;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2節)。
感恩是藉著主耶穌凡事謝恩(歌羅西書3章15、17節),保羅相信耶穌的跟隨者可以凡事謝恩,因為上帝是至高的,而祂所行的都 [....]
讀經:讀經:加拉太書6章1-10節
一個秋天的下午,我開車從田邊經過,有一位農夫把大型農業機械停在路邊。一塊黃色警戒標誌寫著「正在收割中」。當我瞥了一眼這片田野,立刻就知道那位農夫幾個月前種的是那小小的玉米粒,因為他正準備駕駛收割機,穿越幾英畝的玉米田,收割成熟的玉米。
雖然種下玉米就收穫玉米,看起來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我們有時候在靈命生活上卻不肯承認撒種和收割之間的必然關係。使徒保羅寫下「不要自欺……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拉太書6章7節)。如果我們活著只是為了滿足肉體的私慾,我們將敗壞,渴望不屬乎我們的東西,變得自私自利,甚至濫用藥品(5章19-21節)。順從聖靈能產生和平、溫柔和節制(5章22-23節)。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得以選擇「順著聖靈撒種」並且收割永生(6 [....]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18章1-5節
在以賽亞書18章中,看來彷彿整個世界都要與上帝的選民爭戰。而這位全能者的回應是什麼呢?「我要從我的居所安靜觀看」(4節,新譯本),祂的安靜看似是默許這些敵對祂選民的陰謀,但實則不然。上帝的回應是在提醒我們,祂照著祂的時間行動,這時間是根據祂的旨意而成就的最佳時機。
我想起拉撒路躺在墳墓裡時,耶穌等了四天才來到(約翰福音11章39節)。是祂不知道嗎?還是祂根本不在意?祂當然在意!祂等候是為了在適當的時間行動,按祂的心意教導屬靈的功課。
聖經記錄了上帝的「遲延」,其中有許多次的「遲延」對我們而言也許覺得莫名其妙。然而,每一次的遲延都是出自於祂無比的智慧與長闊高深的愛。若我們接受並順服上帝的遲延,將造就我們許多溫和的美德,如:慈愛、忍耐、持久與毅力。這些特質往 [....]
讀經:讀經:提多書3章1-8節
我的第一輛腳踏車只有一個排擋。不論是加速、減速,上坡、下坡,都全靠這同一個排擋。我的第二輛腳踏車有三個排擋:一個為平地行駛,一個在上坡時用,另一個則用在下坡。我的第三輛腳踏車則有十個排擋,讓我在不同的情況下,有更多、更廣泛的選擇。雖然我最後一輛腳踏車有許多排擋,我卻不是每次都會用到所有的排擋。這些排擋有一些特別適合用在起步或爬坡,有些是為加速設計的,而有些則適合用在悠閒慢行時。但是這些排擋說明了一件事:縱使有些排擋不是每次都會用到,也不表示我永遠不會需要它們。
在我們的屬靈恩賜和能力上,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當我感覺自己並不像從前那樣被上帝使用去做特定工作時,與其覺得不被重用或不受賞識,我應該為那些現在能夠使用的「排擋」感謝上帝。現在不需要的某項技能,不表示永遠都不需要用 [....]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20章1-16節
我曾經見過一個人,他深信自己所做過的事,永遠無法獲得上帝的赦免。一位長者耐心教導他,一年之後,我很高興見到那位年輕人,不僅接受耶穌為他的救主,並且渴慕閱讀聖經。又過了三年,我再度與他相遇,我發現他的熱情已被牢騷取代了。「我就是無法理解,為什麼上帝會讓那些邪惡的人吃香喝辣,卻讓祂的許多兒女勉強餬口度日。」他心中充滿了牢騷,覺得上帝對他不公,這樣的抱怨吞噬了他在基督裡的喜樂。
他就像我們許多人一樣,忘記了自己多麼需要耶穌基督的恩典。那最初領受上帝時所懷的感恩,如今卻已蕩然無存。這使我們想起耶穌在比喻裡提到的葡萄園工人(馬太福音20章1-16節)。他們的眼目轉向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以及他們所得到的報酬(10-12節)。
儘管上帝不欠我們任何東西,祂卻在我們接受 [....]
讀經:讀經:創世記1章
當我兒子十來歲的時候,他問了我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幾乎難倒了我。史提夫問我:「爸,如果上帝從亙古就存在,那在祂創造宇宙天地之前,祂在做什麼呢?」
在「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1章1節)之前的遠古時期是什麼樣子呢?首先,我們知道在創造以前,就有了從上帝而來的「智慧」。在箴言8章23節中被擬人化的「智慧」說:「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而我們也知道早在世界被立之前,上帝的救恩大計就已經運行。在提摩太後書1章9節,我們讀到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同樣地,在提多書1章2節也提到,那所應許的永生,是在「萬古之先」的。我們也知道在「未有世界以先」(約翰福音17章5節、24節),耶穌與天父同享榮耀,得蒙天父垂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