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把握現在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5章8-21節
 

我太太瑪蒂很會買東西。每次她買食品的時候,不但會把標籤上的營養成分看個清楚,還會去比較每單位多少錢才划算。不過她最厲害的一招,就是去看「有效日期」。她可不是一看到牛奶就拿,她會去找「有效日期」最長的那一罐,這樣一來,她從店裡買回家的肯定是最新鮮的牛奶。

就某個層面來說,人的生命也有「有效日期」,只不過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時候。我們不知道在這個地球上自己的心跳何時停止,何時會嚥下最後一口氣。不過既然人人都難逃一死,那我們豈不是更該好好努力、把握現在呢?把握現在的意思就是:該愛的,認真去愛;該饒恕的,快快饒恕;該傾聽的,仔細去聽;該說的話,肯定地說。

保羅也給過我們同樣的提醒:「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以弗所書5章 [....]

靈命日糧 :榮耀上帝

讀經:讀經:彼得前書4章12-16節
 

陪別人一起走過苦難,可以讓我們學到許多功課。對我而言,與朋友山姆和他太太卡蘿一同經歷山姆的抗癌過程,就是一個例子。有一年的時間,我們看到山姆在接受治療時所受的痛苦,並持續地為他禱告。正當他的病好像痊癒時,卻又出現癌細胞。

那種失望是顯而易見的。接下的一年也將會是一樣,癌症、化療,以及各種副作用,將使山姆飽受折磨。

但在談到面對接下來好幾個月的療程時,山姆告訴我們:「我們要確保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榮耀上帝,別人能從我們身上看見上帝的愛。」真令人難以想像!當他面對又一年的痛苦和掙扎時,首先想到的竟然是要藉此展現上帝的愛。他期待上帝榮耀顯現時,可以同祂歡喜快樂(彼得前書4章13節)。

卡蘿在寫給朋友的信裡說:「在這一年的試煉裡,上帝總是用祂的慈愛和憐 [....]

靈命日糧 :擊敗嫉妒

讀經:讀經:哥林多前書3章1-10節
 

有則故事提到兩個商店老闆,他們是死對頭。每天,他們都很留意對方的生意狀況。如果其中一位老闆得到一位顧客,就會對另一方露出得意的笑容。

一天夜晚,一個天使出現在其中一位老闆的夢裡。天使說:「無論你要什麼,我都會給你,但不論你得到什麼,你的競爭對手會得到兩倍。你想要什麼呢?」那位老闆緊皺著眉頭,然後說;「打瞎我的一隻眼睛吧!」你想,還有比這種忌妒更糟糕的嗎?

嫉妒是一種自我毀滅的心態,它讓哥林多教會面臨分裂的危機。雖然這些信徒已接受了福音,但卻沒有讓聖靈改變他們的心。結果他們彼此嫉妒,造成分裂。使徒保羅認為他們的嫉妒是一種幼稚和屬世的行為(哥林多前書3章3節)。這些人雖然信主,卻沒有活出基督的生命。

如果我們讓聖靈在生命中動工,我們就能知足,且為自 [....]

靈命日糧 :立即可得!

讀經:讀經:詩篇119篇89-96節
 

在1940年代末出土的死海古卷裡,有最古老的希伯來文聖經(舊約)。幾十年來,死海古卷被小心地保管著,僅讓一小群學者使用。為了讓更多人能閱讀古卷,同時又要好好地保護它,於是,以色列文物保管局和谷歌(Google)合作,為這個逾2000年的古卷製作高清晰度的圖像,讓人們能在網路上瀏覽。

對於學者和好奇的學生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好消息。這也提醒我們,最珍貴的寶物其實就在我們所擁有的聖經裡。在詩篇119篇裡,作者頌讚上帝永存的話語富有智慧,能改變生命。正如93節所說:「我永不忘記祢的訓詞,因祢用這訓詞將我救活了。」

我們許多人都擁有聖經,但是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來閱讀和研究聖經呢?對於熟悉的經節,我們有沒有深思它的涵義呢?

何不把閱讀聖經做為每天的首要事項 [....]

靈命日糧 :看見耶穌

讀經: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1-10節
 

幾年前,因為一些無法預測的外來因素,我失去了原有的工作。於是,為了生計,我接受兩份收入不高的工作。然而,每個月付帳單時,我還是面臨著捉襟見肘的窘況。

後來,我聯絡了兩位昔日的朋友喬和大衛。喬是一個市郊教會的牧師,大衛則在海外宣教,剛好回美國探親。他們倆看見我的處境,就為我付了房租。我為此深受感動。每當我想起他們的慷慨解囊,我就覺得:我看見了耶穌。

就像我在朋友身上看見了耶穌一樣,有時候,別人也可以在我們身上看見耶穌。使徒保羅說:「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7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章20節)。他認為各種情況都可以是展現「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哥林多後書4章10節)的機會 [....]

靈命日糧 :上帝同在

讀經:讀經:約書亞記1章1-7節
 

在學校的操場玩了足球後,小男孩賴利向艾富里揮拳,結果兩人便打了起來。老師將他們倆拉開,並且把他們送到校長室去。過後,艾富里說:「當然,我們倆又有麻煩了。」接著,他說他學到了一個教訓:「即使我們面對再大的問題,上帝也會與我們同在。」

以色列國也曾面臨很大的問題,然而,上帝對約書亞說:「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約書亞記1章5節)。當以色列民即將進入應許之地時,摩西剛去世,約書亞成為以色列民的新領導者。然而,問題是他必須與許多敵軍作戰,才能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約書亞記8章3節;9章1-2節)。沒有上帝的同在,他們是無法進入那極美之地的。

早在約書亞窺探迦南地時,就可以看出他對上帝有很大的信心(民數記14章6-9節)。當約書亞接下領導的重責大任時,上帝以慈 [....]

靈命日糧 :上達太空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3章8-13節
 

坦白說,當我知道太空人雷克斯·威爾海姆(Rex Walheim)在執行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最後一趟任務時,會帶一本《靈命日糧》一起到太空,我真想知道他是否會讀到我寫的文章。對於像我這樣在小鎮長大的人來說,如果有人在外太空閱讀我的心聲,感覺真的是很美妙。

然而,剛剛滿足了好奇心,我心裡就出現了另一個念頭: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我為何如此看重呢?試想,無論我在何時禱告,我的聲音都會上達天堂,創造萬物的上帝隨時都垂聽我的心聲,然而,我為何將之視為理所當然呢?聖經說,我們因為信靠基督,就可以毫無疑惑、畏懼地親近上帝(以弗所書3章12節)。知道上帝隨時垂聽我的禱告,豈不比太空人閱讀我的文章,更應該讓我感到震撼嗎?

若這些念頭還不能讓我對上帝垂聽禱告而感恩的話, [....]

靈命日糧 :站在火中

讀經:讀經:但以理書3章10-25節
 

記得那時,我裹著毯子坐在爺爺奶奶的小卡車裡,看著火焰吞噬著我們的家。父親告訴我,他抱著我們兄弟倆和小狗逃離火場時,我正睡得香甜。當我醒來看見沖天的火光時,已經平安脫險了。當時的我因為太年幼、太好奇,所以並不感到害怕。

我依稀記得那晚的事。即使坐在車內,依然是熱氣逼人,火焰令人目眩。我也記得人們臉上的恐懼,一再地確定自己的親人已經安全離開火場。稍後我才知道,在那一片混亂中,我的父親衝入火場尋找爺爺,其實當時爺爺並不在屋子裡。爺爺得知此事後,也衝進火場,一心想尋回我的父親。他們的勇氣讓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人深受感動。

每當我讀到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的故事時,就會想起那天晚上的那一場火。當他們面臨跪拜王的像或被處死刑的抉擇時(但以理書3章10-12節),他們勇敢地選 [....]

靈命日糧 :留意聆聽

讀經:讀經:撒母耳記上3章1-10節
 

當你正坐在一個漆黑的劇院,享受著一場音樂會、舞台劇或是電影時,突然某支手機的螢幕亮了,手機的主人開始閱讀剛收到的訊息,或許還會花些時間來回覆。作者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在他的書中提到了網路對我們大腦的影響,他說:在現今這個通訊發達的世代,人們時刻都有那種「可能正有一則訊息等著我們」的念頭,不時留心查看。

撒母耳年幼時曾聽見一個呼喚他的聲音,他誤以為那是在會幕裡的大祭司以利的聲音(撒母耳記上3章1-7節)。當以利明白是上帝在呼喚撒母耳時,他教導這個小男孩如何回應。而當上帝第三次呼喚他時,「撒母耳回答:『請說,僕人敬聽』」(10節)。當「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21節)時,留心傾聽上帝話語就成了撒母耳的生命模式 [....]

靈命日糧 :糾正他們

讀經:讀經:撒母耳記上2章12、27-36節
 

身兼心理治療師與母親身分的羅莉·歌特利布(Lori Gottlieb)說,那些只想要孩子快樂的父母,實際上,可能使孩子長大後,成為不快樂的人。這些父母溺愛子女,沒有訓練他們應付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當孩子犯錯時,他們則選擇視而不見,並且輕忽管教。

在撒母耳記上,我們讀到大祭司以利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不曉得在他孩子年幼時,以利是怎樣的父親。但是孩子成年後,並在殿中服事上帝時,他卻沒有正視他們的惡劣行為。他們自私、縱慾且悖逆,不顧上帝的道和百姓的需求,將自己的私慾擺在首位。起初,以利責備他們,但他們不聽從。之後,以利並沒有撤去他們的職務,反而選擇視而不見,且讓他們繼續犯罪。最後,因為他兒子的惡行,以及他尊重他的兒子過於尊重上帝(撒母耳記上2章29節),上帝警告以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