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讚美至高者

讀經:讀經:詩篇103篇15-22節
 

從詹姆士.菲尼莫.庫柏的著作《大地英豪》一書中,我們讀到一名叫大衛.蓋馬特的人物。他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不論他的生命是在什麼光景下,他總喜歡將詩篇中的經文配上音樂來吟頌。蓋馬特相信不論逆境和順境,上帝都是可信靠的。他一生都在讚美至高掌權者,他讚美上帝的大能和權柄,讚美祂掌控全地。

聖經告訴我們另一個大衛,就是那以色列大衛王。他經常面對無法預測的人生境遇,他愛用讚美來回應上帝。他看到巨人歌利亞被他的機弦甩石打死;他被兇殘的掃羅王所追殺;他也看到以色列人民在他的領導下重整旗鼓。然而,在所有的這些景況下,大衛仍花時間寫詩唱歌來頌讚他那至高掌權的上帝。例如,他寫下:「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詩篇103篇19節)。大衛知道在所有的景況下,我們都可以為祂的看顧及掌權 [....]

靈命日糧 :關懷

讀經:讀經:加拉太書5章14節-6章2節
 

在我岳母剛過世的幾個月中,我們收到一些來自安寧照護團隊的卡片和信件。他們曾用愛心照顧岳母,並在失去親人的日子裡幫助我們度過艱難的時刻。其中一封信提供一些積極應對悲傷的建議,另一封信寫著:「您母親的生日將臨,我們的禱告和思念與您及您的家人同在。」這些善良的護理人員知道,喪失親人的悲傷是一個過程,需要持續的協助與支持。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表現了他們深切的同情及憐憫。

在描述屬靈生命時,保羅特別強調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章2節)。聖靈透過我們所結出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5章22-23節),這與毀滅性的行為恰恰相反,因為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是出自罪的本性(加拉太書5 [....]

靈命日糧 :逼至絕路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6章27-36節
 

一個星期日的清晨,慕迪走進芝加哥的一間屋子,要護送一些孩子去上主日學。就在那時,三個男人將他逼到角落,並威脅他。慕迪說:「等等,你們可以給我一個禱告的機會嗎?」他們真的就讓他求告上帝;慕迪誠摯地為他們禱告,結果這些人就離開了。

換做是我在那情況下,我可能會大聲呼救或是找到後門逃跑。我不知道我會不會遵行耶穌對他門徒的命令:「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路加福音6章28節)

為羞辱我們的人禱告是做到「恨你們的,要待他好」(27節)。耶穌解釋說基督徒善待那善待你們的,是無可讚揚的,祂說:「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33節)。然而,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羅馬書12章14節),這讓我們與罪人有別,而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上帝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 [....]

靈命日糧 :泥狀食物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6章42-51節
 

詹姆斯被診斷罹患心臟病。但是,他的妻子貝姬已經無力照顧好丈夫和自己。所以他們開始找尋協助式照護之家。貝姬在參觀這些地方時,首先提出的問題之一,就是:「你們提供泥狀食物嗎?」因為她考慮到詹姆斯因吞咽上的困難,需要這類的食物。好幾處的回答都是:「沒有。」所以她繼續尋找,終於在一家基督教的協助式照護之家聽見:「有!」

雖然他倆並非基督徒,還曾經常與基督徒鄰居爭論信仰問題,但他們仍選擇了基督教的照護之家,因為他們有提供泥狀食物。他們開始參加崇拜、聽福音、感受到工作人員的照顧。有一天,詹姆斯決志信了主。他相信上帝找到了他(約翰福音6章44節),使用泥狀食物帶領他們到那裡,他得到上帝兒女的照顧,並聽到基督的赦罪之恩。

悔改信主是出於上帝的工作, [....]

靈命日糧 :無遠弗屆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9章35-38節
 

好幾年來,我和一位在尼泊爾的牧師一直都保持聯絡。他經常與教會會友到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去講道和建立教會。最近,他寄給我一份他下一週的行程表,並請我為他禱告。

從他忙碌的行程表看,他計畫用一週的時間騎摩托車走160公里,去好幾個城市講道和發福音單張。

我驚嘆著,這位遠方的朋友竟然要翻山越嶺,走那麼遠的路。所以,我寫信問他如何撐過這艱難的旅程。他回信說:「我和會友在山裡健行時很快樂,大家都沒有摩托車,所以我們都是步行。那是蒙福的時光。我們還有更多地方要去。」他的回信提醒了我,耶穌如何地「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馬太福音9章35節)。

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做許多事情時,都不是甘心樂意。如:在雪天開車穿過城市去探望一位孤獨的鰥夫;走到 [....]

靈命日糧 :敵人詭計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8章42-47節
 

中國古代的軍事家孫子,於公元前六世紀寫出了《孫子兵法》。幾個世紀以來,這部兵書一直是軍事思想的指南。但是,此書後來也被廣泛運用在很多領域中,其中包括領導、管理、企業、政治和運動等。孫子所寫有關戰爭的內容,也能幫助基督徒了解我們的屬靈敵人的策略。「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意指作戰是欺詐詭變之術。能攻而偽裝不能攻,要打仗卻偽裝不要打;本來要從近處攻擊,卻佯成向遠處進攻;準備奪取遠處目標,反在近處佯動。

同樣的,撒但對我們發動的屬靈戰爭也是使用詭計。事實上,人類的第一次犯罪即出自敵人的計謀。我們要特別注意保羅所說:「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哥林多後書11章3節)

[....]

靈命日糧 :靜默有時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26章57-64節
 

在我住的新英格蘭州,人們對棒球抱有一股宗教般的狂熱。即使立法禁止人們在上班時談論波士頓紅襪隊,相信球迷們也沒法住口,因為他們實在太熱愛自己支持的球隊了。

這使我想起一個有關基督徒的問題:基督徒是否有不應該談論上帝的時候?我想是有的。若有人故意對我們的信仰刁難,提出毫無誠意的疑問,沉默往往是最佳的回應。當耶穌與大祭司該亞法在充滿敵意的情況中交談時,起初祂選擇緘默(馬太福音26章63節),祂知道該亞法對真理毫無興趣(59節)。雖然我們不一定暸解別人的想法,但在任何情況中,只要我們敏銳地察覺聖靈的引導,「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章6節)。

還有,若我們對問題的答案會把討論扯開,引離基督的主題,我們或許該停止對話,擇日再談。

有哪些時候我們 [....]

靈命日糧 :糖衣毒藥

讀經:讀經:箴言2章6-20節
 

一項澳洲的研究結果顯示,香煙盒的包裝越樸素,對青少年就越沒有吸引力。故此,澳洲政府制定新法規,要求香煙廠商將香煙盒上的顏色、商標、以及促銷語句,更換成有害健康的警語與肺部感染的圖片。總之,為了減少因吸煙造成的死亡人數,萬寶路煙盒上的酷哥形象得讓位給死神。然而,我們都知道,香煙包裝並非是唯一外表誘人、內部藏毒的物品。

舊約中的箴言勸告我們,在做每個選擇時,都要三思而後行,要考慮到選擇所帶來的長期效果。箴言中一再重複「至終」這個詞(箴言5章4節,25章8節,29章21<節),警告我們往遠處看,問自己那吸引你的事物,最終會引你到喜樂或悲傷、尊榮還是恥辱、生或死。「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出。祂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2章6-7節)。

若要避免因做了愚 [....]

靈命日糧 :好鄰舍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0章29-37節
 

在2011年6月,洪水湧進北達科他州,造成大災難,迫使邁諾特市的居民離開家園。當地社區的人主動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對他們來說,這麼做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有些人從遙遠的地區來到此處幫忙;有些人借出宿營車給那些失去家園的人;也有些人提供自己的車庫當作臨時倉庫。北達科他州的人用行動詮釋了好鄰居的真義。

身為基督徒,也應該能自然而然地愛他人,做好鄰舍(馬太福音22章39節;約翰福音13章35節;約翰一書4章7-11節)。儘管我們未必有機會在自然災害臨到時,以激動人心的方式來回應。但我們仍可以尋找機會來愛我們周圍的人。要成為好鄰舍,我們可以對他人施憐憫(路加福音10章29-37節),公平對待他人(利未記19章13-18節;雅各書2章1-8節),對他人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25節),並完 [....]

靈命日糧 :正確評論

讀經:讀經:約伯記42章1-8節
 

一份國家新聞雜誌在網上發佈了一則報導,將我所居住的社區列在十大沒有活力的城市之一。當地居民被激怒了。他們舉出反證來表達內心的憤怒。一位居民想盡辦法反駁惡劣的評論。他號召當地市民聚集在市中心,透過影片的拍攝,展示了我們社區的活力。這段影片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新聞雜誌承認了他們的錯誤。但是,從事研究的機構仍然堅持他們的結論,即使他們所依據的準則非常有限。

他們這種自我防衛的作風令我感到訝異,因為他們輕率的結論似乎無法成立。但是,這不禁讓我想起,根據極有限的資訊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其實是很常見的。其中一個經典的聖經例子就是約伯的朋友。他們作出錯誤的結論,認為約伯是因為犯了罪,所以才遭遇一連串的悲劇。

最終,上帝為約伯平反,並提供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論。上帝斥責約伯的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