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天堂之路

讀經:讀經:羅馬書3章21-28節
 

我在教會的暑期聖經班教三、四年級的孩童。在課程的最後一天,我打算給所有的25個孩子,每人一份禮物。但我告訴他們,若要得到這份禮物,他們就必須個別來告訴我,人怎樣才能進入天堂。

能聽聽這些九到十歲兒童的想法,真是件有趣的事!許多孩子很清楚救恩來自信靠耶穌基督,但還是有一些孩子還未完全明白福音。所以他們會回答:「你要乖,還要好好上主日學。」或是遲疑地說:「是不是必須禱告?」也有的說:「你要對朋友好,也要聽父母親的話。」

我慢慢地試著糾正每個孩子的看法,讓他們明白得到救恩是藉著相信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又復活了。與此同時,我不禁想到,這些孩子正代表著世界上許多還不認識福音的人。

那麼你呢?你對救恩的理解是以聖經真理為根基嗎?對救恩的真理絕對不能敷 [....]

靈命日糧 :主掌管一切

讀經:讀經:雅各書4章13-17節
 

人生充滿著意料之外的事,有時讓你感到生活不順利。我至今仍記得幾十年前,父親沒做錯什麼,卻突然失去了工作。當時家裡還有一大群孩子要養,父親的失業對全家實在是個重大打擊。雖然,這件事父親無法掌控且出乎意料,但他依然深信上帝會帶領。

身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需要明白,生活裡一定有許多事是我們「無法掌控、出乎意料」的。雅各書4章13-15節提供的智慧,就是要幫助我們度過這樣的難關。「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雅各書是對當時的人們說話,因他們為自己制定計畫,卻將掌管他們生命的主排除在外。

為自己的 [....]

靈命日糧 :佳美之處

讀經:讀經:啟示錄21章4-11節
 

瑪西是我的朋友,在她公公過世之後,瑪西就不再做公公愛吃的甜點鳳梨沙拉了。有一天,小兒子問她,為何不再做這道甜點了呢?瑪西回答他:「它讓我想起你的爺爺,這讓我感到傷心,因為你爺爺愛透了這道甜點。」小兒子以輕快的語氣說:「相信爺爺更愛那好得無比的天堂!」

這小男孩的想法一點也沒錯,天堂的確是一個遠比這世界更好的地方!當世間的事物使我們思念離世的信主親人時,記住天堂是好得無比的地方,這會減輕我們的哀傷。我們那些居住在天堂的親友比生活在世間更幸福,因為:

● 天堂是上帝的家。信主的人將享受與主永遠同在(啟示錄21章3-4節)。

● 天堂舒適無比。那裡的居民不再生病、悲傷(21章4節)、饑餓或口渴(7章16節)。

● 天堂是個美麗的地方。一 [....]

靈命日糧 :就這一次

讀經:讀經:詩篇19篇7-14節
 

在我童年時,我喜歡騎著一輛由繩子操縱的推車。有一次,我從家門口滑向馬路時,我記起父母的警告:「一定要先左右查看街上有無車輛。」但我自以為,就這一次不查看車輛也沒有關係。忽然,我聽到刺耳的緊急剎車聲,車子差點就撞到我。就這一次違反父母的規定,差點就讓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聖經有許多對上帝的命令明知故犯的例子。當大衛還是個少年,他在牧羊時就經常默想上帝的律法。他清楚知道十誡的第七條就是不可姦淫。然而,當他看見烏利亞的妻子在沐浴的時候,他卻利用自己的王權搶奪了這位美麗的女人。他犯下的罪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撒母耳記下11-12章)。

詩人寫道:「求祢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詩篇19篇13節)。你是否也面臨類似的誘惑?即使你知道那是錯的,你還是想要做某件「就這一次」 [....]

靈命日糧 :處理內心

讀經:讀經:約拿書4章
 

我喜歡約拿的故事!它既有戲劇性又充滿了重要的生命教訓。在約拿頑固地拒絕上帝的旨意之後,他終於對尼尼微城傳講了大有能力的信息,這可能使他成為當時最成功的宣教士之一。但是,當城中的居民悔改並離開罪惡行為,而上帝也將怒氣轉離不降災給他們時,你也許會想,約拿應該是滿心歡喜。可是,恰恰相反,他對上帝施憐憫感到生氣。為什麼呢?雖然看來他終於順服上帝,到尼尼微傳講悔改的信息,但其實在他的內心,並非心甘情願地做這件事。

如同約拿,如果我們不謹慎的話,我們就可能和約拿一樣,徒有好看的屬靈外表,內心卻遠離上帝。上帝看重的是我們的內心。祂的話「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都能刺入、剖開」(希伯來書4章12節)。祂要藉著祂的話語,除去隱藏在我們內心的貪婪、不誠實 [....]

靈命日糧 :謹慎言詞

讀經:讀經:雅各書3章1-12節
 

我和太太去參加一間教會的音樂晚會。為了能有個好座位,我們早早就抵達現場。在節目開始前,我們聽到坐在後面的兩名會友,正在抱怨自己的教會。他們批評教牧傳道、教會領袖、詩班音樂、教會事工的重點,以及其他諸多使他們不滿的事情。當時,他們要麼是不在乎,要麼是完全沒考慮到:在他們當中正坐著兩位教會的訪客。

當時,我不禁想到,如果我們正在尋找新教會,他們這樣的對話肯定會把我們嚇跑。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是正在尋找上帝的人,他們這種不滿的評論,是否會導致我們對上帝敬而遠之呢?他們這種不慎的言論,不僅僅是反映了他們的心態,也表示他們不在乎那些言語對他人會產生的影響。

箴言17章27節告訴我們如何善用言語,所羅門說:「寡少言語的有知識;性情溫良的有聰明。」有些時候,為了促進和睦, [....]

靈命日糧 :耐心相待

讀經: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當桃樂絲開著車在一條鄉村小路上行駛,她注意到一輛車緊緊地跟在她的車尾。小心緩慢地開過幾個彎道後,她察覺到後面那名司機的不耐煩。

當然,那輛車的司機不知道桃樂絲車上載著100磅重的馬鈴薯泥、兩大鍋的肉汁,還有很多其他食物。這些食物是一間教會的晚餐!桃樂絲知道那名司機的不耐煩,心想:「如果他知道我載著要餵飽200人的食物,需要小心翼翼,他就會明白我為什麼會把車子開得這麼慢。」

這時,她忽然想到:「多少時候我對其他人也曾同樣不耐煩,只是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他們也許也承載著這樣的重擔?」

我們總是假定自己了解別人的境況,很容易就妄下定論。聖經卻教導我們對人要更寬厚,彼此以恩慈、謙卑和耐心相待(歌羅西書3章12節),互相寬容、彼此饒恕(13節)。

[....]

靈命日糧 :生命焦點

讀經:讀經:歌羅西書3章1-12節
 

在美國職業高爾夫球賽中,名人錦標賽是最具盛名的比賽。2009年,肯尼·佩里在決賽時,原本一路領先,最後卻落居第二。《紐約時報》用「雖失望但不沮喪」這句話,來描述佩里輸掉比賽後的表現。佩里說:「偶爾我會回想,如果我採取不同的方式會不會贏?但是我不會陷在懊悔當中。如果這是我人生中發生過最壞的事情,我的情況還不算太糟。我不會讓失望的情緒糾纏著我。人生中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我今天會回家跟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對基督徒而言,我們的焦點決定了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勝利和失敗。我們不應定睛在那些讓我們失望的事情上。「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羅西書3章 [....]

靈命日糧 :錯誤判斷

讀經:讀經:羅馬書5章12-21節
 

一位飛行員、一位教授、一位牧師和一位登山客同在一架小飛機裡,忽然間,飛機的引擎壞了。飛行員說:「只有三具降落傘,既然這是我的飛機,我可以有一具。」他穿上降落傘後就跳下飛機。教授說:「我聰明絕頂,這世界極需要我,所以我要一具降落傘。」然後,他也穿上降落傘跳下飛機。

接著,牧師對登山客說:「我不想那麼自私,所以,你拿最後一具降落傘吧!」登山客回應他說:「還剩下兩具啊,我們一人可以有一具。那位教授錯拿了我的登山背包,而不是降落傘!」那位教授以為他可以安全著地,但他的信心卻建立在錯誤的判斷上。

有些人對於救恩的信心,也來自於錯誤的判斷。他們以為只要做禮拜、受洗,或只要有好心腸就可以得到救恩。我們想法若不根據上帝說的話,就是錯的。上帝說「世人都犯了罪」,我們原是與 [....]

靈命日糧 :上帝的「輪椅」

讀經:讀經:詩篇46篇
 

潔恩是一位傑出的運動員。她曾贏過八次波士頓馬拉松大賽,也曾在四屆的殘障奧運會獲得五枚金牌。潔恩一出生就患有脊柱裂的癱瘓症,使她必須坐在輪椅上比賽。

潔恩最喜歡的經文之一是但以理書7章9節:「祂的寶座乃火燄,其輪乃烈火。」她看自己的情形與但以理的異象有所關連,所以她可以常常鼓勵其他人。「每當我有機會和那些因為坐輪椅而感到沮喪的人交談時,我總會告訴他們:『你不但是按上帝的形象造的,連你的輪椅都按照祂的寶座造的!』」

但以理的異象當然不是在描寫上帝的行動是受限的。事實上,有些人把上帝的「輪椅」看為公正的上帝在人類生活中掌權的象徵。另外也有一些經節提到,上帝的供應是如何成為基督徒的幫助(箴言3章25-26節,馬太福音20章29-34節,以弗所書1章1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