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傲慢與偏見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17章22-31節
 

回首1930年代,那正是我的童年時光。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和幸福的家庭裡,只是我父母時常不在家。他們不在的時候,我喜歡待在廚房,因為性情開朗、身材嬌小的管家安妮,帶給我許多家庭溫暖。

很多時間我都和安妮在一起,坐在廚房餐桌閱讀、玩玩具、聽她唱詩歌。她是一個快樂的人兒,智慧和歌曲從她的心裡源源不斷地湧出。

某天早晨,我孩子氣地說出一句我所聽過,且富有種族歧視的話。安妮說:「喔!不!」她帶著憂傷的表情,苦口婆心地勸誡我,這種字眼將會造成何等的傷害,以及不堪設想的後果。從此我就再也沒用過這個詞。

我認識到當我們因偏見去羞辱和貶低他人時,會對人造成很深的傷害。每一個人都是按上帝的形象被造的,比其他萬物更像上帝,都值得尊敬。因此當我們貶低他人時,就是 [....]

靈命日糧 :相聚

讀經:讀經:啟示錄7章9-17節
 

章伯斯在埃及的基督教青年中心擔任牧職期間(1915-1917年),許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士兵,都曾受他的影響而改變生命。1916年11月6日,章伯斯在日記裡這麼寫著:「一位在紐西蘭的朋友寫信告訴我們特德已經陣亡。如果以特德的口氣來說,就是他『已經與耶穌同在了』。……他是一位感恩、無懼、可愛的小聖徒。我們為他在世上留下的美好足跡而感謝上帝……。如今,他們一個一個到天堂相聚。」

當我們因親愛的人逝世而悲傷時,我們要緊緊抓住耶穌的永生應許。啟示錄記錄了約翰對於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到施恩寶座面前的異象(啟示錄7章9節)。這段經文所要表達的是一個喜樂和永生的團聚,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我們,領我們到生命水的泉源」 [....]

靈命日糧 :一絲恐懼

讀經:讀經:提摩太後書2章19-26節
 

在丁尼生的經典詩作「輕騎兵進擊」中,他以「六百名輕騎兵進入了死亡之谷」這句軒昂的詞語,來表達英勇輕騎兵們進入戰場的情景。字字句句刻劃著即將發生的悲劇。

當我還在牧會時,有時候參加教會的會議,心裡會感到一絲恐懼,因為意識到現今和潛伏的衝突,使我深感擔憂。其實,在教會中事奉不應該有這種狀況。

使徒保羅寫信給提摩太,對這位在事工中倍感壓力的年輕牧師說:「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提摩太後書2章23節)。這句話對牧師和對會友們都同樣有用。個人的行為應該致力於減少摩擦,而不是用愚昧的言語和舉止使情況惡化。我們可以用聖經所教導的方式來避開、處理,甚至解決爭執。提摩太後書2章24-25節鼓勵我們要以溫和、耐心和謙卑來對待他人。